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六年的小学生活已经结束了,除了对小学时光的留恋,同学们更多的是对初中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几个小伙伴围坐在教室里,规划着自己进入初中后的生活。以下是两名同学的交谈内容。

    小明:我喜欢做实验,我想在学校的科技节上向大家展示我的成果。为此,我会在平时多练习,不懂的多向同学、老师请教,争取让大家对我刮目相看。

    小峰:我想参加学校的辩论社。在那里,我既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还能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所以,我平时要多读书,每天早晚至少拿出十分钟进行口语练习,我也会让爸爸妈妈监督我。

    (1)、面对初中生活中的各种期待和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做?
    (2)、两名同学的交谈对于我们规划自己的初中生活有哪些启示?
  • 2、“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这句格言告诉我们(       )
    A、不懈追求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奋勇前进 B、理想离现实太遥远,应该好好活在当下 C、只要树立崇高理想,就能实现精彩人生 D、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实现人生梦想
  • 3、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利用每天早上的时间背英语单词,效果好;有的喜欢晚上睡前背诗词,很容易记住;有的经常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和朋友互问互答,印象最深⋯⋯同学们的分享启示我们(     )
    A、要善于发现并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 B、学习成就梦想,增长我们的智慧 C、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D、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最有效
  • 4、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指出,中小学校要制订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计划,安排一定课时用于学生社会实践体验教学活动,推动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直接体验和切身感悟。该意见如此要求的原因是(     )
    A、学习伴随我们成长,学习是我们初中阶段的重要任务 B、走出校门的实践探究性学习有助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 C、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 D、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 5、某校开展“梦想邮局”活动,同学们“寄存”梦想给未来的自己。“我一定会回到家乡,用双手让家乡变得更美好,不辜负父母的期待。”“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要做一名导游,给游客讲解祖国的壮美河山和悠久历史!”

    从“寄存”的梦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少年的梦想应当紧扣时代脉搏,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②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③学习成就梦想,我们要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④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渴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下列名言警句与认识自己的方式相匹配的有(     )

    序号

    名言警句

    认识自己的方式

    吾日三省吾身

    心理方面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他人评价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对自我的全面分析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社会方面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 7、认识自己,有一个著名的乔哈里视窗模型(如下图所示)。依据图示,下列关于认识自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秘区,无法实现正确认识自己的目的

    ②把自己独有的秘密向朋友倾诉,有助于扩大认识的开放区

    ③我们应不断挖掘自己的未知区,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

    ④用理性的心态对待他人的评价,有助于缩小认识自己的盲目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如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只需要关注自己的外表 B、要对自己进行恰当的评价 C、学会掩饰自己的不完美 D、客观对待他人的评价
  • 9、在美国艾里逊教授的加速器实验室里曾经有一句笑话:“凡是在实验室里发生爆炸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因为杨振宁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弱。后来,杨振宁放弃实验物理转攻理论物理学,成为物理学界一代杰出的理论大师。这说明(     )
    A、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改正缺点 B、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发掘潜能 C、做更好的自己,需要向他人、向书本、向社会学习 D、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欣赏自己
  • 10、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主要是指(     )
    A、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B、通过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 C、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 D、通过集体生活来了解认识自己
  • 11、2023年9月13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中学生涯规划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将“生涯规划”正式纳入初高中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充分挖掘潜能,科学规划学业和生活。这一课程(     )

    ①有利于学生为未来的人生发展作好准备

    ②有利于学生理解善待他人,更好地与人交往

    ③能够帮助学生早日成为国家栋梁

    ④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禀赋和努力方向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12、走进初中,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面对这些变化,我们要从自身做出改变。以下想法中,有助于我们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的有(     )

    ①以前我很优秀,可是现在不行了,还不如回到以前呢

    ②这些变化都是发展自我、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好机会

    ③面对变化,我要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并努力去落实

    ④环境变了,我也要积极做出自我调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下面是一名七年级学生对自己小学生活和初中生活的比较,从表格我们可以看出(     )

    小学

    初中

    胆子小

    独立

    生活能力差

    会洗衣服、做饭等

    腼腆

    大方活泼,主动参加班级活动

    做事速度慢、拖拉

    学会了做初中生活规划

    ①他越来越有主见,在不断进步

    ②初中生活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变得越来越上进

    ③初中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④他越来越有活力,随意做自己想做的事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14、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作为青少年,想让自己的初中生活过得更有价值,以下观点你赞同的是(     )

