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5年3月4日,大兴机场分局航站区派出所的民警接到机组人员报警,称在飞机下降阶段有旅客在客舱的卫生间内吸烟。大兴机场警方依法对该旅客在机舱内吸烟的违法行为,给予行政拘留的处罚。这一事例说明( )
①违反规则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遵守社会规则只靠人们自律 ④道德是保障良好秩序的强制措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出行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静音车厢”应运而生。购买“静音车厢”车票的旅客,应自觉遵守“静音”约定,使用各种电子设备时需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这表明(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社会秩序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某校八年级(3)班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课堂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课堂问答】
【案例思考】
案例
谢某某为博取流量关注,利用AI生成工具捏造虚假案情,经深度编辑后发布于社交平台。警方依法对谢某某作出行政处罚,责令立即删除全部不实信息,并处以500元罚款。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交流讨论】
(1)、对以上两则资料,有同学提问:“两则资料中的内容是不是相互矛盾的呢?”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位同学答疑解惑。(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思考谢某某的行为对我们有何警示?(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续写小蕊同学的发言。 -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我们的生活:借助网络,动动手指,在手机或电脑上登录相关政务服务平台,就能轻松完成各类业务办理,大大节约时间成本;通过社交软件,我们能随时随地与远在异国他乡的亲朋好友视频通话,还能在各类兴趣小组结识志同道合之人;电商平台让农产品直接从田间地头销售到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直播带货成为新的销售热潮……
【材料二】
回顾2024年,中国网络媒体在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既追求“一屏传万家”的广泛传播,也注重“一图胜万言”的直观表达,努力让网络空间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坚实主阵地。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说明网络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在当今网络时代,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3)、结合自身实际,请你谈谈新时代的青少年可以通过哪些实际行动传播网络正能量。 -
5、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以“走进社会 亲近社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个人分享】
第一小组的一位同学分享了自己周末的生活片段:
9点,爸爸带我去超市采购生活用品,耐心教我如何辨别商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回家后,在爸爸的示范下,我成功组装了新买的书架,看着整齐排列的书籍,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13点,社区举办了防诈骗宣传活动,民警叔叔用真实案例告诉我们不要轻信陌生人来电,我也学会了如何识别网络诈骗。我认真做了笔记,准备回家教给爷爷奶奶。
18点,我主动整理了全家人的鞋子,把冬天的靴子都擦干净收好。妹妹写作业遇到难题时,我放下手机耐心辅导,爸爸摸摸我的头说:“你真是妹妹的好榜样。”
(1)、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出发,你能从上述分享中得出哪些结论?【倡议行动】
第二组同学决定就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出发,你能从上述分享中得出哪些结论?
(2)、请你帮助该组同学列出倡议要点。 -
6、主题情境 “社会生活百态”主题采访 某校八年级(1)班围绕“社会生活百态”组织了一次对不同职业者的主题采访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引导参与】
参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表现,多数同学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本次活动,展现了良好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但是有些同学以种种理由推脱,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采访】
在老师的号召下,同学们对不同职业者进行了采访。以下是部分受访者的发言:
刘老师
作为从教数十年的老教师,我亲身经历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回想当年,每件教具都需要亲手制作,学校的硬件设施也相对简陋。而如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校园基础设施焕然一新。更让我欣慰的是,国家还为我们提供了系统化的教师培训。看着教育教学环境日新月异,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与自豪。
王先生
20年前刚当消防员时,条件特别艰苦,那时候连像样的防火服都没有,有些破拆工具还是老班长们自己焊的。现在的消防车,有能穿透浓烟的热成像仪、会自动调节水压的水枪。智能模拟系统是国家专门配发的,现在装备好了,训练也更专业了,每次出警都能更快、更安全地救人。
【体悟成长】
活动结束后,小强分享了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
今天的经历让我想起梁启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一个人无法单独生存,一个个“我”构成了若干个“我们”。“我”与“我们”休戚相关……
(1)、假如你是班主任,针对班级里部分不愿意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请你劝导他们积极参与。(2)、结合受访者的发言,请你描述社会生活的特点。(3)、结合小强的分享,谈谈梁启超的话带给你的感悟。 -
7、对下列表格中的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
序号
材料
解读
①
刘女士就小区外十字路口红绿灯优化问题在市政府网站留言
网络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
②
某医院新设手语翻译终端,听障患者可以通过设备与医生交流,该系统连接在线专业手语翻译员,能精准转化方言和医学术语
互联网有效搭建医患沟通桥梁
③
小志在网上找到了暑假作业的答案,怀着侥幸心理直接抄完上交
网络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④
