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提升训练

    11.【维护人民利益】

    材料一  民生事,最关心。改革从哪里改起?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改起,尽管这些事情往往是最难的。

    材料二  日前,辽宁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的通知。义务教育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招生政策规定,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禁止各种违规择校行为。均衡化发展比较好的地区,要认真做好“单校划片”招生工作。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要求强烈的地区,要积极推进公办学校“多校划片”招生工作。

    (1)、改革“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改起”,这体现了我国的哪个发展思想和哪个发展理念?
    (2)、当代中国为什么坚持上述发展思想?(答出一点即可)
    (3)、材料二反映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 2、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该办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平稳起步、健康发展。对此,下面评论不合理的是____(    )
    A、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B、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C、养老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D、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 3、谈到就医话题,村民李大爷说:“新农合发的小红本改成了城乡居民医保的社保卡,农民和城里人一样到指定诊所刷卡就能买药,实在是太方便了!”一张城乡居民医保卡(   )
    A、彻底解决了社会矛盾 B、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C、有效消除了城乡差距 D、健全了医疗保障制度
  • 4、红绿灯实时感知车流量、自动优化配置,提高车辆通行效率;门禁系统自动识别身份、供水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提升社区居住品质;政务服务平台集合预约挂号、公司注册等功能,“数据跑”替代“群众跑”,……党的十八大以来,借助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不断为城市治理赋能。国家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说明(    )

    ①大城市病从此根除,群众生活再上新台阶

    ②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科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③市民生活更加便捷,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④要重视发展科技,民生问题就能解决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 5、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留存的名言诗句蕴含了丰厚的道理。下列古语对我们的启示,正确的是(    )

    ①天下之大,黎元为先——胸怀远大梦想    ②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要结交益友

    ③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做事应该讲时效    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立国之道,唯在富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B、坚持共同富裕有助于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C、共同富裕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D、共同富裕意味着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平均分配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就是为人民服务,看到你们发展起来,我们才高兴!”这是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调研时,对乡亲们说的话。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你有哪些感悟?(写出三点)

  • 8、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 , 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
    (2)、人民对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
  • 9、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和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10、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什么】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 , 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 , 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的新征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 , 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
  • 11、深圳市自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42年间经济总量从2.7亿元3万多亿元。经济总量增长超过11000多倍。深圳不仅在国内站上了新台阶,而且在世界城市GDP排名中占有一席之地。

    你从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中看到了什么?

  • 12、改革不停顿,开放未止步。40多年来,从深圳到海南,再到上海浦东;从大江南北到内陆高原,再到沿边沿疆,中国人民凭着“杀出一条血路”的气概,靠着那么一股子气与动的勇敢,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冲破思想观念障碍,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我革命,破茧成蝶,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伟大奇迹,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1)、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描述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你会选哪一个词?
    (2)、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人民用改革开放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对此,谈谈你的感悟。
    (3)、学校准备开展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为主题的黑板报评选活动,假如你是本班黑板报的设计者,你准备设计哪几个板块?(两个方面即可)
  • 1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从落后的农业国演进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城镇化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改革开放不断催生发展活力。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不断催生发展活力”证明了哪些道理?

  • 14、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5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大重大原则”,其中一个重大原则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是(   )
    A、我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15、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开拓创新,取得可喜成就。“一个中心”指的是(   )
    A、经济建设 B、科技创新 C、环境保护 D、改革开放
  • 16、聊城市一中学九年级(2)班学习小组在“中国经济发展”主题探究活动中,收集了如下资料:45年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5元,中国经济总量约3679亿元,占世界的1.7%;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210207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B、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C、我国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 D、我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发达国家
  • 17、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____(    )
    A、对外开放 B、创新 C、科技 D、改革开放
  • 18、近来,河南经济捷报频传:郑州获批建设全国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河南—柬埔寨—东盟“空中丝绸之路”蓝图初显,河南首列中老(老挝)国际货运列车开行……经济捷报频传表明河南(   )
    A、持续推进开放强省的建设 B、经济增长动力转移到国际 C、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D、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 19、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我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成绩斐然,国防实力不断增强……这说明(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巨变的中国已成功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③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④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0、2023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依法保护私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以上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C、我国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我国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上一页 916 917 918 919 9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