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2024年12月,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世界各地纷纷点亮“中国红”,开展各类庆祝活动,感受中华民族博大文化与开放胸怀。春节成功申遗(  )
    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见证
    ②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③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主导多样文化的交流互鉴
    ④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于中国人内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近两年来,自贡市“盐都思政讲坛”宣讲活动走进学校,以“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以江姐、卢德铭等革命先烈事迹为主线,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为师生们送上了丰富的精神大餐。此举意在(  )
    ①传承中华美德,创造中华文化
    ②加强民主监督,发展基层民主
    ③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④凝聚价值共识,提升人生境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3、2024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提出5周年。习近平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由此可知(  )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靠改革开放振奋了民心、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靠改革开放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的前景。由此可知(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实现了中国梦
    ④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5、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知(  )
    ①我国首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
    ②民营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③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④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6、肇兴侗寨,享有中国最美乡村古镇之美誉。2025年春天,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脚步,一幅民族特色村寨的幸福画卷正在展开。在新征程上,各族人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前进,唱响民族复兴的幸福歌。这(  )
    ①增进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认同
    ②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③有利于促进平等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
    ④强调了我国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7、2025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四届三次会议,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这说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③全国人大代表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④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职尽责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8、2025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是我国首部针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的全国性法规,明确划定了公共场所摄像头的安装范围、备案制度及禁区。该法规出台是基于(  )
    ①数据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②国家司法机关推进公正司法、依法行政
    ③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息息相关
    ④以法治滋养道德,重视法律的教化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逐步建立健全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表明我国宪法(  )
    ①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④把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作为核心价值追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0、2025年5月,内江理发店老板杨某,因私家车主华某在其店门前停车发生纠纷,杨某用水果刀将华某刺伤医治无效死亡,犯罪嫌疑人杨某将面临法律的严惩。由此可知(  )
    ①公民要珍惜美好生活,远离违法犯罪
    ②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③在社会生活中,公民要谨遵法律的要求
    ④无论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1、2024年1月,“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扎根大漠,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不断升级完善文物的保护方法、技术,使敦煌石窟得到有效保护。这样的团队(  )
    ①可以随意展示自己的个性
    ②拥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
    ③凝聚着成员的才华和智慧
    ④限制了成员自由发挥的空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2、有一种幸福叫“伴随父母去旅行”。初三学生小明相约三个小伙伴准备在中考结束后,伴随父母去旅行。他们规划路线、选择酒店等,初步拟定了一份家庭旅行攻略和“旅行公约”,然后请父母共同商议并最终确定。旅行即将开启,旅行中小明与三个小伙伴应当注意的是(  )
    ①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妥协顺从
    ②主动搬运家庭行李,照顾父母的感受
    ③任何情况下,不得违背和更改“旅行公约”
    ④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相互理解,友好相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3、【创新创造 开拓美好未来】

    当下,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包括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机器人与自动化、传感器及物联网等在内的智能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呈指数级增长。

    材料一(图4)

    材料二 2025年3月10日,人民日报新媒体发布视频《献给春天的演讲:相信》。该视频的讲述人是个“90后”,他开创了全球低成本高性能足式机器人的技术先河,他和团队研发的四足机器人已占全球7成销售份额。今年春晚被大家熟知的跳秧歌的机器人就来自他们团队,该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合作氛围十分融洽。

    讲述人在视频里说,“我有自己的热爱,我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做小发明”。“我不相信这世上有不可能的事,没有设备,就用手工小钻头、锉刀和剪刀。没有资金,就买9块钱的零件,找没人要的边角料。最后,我只用200块钱,就‘手搓’ 了一个小的双足机器人。” “奇迹也有‘算法’,做成事没有那么难,就是把‘不可能’三个字拆解成三百个、三千个技术步骤和参数,然后一一攻克。” “我相信,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时代不会辜负长期主义者。如今,我当初做的那个颤颤巍巍的机器人经过不断迭代,已经成为全球行业出货量最大的机器人。”“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我想试试!我们一起试试!”

    (1)、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人工智能。
    (2)、结合材料二,概括讲述人及其团队在创新创造过程中展现出的精神品质。
  • 14、【尊法崇法 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国之大者。今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十周年。

    材料一 2025年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动主题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为引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增强公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德阳市各区县围绕今年的活动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材料二 陈某的老乡赵某在某涉密单位工作,在交往中陈某发现赵某向境外出卖涉密文件,随即劝说赵某自首。赵某不听劝告,在用金钱诱惑陈某不成后,扬言威胁陈某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为了国家利益和家人的安全,陈某登录12339 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平台,举报了赵某的违法行为。国家安全机关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对陈某及其家人给予了保护;并根据陈某提供的线索破获了重大间谍案,最终将赵某绳之以法。陈某凭借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和高度的公民责任感,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重大贡献,受到了国家安全机关的专门表彰并获得“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和十万元现金奖励。

    (1)、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活动。
    (2)、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怎样向陈某学习,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 15、【修身养德 绽放青春光彩】

    默默是一个爱说爱笑、自信大方的女孩,但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她把本是强项的数学考砸后,变得沉默寡言,上课也难以集中精力,回答问题时变得结结巴巴缺乏自信。放学回家后,她吃不下饭,对着妈妈大哭了一场。在妈妈的安慰和陪伴下,她去运动场跑了几圈,感觉好多了。第二天,试卷发下来后,她冷静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并主动向考得好的同学请教,没等老师讲评,她就把错题改正在错题集上,心里感觉舒坦多了。之后的几天,她吃得好、睡得香,精力充沛,学习劲头更足了。

    请运用“揭开情绪的面纱”和“青春的证明”有关知识,谈谈默默的这段经历带给你的启示。

  • 16、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应对这些全球性问题,各国应该(   )

    ①采取共同行动承担相同的责任    ②消除国际竞争,推动和平发展

    ③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加强国际合作,谋求互利共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图2中体现我国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2024年12月,“春节”成功申遗。巳巳如意!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德国举办新春音乐会、日本举办熊猫春节庙会、沙特举办新春大集⋯⋯春节庆祝活动红遍全球。“春节”成功申遗(   )

    ①表明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②推动了各国文化的互鉴和创新性发展

    ③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④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某村注重“法治”与“德治”的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知识融入日常,强化村民的普法教育和道德建设。近两年来,通过德法并举的方式,该村的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100%。因在乡村治理方面的显著成效,该村获评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村。在乡村治理中该村(   )

    ①强化了法律的规范作用    ②做到了依法行政服务村民

    ③发挥了道德的教化作用    ④实现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川青铁路穿越多个自然保护区,与珍稀动植物相伴同行,设计者和建设者在选线、建设中最大限度绕避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大熊猫走廊带,设计多个便于野生动物通行的走廊,尽量保留水源通道⋯⋯川青铁路的建设(   )

    ①坚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②使因资源粗放利用被破坏的生态得以修复

    ③最大限度保护了沿线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④说明绿色发展理念已转化为每个人的行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