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韩国釜山2024年国际乒联世乒赛团体赛中,为了祖国荣誉,中国女乒队员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以3:2战胜日本队,再次获得考比伦杯冠军。这说明(     )

    ①女乒队员们夺冠,只是个别成员努力的结果

    ②队员只关心集体利益,不关注个人利益

    ③共同的愿景是女乒夺冠的精神动力之源

    ④女乒的成功得益于全体队员的团结奋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才进入新学校第一天,小海就收到了一个自称是“小慧”的加友请求。面对网络里的加友请求,你对小海的合理建议是(     )
    A、语言攻击对方,然后把对方拉入黑名单 B、拒绝网络交友,只在现实生活中交朋友 C、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不要轻易添加网络好友 D、来者不拒,广交网络好友,无限扩大自己的交友圈
  • 3、道法课上,老师分享了以下两则小故事:

    故事一

    我值日时不小心打破了教室玻璃,朋友小明一边批评我,一边帮我收拾玻璃残渣。

    故事二

    我对天文地理非常感兴趣,小华从小学开始就大量阅读这方面的杂志,他经常给我讲解相关知识。

    据此推断,下列古语最符合本节课主题的是(     )

    A、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 B、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C、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D、志之所趋,无远勿届
  • 4、《同学一首别子固》是宋朝王安石写给好朋友曾巩的一封回信。王安石讲,在江南有一贤人名字叫子固,我很仰慕他并与他倾心相交。在淮南也有一贤人名字叫正之,我跟他关系也极为要好。他们二人虽然从未谋面,可是他们的观点、言行竟惊人的一致。我到淮南的时候和正之说起了子固,正之不予怀疑,回到江南,和子固说起了正之,正之也认为我说得很对。他们不但言行相似,而且彼此信任、互不生疑。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A、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B、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C、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D、同学友谊是志同道合的
  • 5、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每一位认真的先生都应该感谢学生,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断质疑,使自己越发充实并持续进步。这说明师生之间应(     )
    A、互相沟通,和谐相处 B、彼此尊重,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携手共进 D、亦师亦友,相互尊重
  • 6、下列有关亲情之爱,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

    ①人们内心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就是亲情之爱

    ②每个家庭亲情之爱的表现都是相同的

    ③亲情之爱就应是热烈的,感觉不到的亲情是不存在的

    ④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家庭中同样有亲情之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7、一代伟人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学习典范,他的“学习之道”值得我们借鉴。

    友不博则见不广,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

    ——《致萧子升信》,1915年9月27日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

    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自己懂了一点,就以为满足了,不要再学习了,这满足就是我们学习运动的最大顽敌,今天开会后要把它克服下去。

    ——《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939年5月20日

    从毛泽东的“学习之道”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有(     )

    ①要善于结交益友,在与朋友的切磋中增长学问

    ②学习永无止境、贵在坚持,要持之以恒不断学习

    ③一切经历都可以是学习,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④要慎重结交朋友,只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朋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8、2024年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了青少年阅读、数字阅读、阅读与乡村振兴、图书馆全民阅读等一系列主题论坛和展览展示活动。举办这种活动,是因为(     )

    ①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

    ②读书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③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④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

    以下是某校八年级(1)班研学小组假期的几个活动安排,假如你是该小组的一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   积极融入社会

    在祖国母亲75周岁生日之际,贵州省各地的青年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爱。从山间小道到校园角落、从简短祝福到歌舞视频,每一种形式都承载着青年志愿者们对这片土地最真挚的情感,他们用青春书写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愿祖国繁荣昌盛。

    (1)请你谈谈养成亲社会行为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

    活动二   制定旅游攻略

    研学小组的成员们准备一起去贵州梵净山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在制订旅游攻略时,他们了解到该旅游景点的游览规则:为维护景区秩序,必须预约购票并按照预约时间提前半小时进入景区……

    (2)结合活动二,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旅游景点为什么要制定相应的游览规则?

    活动三   探究网络生活

    2024年9月12日,《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4)》发布,下面是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现状的调查报告(节选)。

    项目一使用网络风险意识及占比

    项目二沉迷网络的影响及占比

    设置安全性较高的密码

    24.2%

    更迷恋手机、玩游戏,难以自控

    32.3%

    没有或偶尔才会想到保护个人隐私

    29.3%

    更孤独了,与人面对面接触减少了

    10.6%

    炫富、炫耀家庭背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21.2%

    用电脑和手机导致视力下降很快

    36.7%

    (3)调查报告项目一中的内容反映了什么问题?