    ①每一次勇敢的搏击,我们要听到拔节生长的声音

    ②每一次面临机遇与挑战,我们能够逃避和退缩

    ③每一次业精于勤的自我鞭策,我们可以增强奋进的勇气和信心

    ④每一次不轻言放弃的坚韧,我们努力收获更多成长的喜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明对此很不屑,心想: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用,浪费学习时间!可见小明(     )
    A、未认识到实践也是学习 B、没有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C、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 D、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 16、

    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伴随着我们生命成长的全过程。下面是初中生丽丽生活中的几个情境,请你一起参与进来。

    情境一   丽丽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进入初中后,每当她看到同学们在一起谈笑风生时,感觉自己朋友少很孤单。她很羡慕他们,她也想加入但又没有勇气。

    (1)如果你是丽丽的同学,请你给她提出一些建议。

    情境二   丽丽和晶晶是好朋友也同住一个小区,最近晶晶生病了不能到校学习。

    (2)丽丽应该________,理由:________。

    情境三   同桌红红因晚上玩游戏没完成作业,第二天到校提出要借丽丽的作业抄一遍交给课代表。

    (3)丽丽应该________,因为________。

    情境四   丽丽的好朋友冰冰喜欢上网,有自己的微信号,有一天冰冰偷偷告诉丽丽网上有个人一直想加她好友,她征求丽丽的意见。

    (4)丽丽应该________,因为________.
  • 17、

    材料一   家住吉林省德惠市的杨浩,2024年高考以644分的成绩被吉林大学录取。父母离异后,他和姐姐一直跟随母亲生活,母亲用无私的爱给姐弟俩撑起了一个家,母亲的操劳让杨浩特别心疼,也让他从小就很懂事,母亲对他的关爱与鼓励,让杨浩保持了优秀的成绩。姐姐也在两年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东北师大。妈妈瘦弱的身躯是姐弟俩最坚强的依靠。“学习虽然很辛苦,但相对于母亲为了抚养我们吃过的苦,根本不值得一提。”杨浩说。

    (1)从杨浩的人生经历看,家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李洋是石家庄某校七年级(5)班的学生,晚上坐在自己的小屋里,回想一天的校园生活,总的来说是愉快的,但也有些遗憾:数学课上老师讲了一道题的解题方法,课后他与老师交流,想出了第二种方法,老师表扬了他,并让他第二天向同学们演示;英语课上他被英语老师标准的发音、声情并茂地朗读所吸引,他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但下午因班主任安排他中午打扫卫生区而耽误了生物课,被生物老师严厉批评,他觉得非常委屈。

    (2)据材料二,概括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老师的教导,请你分别用一句话表达对父母与老师的情感。
  • 18、

    材料一   乔琳出生在农村,初中来到父母打工的大城市上学,她的英语底子薄,但她并没因此而自卑,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向同学和老师请教,成绩肯定会不断提高;乔琳爱好体育,尤其她的短跑速度令人惊叹,在学校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上,她不负众望,100米跑出了全年级第一,并与同学们一起拼搏,获得了男女混合4×100米接力比赛第二名,为班级带来荣誉的同时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1)从材料一看,乔琳是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好的?

    材料二   董丽娜,2023届中国传媒大学首位视障播音硕士毕业生,语言艺术工作者。她10岁时失明,在大连盲聋学校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课程,并利用课余时间读完了馆藏的几百本盲文书籍。她说“读书曾带给我的快乐,我也想通过声音传递给更多的人”。对于未来,董丽娜说“我希望能够有机会走上教职,做一些教学工作,把学到的东西跟别人分享。也想通过创作更多作品的方式去跟别人交流,引发更多的共鸣。”

    (2)从董丽娜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学习的价值是什么?
    (3)通过以上材料和问题,请你以“梦想”为题概括一个结论。
  • 19、盈熙是某校初中学生,学习成绩好,古筝弹的也很棒,学校要举办建校30周年文艺汇演,盈熙想演奏古筝,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可是这时班主任找到她,希望她能代表学校去参加市中学生朗诵比赛,和校庆时间发生了冲突,必须放弃一项。你会建议盈熙(     )
    A、参加朗诵比赛,因为集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B、演奏古筝,因为机会难得 C、参加朗诵比赛,因为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坚持集体利益之上 D、演奏古筝,因为集体成员之间既要相互合作也要良性竞争
  • 20、国庆节前夕某校七年级举行了一场合唱比赛,为了呈现最佳的比赛效果,七年级(6)班全体同学踊跃献计献策,相互鼓励,多才多艺的班主任郑老师也为同学们悉心指导,不断完善细节。最后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之所以获得如此好的成绩,是因为(     )

    ①班级同学有共同的愿景,团结一致

    ②班主任老师是我们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③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经历

    ④同学们有主人翁意识,自觉承担集体责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