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创新的时代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做】

    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 , 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维护自己的权益。

  • 2、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为什么】
    (1)、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
    (2)、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之基、之道。
    (3)、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 , 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的生活。
  • 3、发展教育有何重要意义?【为什么】

    百年大计,教育为。教育是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 4、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怎样做】
    (1)、必须落实战略,将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要增强。坚持自主创新、、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 , 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
  •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将在太空生活6个月,将在太空展开多次太空行走、科学实验和科教活动。此次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必将再次打开中国人探索人类太空的新篇章,也是中国为人类探索太空作出的又一大贡献。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1)、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居于世界前列,得益于国家实施的哪些战略?(答出两个即可)
    (2)、结合材料,简述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创新?
  • 6、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即可)
    (2)、创新无止境,实践出真知。为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请你为学校推荐两种有效的活动方式。(两个方面即可)
  • 7、材料一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说得很对。依我看,它是第一生产力。”

    材料二  温家宝强调,当前,一场历时罕见的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加剧。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的经济复苏,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

    (1)、两则材料共同强调“它”这一创造社会财富的要素的重要性,请问这个“它”指的是什么?
    (2)、“它”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了怎样的重大作用?
    (3)、“它”的发展对于我国传统工农业的发展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 8、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10亿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保证粮食安全需要(   )
    A、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B、加大粮食进口力度 C、坚持以三农工作为中心 D、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9、对下列两组数据所反映的信息之间的关系,概括最准确的是(    )

    项目和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万亿元)

    82.08

    90.03

    99.09

    101.6

    114.9

    121.0

    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名

    22

    17

    14

    14

    12

    11

    (注:全球创新指数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经济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现创新对经济的贡献率)

    A、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B、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C、经济发展与创新驱动相互促进 D、经济发展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 10、在课堂上,老师出示了下面两则材料,我们由此可猜测老师正在讲的内容可能是(   )

    材料一:2022年9月2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北京首都机场举行仪式,正式向中国商飞颁发C919飞机型号合格证。这标志着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的喷气干线客机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也意味着该机型可以开始向运营商交付,中国大飞机的“航空梦”终于实现。

    材料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开辟,更多增长新动能不断发掘。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产品、新业态;移动支付、在线购物等新技术新模式让人们切身体验着“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幸福感……

    A、走向共同富裕 B、共筑生命家园 C、创新驱动发展 D、共享发展成果
  • 11、为了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和时政解读能力,某中学九(2)班学生搜集了部分新闻素材并进行了解读,以下新闻解读中你赞同的有(    )

    序号:

    新闻事件

    新闻解读

    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取得举世公认成就

    说明“一国两制”必须长期坚持

    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名升至第11

    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我国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进出口上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

    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

    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 12、“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下列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是(   )

    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

    ②将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民生福祉,层层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③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脱贫攻坚战取得彪炳史册的决定性成就

    ④在数字经济等领域与各国加强合作,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 13、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无人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它占据着全球80%的无人机市场份额。大疆所有的零件都是自主生产,核心技术也都是自主研发。这说明大疆公司(    )

    ①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     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③坚持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重视人才培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14、芯片技术是高科技的核心技术,“芯太软”使我们应对贸易战显得格外“芯痛”。这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
    A、科技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要购买外国的高精尖技术 C、创新是人类命运的关键抉择 D、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自立自强】

    材料一  “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北斗导航全球组网提前半年完成,“嫦娥五号”月球挖土1731克,“华龙一号”并网发电打破国外垄断,“奋斗者”号载人深潜10909米,“九章”量子计算机问世引发世界关注……科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实力的超越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科技创新正在跑出“加速度”,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进一步筑牢全球技术竞争战略高地。

    材料二  中国科技发展迅速的同时,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唯有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我们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
    (2)、结合材料二说说我国为什么要将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16、创新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中有何作用?【为什么】
    (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重心。
    (3)、创新发展是的国运所系。实施战略,推进以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 , 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 17、从社会层面认识创新(创新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是什么】

    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推动

  • 18、从个人生活层面认识创新。【是什么】
    (1)、生活处处有。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
    (2)、创新是一种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 , 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 19、【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

    党的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信自强】

    这十年,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举世嘱目的发展成就让中国人更加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一百年来,中华儿女用双手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巨变”,用“不变”的初心将中国梦稳稳托举。

    【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4月10日至13日在广东考察调研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勇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时强调,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今年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通过主题教育在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在行动上铸牢对党忠诚、站稳人民立场。

    (1)、请你谈谈上述材料展现出我国在新时代取得了哪些成绩?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说说百年中国的“变”与“不变”
    (3)、我分析:党中央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我践行: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 20、【共同富裕理论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为了解相关内容,小明搜集到以下数据,制作了下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从图1中小明可以获得怎样的结论?
    (2)、根据上述材料,小结论:从图1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近年来我国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不断提高,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低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说明我国区域发展依然不平衡。明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定能实现。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回答,小明的自信来自于哪里?
上一页 915 916 917 918 9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