    (4)请运用所学知识,为解决项目二中所呈现的问题拟两条解决办法。

  • 10、

    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做守法公民”主题活动,现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板报宣传】本次板报宣传的主题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请你按照要求把下面内容写在宣传板报上。

    (1)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共同点是什么?

    【案例回顾】李某在网上捏造事实,无端诽谤多人,情节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他还在网上编造、散布对国家机关产生不良影响的虚假信息,严重扰乱公共秩序。李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经公开审理,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

    (2)人民法院最后的判决结果说明李某的行为属于哪一违法行为?请写出这一违法行为的基本特征。

    【社会调查】近几年,青少年违法犯罪有所下降,但低龄化、暴力化倾向却很明显。14——18周岁犯罪人群中,14周岁人群所占比重高达20.11%。

    (3)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请你提出三点合理建议。
  • 11、

    某校举行以“诚信的力量”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相关信息,请你参与活动。

    材料一   

    信息一   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信息二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

    (1)上述两则信息分别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近年来,从限制乘坐火车、飞机,到限制出境、限制购买不动产、限制高消费,严厉惩罚联合惩戒失信行为的制度笼子不断加固,提升了破坏诚信的自我成本,让那些见利忘义、败德失信者付出了代价。一系列激浊扬清的有力举措犹如徙木立信,在社会上树起了“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风向标。

    小海认为:“诚信非常重要,做诚信的人,任何时候都必须实话实说。”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海同学的观点进行判断分析。

  • 12、“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法律格言主要说明(   )
    A、刑法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B、违法犯罪难逃法律制裁 C、违法者必定要受到刑罚处罚 D、犯罪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 13、下列表格中案例与违法类别相匹配的有(     )

    序号

    案例

    违法类别

    顾某酒后多次恶意拨打110,被公安机关拘留8日

    行政违法

    孙某打球时,误伤他人,被判赔偿8500余元

    刑事违法

    陈某因非法贩卖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

    刑事违法

    王某与他人签订了合同,收款后只发放一半货物

    民事违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因送餐女孩不小心摔倒,把饭盒摔坏了,含泪道歉,主动要求给予顾客赔偿。顾客被女孩的真诚打动,不仅拒绝女孩的赔偿,还给女孩五星好评。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有(     )

    ①诚实守信,运用诚信智慧②文明有礼,赢得他人认可

    ③互相尊重,促进社会和谐④换位思考,理解包容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下边是“未成年网民上网经常从事的各类活动的比例”中的部分数据。由此可见(     )

    ①网络开辟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②网络可以让生活更丰富多彩

    ③网络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工具

    ④网络是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工业互联网展览会于2024年5月10日至12日在杭州举办,展览会进一步拓展了工业互联网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集中展示国内外工业互联网行业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模式,说明(     )
    A、互联网促进我国民主政治进步 B、互联网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C、互联网积极作用取代了其消极作用 D、互联网可以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
  • 17、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个人与社会”,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人的身份只能由血缘关系来确认

    ②只有主动关心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我们每个人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唱遍中华大地。其中有句歌词为:“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歌词表明(     )

    ①个人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个人的存在对整个社会无关紧要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没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材料一:作为广东最早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城市之一,汕头的志愿服务活动异彩纷呈。如今,走进社区街巷、广袤乡村、公园广场、交通站点,从扶危济困、文化惠民,到绿美汕头、 “百千万工程”……志愿服务的涓涓细流润泽美好生活,汇聚成助力城市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志愿者是城市形象的亮丽名片。先来看看一组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最新数据——汕头市在广东志愿者信息管理服务平台(i志愿系统)实名注册志愿者112.3万人,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6081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964.54万小时。近年来,汕头的志愿服务力量呈现发展壮大态势,累计开展活动9.9万多场,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民的需要,支持促进了汕头经济社会发展。

    (1)、 青少年为什么要参加志愿者活动、积极开展公益活动?
    (2)、 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 (至少写出两例)
    (3)、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 20、材料: “谢谢你们来看我,你们都是好孩子,就像我的亲人一样。”2024年7月23日,在汕头市潮阳区文光街道,由街道社工、志愿者和潮阳宏济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志愿队伍不停穿梭于大街小巷,他们顶着酷暑为困难人员送上防暑降温爱心包,并为老人们进行血糖、血压、眼底、握力等项目的检查。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汕头发生。广大青年志愿者用微小力量诠释着不凡“大爱”,以点滴善举传递着城市温情。
    (1)、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中的志愿者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具有哪些意义?
    (2)、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关爱他人?
上一页 573 574 575 576 57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