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为古代某帝国全盛时期的疆域。该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
2、中世纪的欧洲流行一种臣服礼,封臣解下佩戴的武器,脱帽下跪,我是您的人了,从现在起,这一仪式流行于(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阿拉伯帝国
-
3、 某班开展了主题为“华夏之祖”的探究活动,请你阅读史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文初祖 后世敬仰】
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获(yì,种植)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民主政治 选贤任能】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杰出首领后世标杆】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谁?他与炎帝被后人尊崇为什么?(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3)、请你按三幅图片所反映的人物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排列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对图片所反映的人物进行简要评价。 -
4、远古传说蕴含着历史留下的印迹。图1、图2的传说共同体现了( )A、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 B、先民与洪水作斗争的场面 C、商周世袭制度的作用 D、民族优秀品质悠久的历史
-
5、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1978年开始发掘陶寺遗址,在一处墓地已发掘的1300多座墓葬中,近90%是仅能容身、空无一物的小墓,10%左右的墓随葬几件乃至一二十件器物,而不足1%的大墓各有随葬品一二百件。这说明当时( )A、处旧石器时代 B、社会分化严重 C、开始定居生活 D、墓葬文化浓厚
-
6、禹的父亲鳏(gǔn)曾主持给理黄河水患,他用了多年时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从以上叙述中,我们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禹是法力无边的天神下凡 B、禹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上古时期,黄河曾经水患严重 D、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7、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消除水患,在治水过程中“三过其门而不入”,最后被推举为黄河流域的部族联盟首领。从中可以看出禅让制的选拔标准是( )A、德才兼备 B、军功卓著 C、血缘关系 D、门第高低
-
8、下图是传说中的一场战争的形势图,这场战争推动了( )A、原始农业发展 B、华夏族的形成 C、禅让制的实践 D、早期国家产生
-
9、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如黄河流域的陶寺都城遗址、长江流域的良渚古城遗址、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等,它们凸显了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 )A、继承发扬 B、博大精深 C、一脉相承 D、多元一体
-
10、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 300—4 000年,被纳入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该遗址已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该遗址的发掘可以用来研究( )A、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B、早期国家的产生 C、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 D、部落联盟的兴起
-
11、2023 年12月3 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杭州开幕。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指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在良渚文化遗址中,贵族墓葬与平民墓葬在规模、葬具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了( )A、原始宗教礼仪出现 B、阶级分化比较明显 C、磨制玉器广泛使用 D、早期国家完全形成
-
12、在恩格斯看来,“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恩格斯旨在强调 ( )A、政治斗争推动阶级分化 B、阶级分化推动国家产生 C、经济发展导致战争频繁 D、国家出现推动阶级分化
-
13、【新中国外交】(1)、材料一 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会上鲜明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合作,受到了与会各国的赞同。会议最终对各项议题达成一致,形成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会议的目的。解释上述方针中“同”和“异”的含义。
(2)、材料二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摘编自统编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①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新时期中国又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②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3)、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请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主题,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程中,从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外交策略、民族关系、祖国统一、科技文化等角度任选内容,确立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4、【图说历史】(1)、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中受阅的核导弹方队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刚刚成立不久,接受检阅的炮兵部队使用的还主要是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炮,以及一些土炮,只能打击地面目标。201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阅兵中接受检阅的导弹方队,已经是包括地空导弹、岸舰导弹、舰舰/潜舰导弹、反坦克导弹、核导弹等多种导弹在内的装备方队了。它们威武地通过天安门,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成就。我国的导弹可以打击地面目标,也可以打击空中和海上目标,可以在地面发射,也可以在水下发射,在保卫祖国安全上起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统编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武器装备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2)、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亩产比常规稻增加20%左右,杂交水稻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比例从1976年的0.38%增长到1984年的23%。
——依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
小路同学创作的宣传画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76——1984年我国水稻总产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综合材料,说明这幅宣传画的喻义。
(3)、材料三邓稼先研制原子弹时使用的手摇计算机,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台计算机只能进行加减乘除、平方数、立方数、开平方运算,输进数据后,手摇算出结果。中国科学家凭借这种简陋的运算工具,进行了无数次模拟计算和分析,经过整整三年,基本绘就出原子弹设计蓝图。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4)、材料四 随着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美国开始了对华科技企业的种种打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随着我国科技强国的加快建设,美国正不断调整对华科技政策。中美科技的竞争仍在继续,智慧应对是我们的不二选择。——摘编自陈淑梅《中美科技竞争的态势与前景》
根据材料四,中国如何应对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
-
15、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对于中国在任何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始终保持国家完整统一、促进各民族团结互助和发展进步,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1999年,中央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面启动。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依据材料一,指出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
(2)、材料二上图是阿文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时拍摄的纪念照片,请写出阿文拍摄这张照片的时间。(年、月、日)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跃升,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请分析澳门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 两岸同胞期盼的时刻终于来临:2015年11月7日下午3时,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双手紧握。……习近平在会面中再次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台湾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摘编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1月8日
材料三中我们“愿意同其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022年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强调,我们要怎样解决台湾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青年应如何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16、下图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火车票的发展趋势,这一变化反映出我国( )A、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 B、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C、基础设施建设世界第一 D、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
17、近年来,我国快递业迅猛发展,业务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300亿件。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B、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C、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D、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18、“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下图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
19、1964年,毛泽东对法国代表团指出:“我们做个朋友,做个好朋友。”“我们之间有两个根本的共同点:第一,反对大国欺侮……。第二,使两国间在商业上、在文化上互相往来。”这体现了新中国奉行( )A、多边主义 B、全方位外交 C、不结盟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20、歌曲《2035去台湾》被广泛传唱:“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半……坐上那动车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去看看那天安门上太阳升,还有那雄伟的万里长城……”简单亲切的歌词表明了( )A、两岸同胞一家亲的心愿 B、台湾旅游值得你拥有 C、团结与互助的民族关系 D、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