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保守国家秘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是对每位公民的要求。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不在军事禁区或军事管理区进行非法测绘或拍摄 B、可以在同事、家属面前谈及国家秘密或工作秘密 C、不私自抄录、复印、翻拍国家涉密文件、资料 D、不发布涉及国家秘密的言论、图片及视频音频信息
  • 2、2024年12月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做出二审判决:维持原判,判处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下列对该宣判书解读准确的是(     )

    ①拐卖儿童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被告人余华英已受相应的行政处罚

    ③宣判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为适应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并向社会公布。这说明(     )
    A、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修改规则能够杜绝人口问题 D、每个人都可以制定规则
  • 4、对下表微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点评

    A

    管理人员及时制止游客乱扔垃圾的行为

    平等待人

    B

    学生捡到手机第一时间交给警察

    诚实守信

    C

    骑手骑电动车未及时佩戴安全头盔

    文明有礼

    D

    家长在校门口随意停放共享单车

    遵守秩序

    A、A B、B C、C D、D
  • 5、衢州“棉鞋奶奶”傅珍芳,家境不富裕身体有残疾,却在17年里先后缝制棉鞋13899双,免费赠送给敬老院老人、福利院儿童过冬。她的行为主要体现(     )

    ①欣赏他人,传递美好情感②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③帮助他人,弘扬传统美德④爱岗敬业,追求卓越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6、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
  • 7、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参与权。 (  )
  • 8、“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主动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成为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的机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背景下,将农业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有机结合,促进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全面评估和科学预警,实现数据共享,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人民网

    结合材料,阐述“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意义?

  • 9、

    某校九年级同学在课堂上学习了关于民主与法治的知识,课后走进所在社区开展研究性学习。

    活动一:跟随社区网格员参加社区居民代表座谈会。以下是座谈会发言摘要:

    (1)结合材料,概括上述对话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

    活动二:座谈会后电动车违规停放的问题进入网格员的视野,以下是网格员的工作记录:

    记录1: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记录2:今年2024年5月23日,浙江省某区的消防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夜查行动,重点排查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和非法改装等突出问题。

    记录3:社区张贴了“严禁电动自行车违规充停”的宣传海报,鼓励居民及时劝阻,还可以拨打12345市长热线电话进行投诉和举报,会有专人负责处理。

    (2)根据以上三段记录,并运用“厉行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浙江省是如何保障社区居民合法权益的。

    活动三:公共绿地是美化小区居住环境的配套设施,属于业主共有。依据《民法典》规定,业主不得擅自占用共有部分,损害业主的共同利益。该同学决定和社团同学制作一份“保护公共绿地”的倡议书,印发给居民朋友。

    “保护公共绿地共建和谐社区”倡议书

    尊敬的居民朋友们:

    小区环境与每位居民息息相关,在小区公共绿地私种“小菜园”的行为,不仅破坏广大业主的居住环境、影响邻里关系,还侵占公共利益,违反了法律。为保障小区居民的共同利益,营造良好宜居环境,在此我们发出倡议:

    ①增强____意识,____

    ②增强责任意识,自觉维护小区公共绿地的美观;

    ③增强民主意识,发现侵占公共绿地的行为,向小区物业反映情况,或者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让我们共同保护小区公共绿地,争做城市文明的宣传者和实践者!

    XX社区

    2025年1月

    (3)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上倡议书内容。

  • 10、绘制知识结构图可以加深我们对概念的理解。下列图示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国家移民管理局2024年12月17日发布公告,即日起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这映射出中国(     )

    ①构建国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②推动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引领世界的发展

    ④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带领工友们苦练“一钩净”“一钩准”等绝活,2003年4月打破卸货速度的世界纪录,此后,他更是九次刷新记录,实现集装箱年吞吐量破百万和装卸速度世界第一。这反映他(     )

    ①践行了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④传承了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早上广州饮茶,下午香港看展,晚上住在澳门……身处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便利着三地居民。这背后有“硬联通”的作用,也有“软联通”的驱动。某校九年级同学运用表格梳理了驱动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

    A

    政策保障

    对粤港澳三地全面贯彻落实“高度自治”的方针

    B

    文化交流

    深化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合作交流,消除地区差异

    C

    民生改善

    优化港澳居民在粤参加社保政策,办理过程畅享数字化服务

    D

    经济发展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加大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支持力度

    A、A B、B C、C D、D
  • 14、高铁很快,体现中国速度;火车很慢,承载中国温度。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仍保留了80多对公益性“慢火车”。对“慢火车”理解正确的有(     )

    序号

    “慢火车”

    火车故事

    理解

    民生便车

    “和田玉龙号”列车最低1元的区间票价二十多年从未改变

    增进民生福祉、补齐民生短板

    幸福专车

    假期乘坐K48次列车,从杭州到齐齐哈尔,途径46个站点,体验“边走边看”的旅程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致富快车

    车厢变身“移动集市”,为农户搭建销售平台

    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同步富裕

    文化列车

    6072次“慢火车”连续4年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助力传统文化“活起来”

    体验节日民俗、提升文化自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党的二十大提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下面说法符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际的有(     )

    ①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党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民生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

    ④消除贫困、同步富裕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再一次践行了载人航天精神,这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
  • 17、2024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
  • 18、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说明(     )
    A、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人形成独特的个性品质 B、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我们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C、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在奋斗和奉献中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D、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 19、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日在湖南郴州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防汛工作时强调,当前防汛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复杂,我们要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做到汛期不过、思想不松、力度不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表明敬畏生命就要(     )
    A、尊重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B、珍惜自己的生命 C、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D、逃避自然灾害,防止意外
  • 20、寒假将至,学校给同学们发了一份安全提示:警钟长鸣,消防安全要注意;文明出行,交通安全须记牢;时刻关注,防范溺水不放松;张弛有度,饮食安全要关注。学校这样做是为了(     )

    ①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守护生命安全

    ②提高学生防护能力,确保假期平安

    ③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自身保护意识

    ④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