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株洲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摆脱水资源匮乏状况,靠人力苦干十载,削平山头,架设渡槽,凿通隧洞,在大行山崖间开凿了一条全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的修建(   )
    A、标志着我国水利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 B、彻底解决了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C、体现了"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成就 D、反映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改造自然的决心
  • 2、1963年3月,《人民日报》刊登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学雷锋运动在全国展开。以下属于雷锋同志先进事迹的是(   )
    A、带领群众治理兰考风沙 B、默默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 C、成功培育新型杂交水稻 D、率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
  • 3、 为了更好地服务工农业生产,促进商品流通,同时满足群众日常需求,从196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图2),该套人民币的发行体现了(   )
    A、人民公社化的成果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善 C、经济调整卓有成效 D、小康社会已经全面建成
  • 4、 在研究"三大改造"时,学生搜集到以下相关史料,这体现出三大改造能够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许多农民积极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有的农民还说"不让入社,挤也要挤进去!"

    手工业者纷纷要求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4年,荣毅仁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众多私营工商业者响应号召参与公私合营。

    A、国家优惠政策的引导 B、社会主义工业化推动 C、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D、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
  • 5、图1图1图1图18. 图1照片所示为1954年9月15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代表进入中南海怀仁堂的情景。这张照片见证了(   )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奠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全面推广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 6、1957年全国工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7.5万人,比1952年增长两倍。工业和基本建设部门的职工达到1019万人,比1952年增长66%。这表明当时(   )
    A、深入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国家工业化建设加速发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已兴起
  • 7、 下表为1953—1957年我国年均工农业生产增长速度表,与此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时间

    工业增长速度

    重工业增长速度

    轻工业增长速度

    农业增长速度

    1953—1957年

    18%

    25.4%

    12.8%

    4.5%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八字方针 D、抗美援朝
  • 8、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这两大历史事件都(   )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巩固了新生人民政府权 C、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
  • 9、 藏族爱国人士阿沛·阿旺晋美曾提及:"(这)标志着西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标志着藏汉民族团结关系的增强,同时,西藏人民也从此走上繁荣幸福的道路。"这一说法基于西藏(   )
    A、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B、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实现和平解放
  • 10、 这是电影《长津湖》观后感之一;零下40度的严寒里,一支支保持着战斗姿态的"冰雕"凝固在朝鲜北部的山峦间。这些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铸就的"冰雕",不仅是用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洪流的战争奇迹,更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精神传承在二十世纪的璀璨结晶。这突出彰显了抗美援朝志愿军(   )
    A、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精神 B、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 C、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精神 D、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美德
  • 11、1949 年 10 月 1 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按动电钮升起五星红旗,随后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紧接着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之后群众游行开始,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这段描述主要展现的是开国大典的(   )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意义
  • 12、1949 年 9 月 26 日《人民日报》报道,何香凝先生说:"(文献)这是体现全国人民意志的产物,因而也完全同意。"该报道提及的文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 13、阅读下列材料,探索历史发展中不同领域的横向联系。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进行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

    ——《中外历史纲要(下)》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人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该运动发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2)、据材料二,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情况下诞生的?结合所学,写出其诞生的重要意义。
    (3)、综上所述,任选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中的2个,结合史实用一句话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示例: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 14、科学技术的创新,对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围绕“工业革命”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任务一 文本阅读】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许多成果的发明者多是一些工人……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任务二 观点论述】

    材料二   如表所示

    时代需求

    人物或国家

    实践

    科技创新

    瓦特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爱迪生

    发明耐用白炽灯、建造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奥托

    1876年,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

    本茨

    19世纪80年代,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国家发展

    英国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美国

    198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世界第一

    德国

    德国工业生产总指数从1870年到1913年增加近5倍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根据资料简表,从时代需求与世界发展的角度,请你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5、纵观世界风云,一场场变革顺应时代的呼唤,构成了一曲曲历史的交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材料二   如图所示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改革(部分)

    俄国

    日本

    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有权选择职业和拥有财产。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干预农奴生活。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予有利的条件。

    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从事农工商职业的人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允许居住、迁徙、择业、婚姻等自由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其反映的两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它们给西欧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图1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类型是什么,图2所示美国权力部门之间呈现的关系是通过哪一文件确立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本改革的名称并概括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
  • 16、列宁认为,1917年3月以来俄国“二元执政”的局面,是一个需要尽快结束的过渡阶段,因此他主张(     )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粉碎外敌武装干涉
  • 17、日本学者福泽谕吉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其顺序应当是(     )
    A、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
  • 18、开始实施的一百多年后,这部法典依然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拿破仑还把它用到许多被征服的国家中,它甚至影响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这说明《拿破仑法典》(     )
    A、影响深远且传播广泛 B、总结了革命以来立法成果 C、体现了自由平等原则 D、推动了拿破仑的对外扩张
  • 19、某历史学家指出,它就像一个倒退着往前走的人,眼睛盯着过去,但最后却能彼此妥协,融合出一个新的存在:现代政治制度、工业化……据此可知(     )
    A、美国的民主进程 B、英国的政治变革 C、法国的社会转型 D、日本的社会改革
  • 20、这幅木雕(如图)最先出现在1493年印制的一本小册子的封面上。图中,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德坐在左边(美洲)小岛,岛上土著人正纷纷逃离。该木雕画(     )

    A、使流行的“地圆说”得以最终确证 B、展现了西班牙贩卖黑奴活动 C、表明西班牙国王亲历美洲发现过程 D、体现出新旧大陆间文明碰撞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