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能保证网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网传“某小区饮用水被污染”,配图模糊且无权威来源。面对此类信息,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①直接在功能区点击投诉并呼吁抵制 ②立刻转发到朋友圈提醒大家注意
③提醒身边人不要轻信并等待官方通报 ④通过小区物业或环保部门核实信息真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全年侦办网络谣言案件4.2万余起,查处造谣传谣违法犯罪人员4.7万余人,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3万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252万余条。这警示我们( )
①造谣传谣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②在网络生活中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③要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杜绝网络谣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加我微信,免费领皮肤。”“我是明星助理,完成任务就能获得视频通话机会一次!”……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时有发生,由于未成年人警惕性较差,稍不注意便踏入诈骗分子精心设置的陷阱,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心理伤害。警惕电信网络诈骗,青少年应该( )
①掌握反诈知识,谨防财产损失
②拒绝使用网络,远离网络生活
③坚持依法管网治网,打击网络诈骗
④提高防范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2025年初,多地高校曝出学生因连接不明 Wi-Fi 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隐私数据被窃取的案例。校园周边看似“免费”的Wi-Fi,实则可能是黑客精心布置的陷阱,一旦学生连接上,黑客就能借助技术手段,轻易获取用户的账号密码以及设备中的隐私文件。这一现象( )
①表明网络是开放的,个人信息已经实现网络共享
②说明在网络世界里,我们的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③警示我们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构筑个人隐私防线
④告诫我们要完全远离网络,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2025年1 月 10日,一场跨越万里的线上交流活动在西安某中学与美国俄亥俄州某学校的学生们之间展开。同学们积极分享各自国家节日的特色,从中国春节的热闹团圆,到西方圣诞节的欢乐祥和,大家在交流中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这体现了( )
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
②只有借助网络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
③虚拟的网络交往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④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网络通过多元场景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即时新闻、百科知识、个性化推荐满足从资讯到学习的全需求;电商购物、智慧出行让消费、出行效率倍增;慕课、职业培训、自学平台助力终身成长……这折射出( )A、网络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 B、网络促进了传统文化传播 C、网络能够传播社会正能量 D、网络替代了传统生活方式
-
14、以下是中学生小芳和小军在放学路上的对话:
通过上述对话可以看出,小芳和小军( )
①参与社会生活,积极融入社会 ②服务社会,关心社会发展
③倾力奉献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④参与这些活动只为了得到他人赞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校园广播站“青春正能量”栏目正在征稿,要求报道同学们践行亲社会行为的真实事例。以下片段适合采用的有( )
①小安参观古镇时,在百年老宅的木门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②小佳每天都会花时间了解最新的国内外新闻
③小悠得知山区学校缺书本,组织全班同学捐赠了200册图书
④小美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按时完成家庭作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下列同学们的经历属于社会化过程的有( )
①小亮经常跟着爸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②小莉和同班同学合作完成了校庆演出
③小杰参与环保社团,周末去公园宣传垃圾分类
④小江报名参加了市级作文比赛,一心只追求得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以下是小明对自己在生活中不同角色的描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社会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2024年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程瀚蓬每月用自己的零花钱帮助偏远地区困难儿童,参与组织爱心义卖活动,所得善款用于关爱孤独症儿童,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时长超700个小时。程瀚蓬的经历启示我们要( )A、开拓视野,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B、承担法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C、不断改正缺点,积极完善自己 D、主动关爱他人,担当社会责任
-
19、老师布置了一则社会实践作业,要求同学们以“说说我们的新时代”为主题展开街头采访,以下是同学们采访到的片段:
市场卖菜的奶奶:以前进城卖菜天不亮就要出发,走好几个小时才能到菜市场,现在修了公路、通了地铁,出行方便多了。
公园锻炼的爷爷:以前出门全靠走路和骑自行车,长途出行只有绿皮火车,前一阵儿子带我们全家出游,第一次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目的地的感觉真好啊。
由此可见( )
A、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重要 B、物质产品和精神食粮种类繁多 C、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认识社会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 -
20、人类社会如同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职业分工构成了齿轮咬合的基石:文物修复师、非遗传承人,他们用一生锤炼技艺、传承文化;乡村邮递员穿越山涧溪流传递书信包裹;地质勘探队员常年跋涉无人区,为矿产资源开发采集数据……这告诉我们( )
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 ②人们所从事的各类职业具有相同的功能
③人们从事的职业仅仅满足物质生活需求 ④人们在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