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同学绘制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坐标图。下列关于图中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金田起义,初步建立政权 B、②定都天京,颁布《资政新篇》 C、③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D、④攻破北京,清朝灭亡
-
2、如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序列第一的浮雕。这幅作品描绘了一箱又一箱的烟土被倾倒入销烟池中,在浓烟滚滚的混沌背景下是销烟志士们清晰而坚毅的神情。由此表明( )A、农民阶级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强烈 B、近代中国开启了近代化的探索之路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D、中华民族展现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3、历史信息是社会发展变迁的缩影,人们在时空的流变中,感受家国情怀。下表为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展览中福州马尾船政局的部分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事件
1866年
左宗棠在福州城郊选址建设船政,同年求是堂艺局开始招生,后改称船政学堂,聘请欧洲教习执教,培养出詹天佑、邓世昌等名人志士。
1869—1871年
以船政所造“万年清”号蒸汽动力军舰为基础,编练第一支近代化舰队。
1877年
船政向欧洲派遣首批留学生包括严复、刘步蟾等,学习海军、制造以及矿务、国际法等专业,成为我国近代首个全面实施的留学计划。
1912年
船政制造和教育部门分离。船政制造部门被命名为福州船政局。
1941—1944 年
福州船政局多次遭到日军的狂轰滥炸,日军两次占领工厂,大肆洗劫破坏。
1949年
马尾解放,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福州接管组接管马尾造船所厂区。
1952年
全国院系调整,勤工、商船、高航学校 (原船政艺圃)师生分别并入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福建理工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
1958年
成功自行研制两辆履带式拖拉机。
(1)、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表格中1866——1877年福州马尾船政局的创办与发展得益于中国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有什么历史地位?(2)、福州马尾船政局的展览厅拟设立“工业制造”“近代教育”“近代海军建设”三个分展厅,如果你是布展人员,请为展览厅拟定一个合适的会展主题。(3)、如果邀请你作为博物馆讲解员,请你从“工业制造”“近代教育”“近代海军建设”三个分展厅中选择一个分展厅,结合表格中任意两则以上素材,撰写一份讲解词,介绍福州马尾船政局发展的史实和意义。(撰写讲解词时,需结合对应的时代背景,不得照抄原文。 -
4、1900年底,列强向清政府提出正式“议和”条件。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材料充分体现了(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C、清政府捍卫了民族利益 D、列强与清政府关系的友好
-
5、法国媒体曾刊登一个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道士们跟着我们同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上述材料陈述的“战争”( )A、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使清朝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D、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
6、陈天华在《猛回头》中痛斥清政府“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其写作背景是( )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B、甲午战争惨败,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C、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 D、武昌起义爆发,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
7、周恩来总理曾说:“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受尽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压迫、掠夺和屠杀。……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正是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他们的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B、鼓舞了人民反侵略的斗志 C、成为中国革命的起点 D、是第一场反侵略斗争
-
8、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谕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
9、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这说明戊戌变法( )A、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B、宣告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C、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 D、开创了中国民主与科学的先河
-
10、清朝末年某科举考试之前,书商大规模出版“考前冲刺卷”,将大量的西学书目、报刊时文、策论文章编排在一起,帮助学生“考前突击”。与该现象的出现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
11、戊戌变法时期,维新志士在谋求国家变制的过程中不仅提出“国地”“国权”“国民”的理念,还发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的呐喊。这表明当时维新志士( )A、缺乏对西方制度的正确认识 B、秉承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对近代国家概念有一定认识 D、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
12、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政府朝野上下极度震惊,战后一系列接踵而来的狂潮使得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危机之中。“接踵而来的狂潮”是指( )A、列强共同瓜分中国 B、外国军队进驻华北 C、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D、鸦片贸易合法经营
-
13、历史学习中要关注书籍的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与下面书籍目录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4、战争失败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深刻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激发了民族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潮兴起,推动了戊戌变法等一系列政治变革运动的开展。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5、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主张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知识、技术,在军事和民用工业领域及文化教育、思想变革等方面掀起了近代化浪潮,但由于受当时清政府封建统治和西方列强侵略等内外忧患的影响、洋务运动在自我保护、自治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约束限制。该学者( )A、认为洋务运动实现了工业化 B、客观地评价了洋务运动 C、分析了洋务运动发生的必然 D、强调洋务派主张的弊端
-
16、阅读分析下面的历史示意图,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A、近代化早期探索 B、近代追求独立的过程 C、近代边疆危机 D、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
1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地理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的著作,如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等等。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政府积极筹备边防 B、地理学研究兴起 C、边疆危机引发关注 D、热衷于学习西方
-
18、下面材料信息表明清政府成功收复新疆的原因是( )
1875年,左宗棠受命督办西北军务;他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德式和美式枪炮,还命兰州制造局为西征军仿制和改造了一批先进武器;前敌总指挥刘锦棠执行先阿后俄、缓进急战、剿抚兼施的收复策略,仅一年半就消灭了阿古柏政权。
A、洋务运动获得蓬勃发展 B、军队装备更新与战术得当 C、新疆自古属于中国领土 D、左宗棠得到民众大力支持 -
1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中国人认真地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作出反应,并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体现这种“社会思潮”的主张是( )A、“中体西用” B、变法图强 C、“实业救国” D、“三民主义”
-
20、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洋务派购买、试造船炮的根本目的是( )A、引进机器生产 B、发展民用企业 C、建成新式海军 D、保障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