相关试卷
-
1、在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
2、因为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所以党的各项工作可以适当超越宪法和法律。
-
3、根据下列时事卡片的内容,可以判断完成这些工作的国家机关是( )
时事卡片
2024年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5.3万人,提起公诉163.1万人;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6530件……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监察委员会 -
4、【字展广西美,民享发展福】
汉字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延续,也记录着社会发展的脚步。某校推出“2025广西字典”系列策划:用一个字概括自己心中的广西。由于活动创意独特,引发了各班同学的热情参与。从搜集到的一些汉字及解读看:每一个汉字,都呈现了广西的发展和人民满满的幸福感。以下是九年级(1)班同学搜集到的汉字及解读:
汉字
解读
和
党领导实施“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工程,壮锦、瑶绣等非遗产业带动30万少数民族群众增收,各民族在共富中凝聚发展合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
创
依托中国—东盟合作平台,南宁建成跨国科研中心,聚焦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智能网联系统等前沿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柳州新能源汽车搭载自主研发的高效电机与轻量化车身技术出口东盟,通过“科研创新—技术转化—产业升级”链条,为传统制造业注入国际智慧与科技动能。
融
桂林与粤湘共建漓江生态带,创新城市游客认养与乡村居民协同管护模式,带动沿岸壮族、瑶族聚居村发展民宿、特产销售;北海银滩推出“旅游与生态认养融合发展模式”,将生态收益反哺周边渔村建设,推动沿海与内陆、城乡居民共享绿色发展红利,促进民族间协作共富。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广西人民幸福感提升的原因。(2)、展望八桂大地,广西正以创新为笔、开放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书写辉煌篇章。请你制作一张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意名片(补充下划线内容)。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意名片
产业愿景:____。
生态创新标杆:____。
国际合作新篇:____。
宣传标语:____。
(3)、广西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作为充满活力的青少年群体,我们同样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请尝试设计一个促进广西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简单活动。 -
5、【AI前守责,思辨破盲从】
2025年春节期间,DeepSeek犹如一颗闪耀的新星,以雷霆万钧之势横空出世,瞬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AI领域的惊涛骇浪。这一全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为此,某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围绕“AI浪潮来袭·机遇与风险并存”展开讨论:
(1)、根据讨论内容,运用权利义务及合理利用网络的相关知识,谈谈在AI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规范自身行为。(2)、针对“AI又快又准,何必自己思考”的观点,请结合讨论和所学知识进行反驳,并提出合理建议。 -
6、【两难寻善道,抉择显担当】
周五傍晚,八年级学生小林刚结束学校组织的期中考试,背着装满书本的沉重书包,挤上了晚高峰的公交车。连续几天紧张的考试,让他双腿酸痛、身体疲惫。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座位刚坐下就看到一位头发花白、拄着拐杖的老人在车门处艰难站稳,老人苍白的脸色透露出身体的不适。环顾四周,乘客们有的低头刷手机,有的闭眼假寐,无人主动起身让座。小林扶着座椅边缘欲言又止:想起学校倡导的“尊老爱幼”美德,又感受着身体传来的阵阵疲惫,他陷入了两难抉择……,就像下方思考图中所呈现的,让座有让座的考量,不让座也有相应的理由,甚至还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
结合小林在公交车上面临的情境以及思考图,运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知识,谈谈在生活中遇到类似道德两难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做出恰当选择。
-
7、【锻炼焕活力,破题向成长】
2025年,多地严格落实“每天2小时体育锻炼”与“高中双休”政策后,出现以下现象:
现象一:某市教育局抽样调查显示,政策实施一个月后,参与调查的初中生中,82%的学生睡眠质量提高,76%的学生在问卷调查中表示学习时注意力更集中。
现象二:家长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孩子以前总说累,现在每天锻炼完反而更有劲头写作业了,周末还会主动预习功课。
现象三:有家长反映,孩子周末沉迷电子游戏,体育锻炼时敷衍了事,学习成绩不升反降。
(1)、结合材料,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体育锻炼与双休政策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2)、现象三中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发了关于“政策落实效果不佳”的讨论。请结合材料,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
8、近年,我国持续实施超大规模市场开放举措:给予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惠及所有建交最不发达国家,连续7年举办进口博览会,对38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这些实践表明( )A、中国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的程度不断加深 C、国际竞争需要共同遵循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 D、中国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
9、习近平主席在2025新年贺词中强调,面对世界百年变局,需以包容姿态化解分歧,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启示青少年应( )
①树立全球视野,主动关注国际局势与人类发展
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推动文明互鉴
③立足自身成长,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与世界和平的时代主题
④辩证对待外来文化,借鉴优秀成果的同时抵制不良文化侵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2025年4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位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这是针对“台独”分裂势力的一次有力威慑。我国采取相关行动的正当性源于( )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 C、“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D、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
11、以下适合作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宣传素材的是( )
①2025年2月,广西与老挝签约共建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
②2024年,广西汽车产量超11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75.3%
③2024年11月,中巴宣布将关系定位提升为命运共同体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多地举办的纪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铭记历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启示我们( )
①铭记历史悲剧,珍惜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坚持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共同守护人类和平成果
④增强忧患意识,但始终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 )
①表明了国际社会都认同中华传统文化
②彰显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
③体现中国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④会促进各国不同文明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交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六尺巷,因清代大学士张英与邻居吴家互相退让三尺地基而成,是中国邻里和谐礼让的典范。“六尺巷”典故启示我们( )A、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宽容之心化解矛盾 B、应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必须严格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D、要坚守诚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
15、2025年4月4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某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行为立案调查。这表明我国( )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C、区别对待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市场主体 D、以制度保障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权利
-
16、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小秦和同学们开展“观生活·微点评”活动,下列对事件的点评及其影响推导正确的有( )
①社区开展“网络议政厅”活动→保障公民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透明化
②国家出台延迟退休实施方案→调整计划生育国策→人口出生率降低
③公民发现间谍行为及时举报→行使维护国家安全权利→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④某地对贫困学生实施助学金全覆盖→保障公民受教育权→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7、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其安全标准和管理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小宇认为:“应该把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写进宪法。”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不赞成,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B、赞成,宪法是国家根本法,能为管理提供最高法律依据 C、赞成,宪法具有权威性,写入宪法才能引起重视 D、不赞成,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
18、小浩在课间与同学打闹时,失手将对方推倒,导致同学门牙磕断。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同学家长将小浩及其父母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小浩父母承担赔偿责任,并要求小浩接受法治教育。该案例表明( )
①未成年人无需为自身过错行为承担任何责任②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
③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④法治教育能杜绝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某校同学在参观智慧城市体验馆的大数据应用展区时,工作人员演示校园智能管理系统,界面突然跳出标注“机密”的国家电网输电线路分布图,还显示了附近科研机构的具体坐标信息。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A、用手机拍照发朋友圈 B、不作声继续观看后续演示内容 C、立刻提醒工作人员画面涉及敏感信息并建议关闭 D、向工作人员询问能否拷贝这些数据用于开展研究性学习
-
20、在校园里,我们能看到这些场景:食堂窗口张贴“文明就餐,按需取餐”的标语,同学们自觉排队打饭,减少浪费;实验室门口写着“遵守操作规范,保障实验安全”,大家严格按流程做实验,从未发生意外;图书馆内“保持安静,专注阅读”的提示牌下,同学们安静读书,互不干扰。这些现象让我们认识到( )
①只要有规则,校园秩序就能自动得以维护②规则明确校园生活各场景的秩序内容
③维护良好校园秩序离不开各种具体的规则④规则保障校园生活有序和谐地进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