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万隆会议是世界史上第一次由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聚集一堂讨论世界大事的重要会议。会上中国提出的、受到国际社会认可并逐渐推广的原则是( )A、机会均等原则 B、友好相处 C、团结合作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2、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形成了“万隆精神”,拉开了南南合作和不结盟运动的序幕。当时万隆会议( )A、推动了亚非各国在实现政治独立斗争中相互支持 B、实现了亚非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合作和经济合作 C、建立起亚非国家联合反殖反帝反霸区域政治集团 D、形成亚非国家开放的多边贸易区域性官方论坛
-
3、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在万隆会议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此次会议中亚非国家的共同选择是( )A、结盟与对抗 B、制度与人权 C、团结与合作 D、贸易与锁国
-
4、“它反对种族歧视,要求基本人权;反对殖民主义,要求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会国家的人口超过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通过与会各国代表的认真讨论,大家共同认识到促进亚非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这里的“它”指( )A、华盛顿会议 B、巴黎和会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
5、历史的内容包罗万象,学习历史的方法、途径更是多种多样,李老师以“拓宽历史学习的新途径”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1)、任务一 【解读货币——见证文明发展】
钱币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下面三组钱币可用于历史研究的主要领域,并任选两组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任务二 【阅读文献——探析民族交融】文献记载多样历史事件。结合具体事例说明材料一中观点的正确性,并根据材料二评价澶渊之盟。
材料一 唐朝采用了通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亲之女就有六人。
——摘编自赵晶《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
——摘自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动荡与变迁的宋辽金政治》
(3)、任务三 【绘制图示——回溯时代变迁】图示直观呈现历史趋势。写出①②处相关内容,并就王朝兴衰更替谈谈对你的启示。

-
6、唐宋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曲辕犁
这种犁改直辕为曲辕;直辕前及牛肩,曲辕只要连接到牛身后的犁盘上就行了。它可以回转自如,而且只用一头牛牵引……奠定了我国后来长期使用的旧式步犁的基本形制。
——摘自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材料二 宋代民营手工业普遍崛起,而且日趋牢固地树立了自己的主导地位。例如陶瓷业,除钧窑、汝窑等少数官窑以外,绝大多数均属民窑性质,南宋江西景德镇有瓷窑300余座,全部都是民营企业。众多手工业不再依附农业而存在,其产品是专为销售而生产的。为了打开销路,当时不少产品出现了类似商标的标记。
——摘编自包伟民、吴铮强《宋朝简史》
材料三 宋朝发生了一场涵盖农业、水运、货币、都市化和科技等方面的“经济革命”。宋朝具有极其发达的漕运系统,水网分布全国,水路取代陆路成为主要的货运方式。此时出口商品的供给地移至东南地区,宋代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并且重心完全转移到海上。
——摘编自高雅婷、代谦《河流上的繁荣:宋朝水路运输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指出曲辕犁的用途。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进步性。(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手工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并且重心完全转移到海上”的原因。(4)、综上所述,归纳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
7、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的制度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在制度上有重要建树,在中国封建制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变革时期。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加以完善,皇帝的诏令由中书省草拟,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各项诏令的执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宋朝在中央削弱和分割宰相之权,中央的行政、军事、财政、司法四权都分别直属于皇帝,这加强了皇权专制。在地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地方长官的事权。
——摘编自艾光国《略论北宋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得失》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三省六部制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意义。画出元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
8、学习历史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是七年级同学以“多元化的学习途径”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
主题:多元化的学习途径
展板一 【小钱币·大历史】

展板二 【平面图·较区别】(5分)

图四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图五 北宋东京城平面图)
(1)、一组同学搜集到一组纪念币。请你任选两个人物,分别简述其被纪念的理由,并归纳这些人物的共同贡献。(2)、二组同学展示了左边一组平面图,根据平面图及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北宋都城规划的不同点。简述宋代城市商贸活动的兴盛带给人们的好处。 -
9、元朝时期,郭守敬主持在全国范围内天文测量,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A、程朱理学的发展 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江南经济的繁盛 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
10、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下列发明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B、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C、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D、指南针—印刷术—火药
-
11、《马可·波罗行纪》记载:“(泉州)乃不少船舶辐转之所。诸船运载种种货物至此,然后分配于蛮子全境。所卸胡椒甚多,若以亚历山大港运赴西方诸国者衡之,则彼数微乎其微,盖其不及此港百分之一也。”这说明元代泉州( )A、海外贸易繁荣 B、外国使节增多 C、造船技术发达 D、文化生活丰富
-
12、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等。下列文物能为“信息革命”提供依据的是( )A、定窑孩儿枕
B、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C、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拓片
D、宋代蹴鞠纹青铜镜
-
13、宋高宗看到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对此题材大为赞赏,专门召见了他,并将《耕织图》宣示后宫,一时朝野传颂。这表明南宋统治者( )A、重用贤能 B、发展文教 C、劝课农桑 D、勤于政事
-
14、方孝孺说:“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这反映了元朝的( )A、疆域广大 B、民族交融 C、汉化政策 D、四等人制
-
15、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这体现了他( )A、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 B、求真务实、谦虚谨慎的精神 C、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精神 D、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
16、下面的思维导图反映出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宋与西夏的互市 B、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C、夏金与南宋的对峙 D、中外交流促进社会发展 -
17、与北宋相比,南宋山水画的重心从峭拔雄浑的山移到柔媚委婉的水;从“秋水共长天一色”移成画面的留白,表现为“一角”“半边”。这折射出( )A、崇文抑武的方针 B、南宋的偏安 C、女真族的崛起 D、宋朝文化昌盛
-
18、辽宋澶渊之盟规定“双方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钱物”;宋夏和约规定“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钱物”。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议和的价值在于( )A、促进了辽与西夏经济的发展 B、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C、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对北宋来说都是屈辱的
-
19、某学者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原始史料是( )A、电影《满江红》 B、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C、元大都平面图 D、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
20、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税收剧增到52011029贯、石、匹、斤、两、领、团、条、角、竿(注:宋代税务种类多,各税种计量单位不一,这里仅是数值的总和),中央和地方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支二十年之用”。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A、缓解了财政困难 B、损害了权贵的利益 C、改善了百姓处境 D、增强了军队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