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两幅图片体现了青春期学                 的矛盾心理。(     )

    A、反抗与依赖 B、闭锁与开放 C、顺从与叛逆 D、勇敢与怯懦
  • 2、下列对校园生活中“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小鹏总是模仿自己偶像的穿着打扮

    拥有独到的见解

    小静委婉地指出爸爸讲解题目时的错误

    具有批判性思维

    小华不断改进自己用来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作品

    能够开发创造潜力

    小红为了展现自己的不一样,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懂得发展个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慎独”,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严守道德准则的体现。下列名言诗句中蕴含“慎独”的有(     )

    ①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②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③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④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4、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开展了以“宪法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展览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整理并展出的内容。

    知识窗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请在材料中找出能体现宪法地位的一句话。

    图片展

    (2)任选一幅图片,运用宪法的相关知识谈谈对其内容的理解。

    拓展境

    2024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6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截至目前,中国现行有效法律达305件。

    (3)阅读材料后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至少写出两点)

  • 5、【维护宪法权威   增强宪法意识】

    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九年级(3)班以“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召开班会,活动环节如下:

    一、观看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仪式的视频。

    二、讲宪法知识。

    三、活动小结。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增强了宪法意识。

    (1)为什么说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主题班会结束后,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到心中有宪法,让宪法成为我们的“必修课”?

  • 6、小刘在某商场丢了手机,他怀疑在商场柜台逗留时间较长的小王偷了自己的手机,但并无确凿的证据。朋友建议小刘在网络上发布有小王照片及手机丢失情形的图文信息,发动网友一起寻找手机。为此,朋友给出的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

    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采用一切手段

    ②在网络上发布小王照片会侵犯其隐私权

    ③要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习近平主席强调:“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这告诉我们(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要树立并增强宪法意识

    ③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④要理解并认同宪法价值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8、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表明(     )

    ①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②宪法的落实需要通过各种法律制度来完成

    ③我国加强对人权的保护          ④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之所以说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④宪法是保障人民权利的唯一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 10、2025年3月1日,贵阳与众教育首届“控辍保学·共筑未来”教育研讨会在贵阳市修文阳明文化园龙冈书院举行。聚焦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的创新实践与长效机制建设,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多方协作为辍学或面临辍学风险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他们重返校园并顺利完成学业。对这样做的意义评价错误的是(     )
    A、是落实国家义务教育制度的体现 B、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 C、能够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D、能够避免学生违纪违法现象
  • 11、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下列图示内容正确的是(     )
    A、 B、 C、 D、
  • 12、某中学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下表中的违法行为与所侵犯的权利相对应的有(   )

    序号

    违法行为

    权利

    刘某将捡拾到的5000元现金捐赠给某慈善机构

    财产处分权

    某地拖欠居民养老金数月未发放

    物质帮助权

    子轩与同桌发生矛盾,将其日记本撕毁

    隐私权

    子涵给长胖的同桌取“八戒”的外号

    名誉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1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是
    A、我国全体人民 B、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 C、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少数民族全体人民 D、我国所有公民
  • 14、下列行为中,侵犯他人人身自由的是( )
    A、地铁安检人员检查乘客背包 B、农民工将欠薪的包工头扣押 C、历红冒名顶替赵丽上了大学 D、有关部门按规定隔离疑似新冠肺炎人员
  • 15、“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是因为(     )

    ①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   ②从严治党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

    ③党决定一切,总揽了全局   ④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是三位“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他们于平凡中凸显非凡、在细微处体现伟大,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榜样事迹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少年立志,一生追梦。他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事业,凭智慧与汗水育高产稻种,为中国人端稳自己的饭碗作出了杰出贡献,为人类温饱筑起了坚实根基。

    榜样事迹二“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教育事业一线数十年,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帮助下,推动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帮助上千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榜样事迹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毅然回到当时百废待兴的祖国。他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于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以上三位“感动中国”人物身上闪耀着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2)、请你任选一则榜样事迹,谈谈他(她)为国家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三位人物的事迹对其自身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三位“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对你树立人生目标有什么启发?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未来。近年来,社会各界不断采取各项举措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信息一   2024年4月30日,国家疾控局发布了《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技术指南》指出,近视、超重肥胖、脊柱弯曲异常、心理健康问题等为当前学生群体常见病。

    信息二   2021年1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初中阶段要通过临摹名家书法、阅读经典文献、欣赏传统艺术等学习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

    信息三   2024年7月25日,在“世界预防溺水日”到来之际,为持续做好暑假期间学生防溺水安全工作,督促家长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安全处组织各部门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了“暑期防溺水同上一堂课”节目。

    (1)、请你就信息一中的一项当前学生群体常见病,提出一条具体可行的建议。
    (2)、据信息二,请你列举一项自己参加过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并解释这一活动对滋养心灵发挥的作用。
    (3)、据信息三和所学,请你分析“暑期防溺水同上一堂课”节目对石外学子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三则信息,体会社会各界对生命持有怎样的态度?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成长的智慧,我们要善于从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汲取营养。

    材料一   《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1)材料一中的两篇古语共同强调了哪一传统美德?中学生在生活中应如何弘扬这一美德?请写出两点具体做法。

    材料二   《论语》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2)材料二中的内容对我们交友有何指导?

    材料三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材料三中所提到的人物是如何对待逆境的?
  • 19、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O二五年新年贺词。贺词中提到,“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对中学生来说,圆梦需要的条件有(     )

    ①努力学习,善于学习②强健体魄,涵养正气

    ③端正态度,脚踏实地④好高骛远,止于心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0、没有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就没有城市的干净整洁;没有建筑工人的风吹日晒,就没有我们的安身之所……这些工作(     )

    ①虽然平凡却非常有意义②为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⑥对劳动者自身价值不大④为人们创造了美好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上一页 614 615 616 617 6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