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从前车马很慢,人力畜力有局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火车的发明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廉价的交通工具,汽船的发明加强了洲际联系,开创了交通新纪元。新式交通工具的革新有赖于( )A、蒸汽机的改良 B、电力广泛应用 C、内燃机的发明 D、化学工业兴起
-
2、有学者认为:1492年开始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大交换,这里的“大交换”指“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各种植物、动物以及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这种交换始于( )A、郑和下西洋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三角贸易的开始
-
3、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改革开放以来,墨子“传信”、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C919首飞、“福建舰”下海,中国科技全方位突破。这反映出( )A、生物科学技术突破 B、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C、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D、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
4、2016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就显著:2021年,首个5G智慧港口开港;2023年,广铁复兴号智能型动车组首发、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主线正式贯通;2025年,大湾区至成渝地区首趟“海运+铁路”冷链运输班列开行。这体现出( )A、三线建设成就突出 B、外交领域取得突破 C、“一国两制”充满活力 D、国企改革有序推进
-
5、1978年12月18日,党的重要会议在北京召开。有学者指出: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给严冬带来了春天的讯息,具有划时代意义。对“划时代意义”解读正确的是(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C、民主集中,当家作主 D、改革开放,伟大转折
-
6、《中国共产党简史》指出: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引发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标志着这个占世界1/4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据此可知,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 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
-
7、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5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选自《国家记忆:新中国70年影像志》):雇农“郁金友分到伍畝(同‘五亩’)田”,准备插到地里去做标帜。与此相关的史事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盐都英烈: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遵义热血参谋长邓萍、傲雪红梅江竹筠,均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A、不怕牺牲、爱国主义的精神 B、保家卫国、国际主义的精神 C、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D、勇立潮头、改革创新的精神
-
9、红色歌曲唱响时代强音。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创作的《长城谣》中唱到:大家拼命保家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该歌词体现出(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国民革命高潮的出现 C、全民族抗战意识高涨 D、抗战反攻阶段的到来
-
10、小明同学完成《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专题学习后,撰写了如下人物小传。据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人物: ▲
事迹: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抗击沙俄
评价:励精图治、开疆拓土
A、宋太祖 B、铁木真 C、忽必烈 D、康熙 -
11、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在继承发展历代边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边疆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使边疆治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这得益于(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12、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以下素材,
旨在研究( )
A、君权强化 B、经济活跃 C、民族交融 D、文学繁荣 -
13、读史明智,学史崇德。小文同学研学参观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后,进行了深入学习:阅读书籍《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观看央视纪录片《风追司马》编写历史小报《铁笔写春秋》等。他能从中感悟到司马迁( )A、秉笔直书的风骨 B、仁爱济世的品德 C、驱荷逐夷的决心 D、保疆戍边的壮举
-
14、秦始皇为解决战国以来“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皇帝制度 B、统一文字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车轨
-
15、
生产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围绕“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的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时空观念——了解工具创新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工具变革的时间轴
(1)根据材料一时间轴所示,分别填写A、B处的生产工具名称。
任务二【释读史料一探究两国制度创新的作用】
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三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业已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调动人们工作和创新的积极性、释放经济发展潜力、成就经济增长奇迹的根本原因。30多年来,国民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摘编自李楠《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材料三中中国的“这一体制”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和“这一体制”的共同作用。
任务三【史料证实——阐述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材料四 三次科技革命简表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核心发明
改良蒸汽机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
时代特征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材料五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2024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到第11位,是十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科技的创造力向社会的生产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2025年3月16日央广网
(3)根据任务三的内容和材料四、材料五,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材料四中相关的两个史实对这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6、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谋求发展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一样,它(列强)的野心没有尽头……对英、德这两个主要竞争对手而言,天边才是它们的界限。而德国一心想取代英国国际霸权和海洋王国的位置,如果德国的愿望得逞,国势日衰的英国的地位自然更趋低落。因此,这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霸权争夺战。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强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二 纪念某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图片展
图一 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 图二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图三 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2)材料二这组历史图片与哪一次战争有关?图二“《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不结盟运动所倡导的国际政治理念在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它的存在和发展抑制了集团政治,缓冲了两极对抗,也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在不结盟运动旗帜下,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成为国际事务中日趋活跃的重要力量。不结盟运动的壮大与两个阵营的分化作为同一个历史过程一起改变了战后初期形成的世界格局。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3)材料三中的“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于哪一年?根据材料三,归纳“不结盟运动”成立的重要影响。
材料四 国际新闻
2025年3月7日,特朗普政府宣称将对加拿大木材和乳制品征收新关税,其中计划对乳制品征收高达250%的关税。美国这种以关税为手段,肆意干涉双边正常经贸关系,强迫他国在贸易领域让步的行径,是典型的霸权主义表现,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
——央视新闻网
2025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扬言要“收购”格陵兰岛,甚至表示“不排除使用武力”。格陵兰岛是丹麦的自治领地,丹麦政府和格陵兰岛自治政府都明确表示反对,岛上大部分民众也反对并入美国。然而,特朗普的言行严重无视丹麦和格陵兰岛的主权,试图凭借美国的强大实力来实现其扩张意图,这是典型的强权政治表现,将本国意志强加于他国,破坏了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2025年3月14日《南方都市报》
据《以色列时报》当地时间18日报道,在以军对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空袭后,以色列防长卡茨发表声明称,如果哈马斯不释放剩余的被扣押人员,加沙地带的“地狱之门”将打开,加沙将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2025年3月18日中国新闻网
(4)根据材料四的三则新闻,归纳当今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当今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应该怎么做。
-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不断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决策精准】
材料一 秋收起义受挫时,毛泽东依据实际情况,改变了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原定进攻中心城市长沙的方针。他率领起义队伍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寻求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终于获得成功。
——刘学礼《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1)根据材料一回答,秋收起义受挫时革命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最终成功地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抗日救亡图文史料
图一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展开战斗
图二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破袭日军交通线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中国共产党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简史》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分析,在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关系。根据材料二中的文字材料,归纳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开始后,为了巩固解放区,鼓舞广大农民参军和支援前线,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到1948年秋,在老区、半老区有约1亿农民获得土地。土地改革的实行,使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获得了战胜敌人的基本条件。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要实行怎样的土地政策?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建设政策正确】
材料四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五 澳门回归祖国的25年时间,是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强的时期。澳门本地生产总值(GDP)由1999年的519亿澳门元增至2023年的3795亿澳门元,增长超7倍。
——2024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材料六 预计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贡献了全国38.7%的贸易增量。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
——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4)根据材料四分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意义各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材料六和所学知识分析,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政府的哪一政策推动?30多年来,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进出口均连续居全国首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史启迪未来】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
18、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首先,对来自贸易伙伴的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此外,对57个主要贸易伙伴规定了特定的“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加征的“对等关税”为34%。这一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这表明( )A、欧洲一体化进程遇阻 B、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C、人口与环境问题加重 D、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
-
19、美国内战后,北方的资本、技术与理念开始大规模涌入南方,南方大面积的种植园转型为资本主义大农场,南方开始为北方工业提供原材料,北方的产品也大量销往南方。据此可知,美国内战( )A、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20、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以下表格中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逐渐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
B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度
C
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宣告法兰西帝国成立
D
1804年立法院通过《拿破仑法典》
确立法国三权分立联邦制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