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17-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政治中考一模考试试卷
- 湖南省耒阳市冠湘学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松木塘镇关山口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益阳市国基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郴州市苏仙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虎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思想品德试卷
- 2015-2016学年湖南永州祁阳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2016届湖南省宁远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 通用版思想品德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测试卷
-
1、按照如图相关信息,推断张某的违法行为应该是( )A、抢劫财物,数额巨大 B、捡到手机,据为己有 C、殴打他人,致人重伤 D、拨打119,谎报险情
-
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强调了与人交往必须A、态度真诚 B、语言文明 C、举止端庄 D、为人和气
-
3、“云上”游敦煌,“再造”藏经洞。“数字藏经洞”运用现代科技让千年文物在数字世界永久保存,向大众传递专业知识、传承传统文化,开创了文物展示体验新范式,让人们可以沉浸式体验藏经洞的历史。这说明( )A、网络成为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B、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和内容 C、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数字化手段提高了媒介素养
-
4、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等亲社会行为。这有利于青少年( )
①追求时尚
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塑造健康的人格
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5、下列对“我的社会关系”的解读,你赞同(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一定不依赖社会
④血缘关系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唯一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
【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
材料一 2024年央视总台春晚主标识以蟲”(dá)字为主视觉符号,整体设计以中国传统篆刻艺术中极具特色的“国朝官印”字体九叠篆为灵感来源,庄重平衡、中正匀称,彰显出大气雄健的文化气象。主标识由中国探月工程、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标识的设计者顾永江设计,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气息的“再加工”,金属质感的色彩光泽让“蟲”字的造型酷似一枚芯片——从古老汉字到现代科技,龙年春晚主标识连接古今、融通未来。
材料二 龙年春节期间,各类国货凭借“国潮”元素强势崛起。从美食、服装到文创产品等,“国潮”带动消费新热潮,传递出中国经济的强劲脉动,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新春文化活动中,体会浓浓的年味,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1)2024年春晚的舞台上,文化的底色鲜亮夺目,时代的信息多彩丰盈。对此你有何感悟?
(2)结合材料二,说说龙年“国潮消费热”对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启示。
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从巧渡金沙江到强渡大渡河,从飞夺泸定桥到翻雪山、过草地,90年来,长征故事广为流传。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3)长征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历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某班同学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对上述材料中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
7、
【凝聚法治共识共建法治中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专章进行部署,把法治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坚定决心。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把“法治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的理论依据。
下面漫画是同学们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学习素材,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上述两幅漫画说明了什么?漫画启示我们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应该做出哪些努力呢?
-
8、
【改革发展科技赋能】
2024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请你浏览小江同学收集整理的以下数据,回答问题。
时间
1978年
2023年
国内生产总值
3679亿元
1260582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
第11位
第2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3元
51821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4元
21691元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何为“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2)请从创新的角度,分析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因。 -
9、【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新型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或人民民主。在我国,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1)、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2)、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何重要意义? -
10、下面两幅图片中人物的言行,共同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A、友善 B、敬业 C、诚信 D、爱国
-
11、2024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纪念日,各地中小学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防空演练、观看历史短片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开展这些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牢记战争仇恨,以战争赢和平
②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
③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
④增强爱国意识,构筑中国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五千年来,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诚实守信 B、改革创新 C、爱国主义 D、以礼待人
-
13、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改良版马面裙、鲜奶现制中国茶、传统皮影“飞”上3D艺术头饰⋯⋯近年来,对传统元素不断设计改良、大胆创新的“新中式”成为新时尚。“新中式”的风靡不只因其“新”得实用、“新”得好看,更因其足够“中式”。这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②网络为中华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③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④坚定文化自信要继承和发展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的文明,创造了众多璀璨夺目的文化成果,书写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由此体会到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内涵丰富,一成不变 C、一花独放、天下独尊 D、中西合璧、不分彼此
-
16、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走法治道路 C、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和自觉遵守者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7、法治本身不仅是规则之治,而且必须是良法之治。良法具有的特点有( )
①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④保障每个人的各种诉求都得以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____、____、____有机统一。( )
①党的领导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依法治国④选择法治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某校中学生开展模拟政协活动,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他们将提案交到三位全国政协委员的手中,由这些委员提交给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审议。这启示我们( )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②中学生要有国家主人翁意识
③要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④参与国家事务必须撰写提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创高点。为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建设创新型强国,国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
②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创新意识
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