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14世纪,欧洲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材料意在说明当时欧洲的( )A、政治制度变革 B、精神文化变化 C、经济体制变革 D、社会结构变化
-
2、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典型的围柱式建筑,它立在一个长70米、宽30米的台阶上面,宽有8根柱子,长有17根柱子,其建筑比例接近0.618。依据材料可以了解古希腊的( )A、宗教信仰 B、建筑艺术 C、社会生活 D、文学成就
-
3、下面的时间轴是某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该文明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印加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埃及文明
-
4、下列外交活动,中国代表团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妥善处理了会议上出现的分歧,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的是(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参加万隆会议 D、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
-
5、小华同学在进行探究学习时,收集到以下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6、毽球运动,俗称“踢踺子”,是我国民间传统体育运动,为古代蹴鞠运动演变而成。1984年毽球被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并先后在北京、广州举行了毽球邀请赛和锦标赛,这有利于( )A、丰富市民文体活动 B、培养竞技为国增光 C、为北京申奥做准备 D、发展全民体育运动
-
7、下表是1956年同1952年相比,我国在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中的变化,这表明( )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国营工业
国家资本主义工业
资本主义工业
合作化商业
私营商业
1952
19.1%
1.5%
0.7%
71.8%
6.9%
56%
26.9%
17.1%
0.2%
57.2%
1956
32.2%
53.4%
7.3%
7.1%
接近于零
67.5%
32.5%
接近于零
27.5%
4.2%
A、所有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B、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初步建立 C、农业合作化提高生产总值 D、第一个五年计划重视重工业 -
8、下表是晚清外国地理翻译著作分类统计表,由此可知( )
年份
地理学通论与教科书
地球与地文学
气象与气候学
文化与政治地理学
区域地志
商业地理学
交通与旅游地理学
军事地理学
地图册与地图解说
合计
1819—1897
15
10
4
2
7
5
5
3
51
1898—1911
34
21
6
12
40
12
13
3
16
157
总计
49
31
10
14
47
12
18
8
19
208
A、晚清翻译大量外国著作 B、晚清政府重视地理教育 C、晚清重视学习西方技术 D、晚清政府外交理念转变 -
9、在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革命的最终胜利起到重要的作用。创作于1935年9月创作的歌曲《到陕北去》,对革命起到的作用是( )A、表达红军胜利会师的喜悦 B、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为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D、起到传播革命种子的作用
-
10、甲午战争前,中国产业工人有10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发展到100万人左右,五四运动前有260万人。据此可知,这些变化( )A、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 C、为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D、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基础
-
11、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这说明陈独秀当时( )A、提倡传承和发展儒家文化 B、认为必须坚持文言文写作 C、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 D、宣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
12、1912年1月3日,孙中山以大总统名义向各省代表会提出国务员名单,这个名单虽然重要各部都由革命党人任总长,但也明显给立宪派及旧官僚留下不少的席位。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 )A、妥协性 B、基础性 C、彻底性 D、反复性
-
13、马尾军港遭袭,上海《申报》评论说“今日之时势,倘令中国百姓人出一法郎以为兵饷而竭力以攻法人,则未有不蹦跃乐输者。”据此可知,当时( )A、左宗棠抬棺收复故土 B、舆论界声援抗法斗争 C、清政府坚决抵抗法军 D、群众反侵略意识高涨
-
14、洋务运动之初,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聘请英国人、美国人等从事翻译,福州船政局聘用法国专家负责管理和工程技术。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缺乏资金 B、洋务派看重外国专家 C、洋务运动缺乏人才 D、洋务派重视引进技术
-
15、银钱比价是指一定时期内,白银与制钱(铜钱)之间的兑换比例。银钱比价是反方向的( )银贵则钱贱,银贱则钱贵。对下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19世纪中期清政府银钱比价( )1两白银换铜钱(文)
年份
比价
1838年
1∶1600
1842年
1∶1700
1849年
1∶2350
A、经济发展造成银贵钱贱 B、白银外流造成银贵钱贱 C、洋务运动造成银贱钱贵 D、鸦片战争造成银贱钱贵 -
16、下表是清朝边疆管理情况表(部分),这些边疆地区管理机构的设置说明了( )
设置时间
1684年
1727年
1762年
管理机构
台湾府
驻藏大臣
伊犁将军
A、政治制度的成熟与稳定 B、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C、统一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外交的开放与危机 -
17、元代散曲一改诗词旧貌,开始运用大量的口语和方言、俗语,以其“俗”而使人耳目一新。元曲创作形式出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民族交融的需要 C、科举制度的创新 D、市民阶层的壮大
-
18、下表是关于宋代江浙地区粮食产量的数据表。据此推测,宋代江浙地区粮食产量的变化可能源于( )
时期
北宋仁宗
北宋晚年
南宋中期
亩产量
二三石
三四石
五六石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A、精耕细作 B、社会安定 C、人口迁移 D、政策支持 -
19、每首诗里流传最广的那句叫做“诗眼”,其实除了“诗眼”,唐诗里还有一种说法叫“历史眼”。通过“历史眼”,可以了解到唐诗背后的历史。通过《琵琶行》的最后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我们可以了解唐朝的( )A、官僚制度 B、科举制度 C、民族关系 D、对外关系
-
20、中国历史留给后人的典故非常多,下列典故与前秦苻坚相关的是( )A、纸上谈兵 B、所向披靡 C、投鞭断流 D、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