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面是某历史书籍的部分目录。以下诗句与该书所述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悲壮的黄海大战

    屈辱的乞和之路

    薄海惊心的伤痛

    轻于一掷的台湾

    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2、19世纪中期,沙俄政府相继成立了帝国地理学会与考古协会,负责新疆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研究。1858年,瓦里哈诺夫率领的考察队详细记录了喀什地区的地理地貌,包括矿藏分布、河流走向、历史遗迹和交通路线等。沙俄的这些举措旨在(     )
    A、促进区域文明的交流 B、完善殖民统治的体系 C、为殖民扩张搜集信息 D、拓宽认识世界的视野
  • 3、“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运动的痛苦,然后有了弈䜣、曾国藩、李鸿章等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方案。”这场“自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4、鸦片战争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但实际情况如下表。这则材料可以用以说明(     )

    年代

    英输华货物总值(万英镑)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

    1845年

    239

    1850年

    140

    A、中英签订《虎门条约》的影响 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C、日本获得在华设厂权的危害 D、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的原因
  • 5、英国之所以能率先打开中国的大门,是因为它在印度拥有强大的基地,并控制着诸海洋英国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以上材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     )
    A、原因 B、过程 C、性质 D、影响
  • 6、即便是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也曾在1839年9月给道光皇上的一封奏折中写道:洋人士兵因为脚上有绑腿而无法弯曲膝盖,因此只长于海战,一登岸来就无可作为,“一仆不能复起”,任人宰割。这说明(     )
    A、英国军队的战斗力弱 B、林则徐很了解世界形势 C、清朝统治者封闭无知 D、清军身体素质优于英军
  • 7、“鸦片流毒中华,每年外溢金银致千万,漏卮(zhī盛酒的器皿)不塞,足以贫民吸烟者众,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痼癖(难治愈的癖好)不除,足以弱种。英吉利以此毒物贻祸中华,其肉不足食矣。”针对这些问题,清政府的做法是(     )
    A、闭关锁国 B、查禁鸦片 C、开埠通商 D、放任纵容
  • 8、【以歌言志】经典歌曲咏流传,唱出时代最强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2年,法军上尉鲁日·德·李尔仅用几个小时就创作了《莱茵军战歌》,他把对暴君的仇恨、对乡土的忧虑、对胜利的信心、对自由的热爱,把全体国民的内在感受表达出来,这首歌后来被称为《马赛曲》。1795年,《马赛曲》被确立为法国国歌。

    ——摘编自梁锡江译《人类群星闪耀时》

    材料二   《国际歌》最初是由巴黎公社幸存领导人鲍狄埃创作于1871年的诗歌。歌词中写道:“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1888年6月,工人作曲家狄盖特根据此诗谱成《国际歌》 (The Internationale),后来成为国际工人协会会歌,逐渐流传至世界各地。

    ——摘编自何虹卫《音乐鉴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角度分析创作者当时情绪激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国际歌》主要思想内涵的理解。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19世纪法国人民追求的时代精神。
  • 9、

    家书是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

    材料一

    家书内容节选

    关键信息

    反映的历史事件

    (李鸿章的家书)或谓天津、上海、福州等处,已设局仿造轮船、枪炮、军火;京师设同文馆,选满汉子弟,延请学者教授……吾儿身体不佳,宜自保重。

    (谭嗣同的家书)嗣于六月十六日起程,本月初五日到京,事之忙迫,殆不胜述。朝廷毅然变法,国事大有可为。我因此益加奋勉,不欲自暇自逸。

    (黄上禄的家书)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自从双十二和平解决,共产党停止内战的主张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实现。我现在红军中工作,日常生活很快乐……忘勿挂念。

    双十二和平解决,共产党停止内战的主张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西安事变

    (许英的家书)知道家里已是自耕农,我想家是解放区……我们应该以土地法大纲去做,遵守政府法令,更应积极生产,支援前线。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补全表格内容。

    材料二   部分抗战家书

    书写者的身份

    内容节选

    红军已更名为国民革命军,为了从各个方面抗击敌军,我们将发动一场游击运动战,与友军合作,击退敌军

    国民党将领

    余此次远征缅甸,因主力距离过远,敌人行动又快,余决以一死,以报国家

    在全民抗战之际,突发鼠疫,致我军深受困扰,义乌严重,我已诊治鼠疫五十多人,但疫势仍未明显减弱,我很忙,短时间内走不开

    儿决定来此学习一点真实学问,去求中国民族解放的方法……想大人看现在全国人民抗日的热情,也许会不再生儿之气……这里学校对于学习方面,教员讲的很好

    华侨

    别了,走之前,我难过极了……但我心心挂念的祖国已经残缺不全,在这危难时刻,祖国需要我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补全表格。并谈谈你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认识。

    材料三   家书通信在中国延续数千年,是人们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原始物证,也是记录社会变迁的历史档案。与一般的资料相比,家书的特点在于具有生命,其魅力在于真实……许多家书的作者都是那个时代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的视角往往是一般的史书中所看不到的。

    ——摘编自步平《烽火家书抵万金》

    (3)综合上述资料,概括家书的史料价值。

  • 10、

    《新青年》杂志——20世纪初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材料一   《新青年》杂志前期刊登的部分文章

    复辟与尊孔

    论 迷信鬼神

    有鬼论质疑

    当代二大科学家之思想

    什么是科学方法?

    科学的起源与发展

    吃人与礼教

    新青年之新道德

    狂人日记

    白话文的价值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新青年》杂志前期宣传的主要内容。写出两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材料二

    《新青年》各阶段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数量

    相关史事

    第一阶段1918.10-—1920.5

    24篇

    A

    第二阶段1920.9-1922.7

    85篇

    B

    第三阶段1923.6-1926.7

    109篇

    国民大革命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将以下史实填入表格的相应位置。从表格中任选一个历史事件,阐述其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系。

    ①中国共产党诞生               ②五四运动

    材料三   《新青年》杂志惊醒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了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确实感到自己是那时代的新青年了。

    ——杨振声《回忆五四》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谈谈对材料中划线处的理解。

  • 11、

    某历史小组尝试用图片梳理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搜集相关的图片】

    (1)结合所学,将上述图片与下面时间轴所示事件进行对应。(填写序号)上述图片中属于一手资料的有。(填写序号。多选、少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为图片配文字说明】

    图片名称

    文字说明

    《南京条约》签字页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与英国协议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口通商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地面积最多的不平约。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控制了清政府。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文字说明中有3处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活动反思】

    (3)综合上述资料和所学,分析导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

  • 12、以下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人民解放战争的(     )

    党、政、军干部之自私、无能、散漫、腐败不可救药。

    ——《蒋介石日记》1948.11.24

    陈毅: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A、爆发背景 B、主要进程 C、胜利原因 D、历史影响
  • 13、下面为人民出版社和中央党史出版社的《中国共产党简史》目录中的一个章节。划线处应填写的历史事件是(     )

    第四章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胜利

                和争取和平民立的斗争

    ☆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伟大的战略决战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筹建新中国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三大战役 D、南京解放
  • 14、这次会议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中共七大
  • 15、下图反映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 16、1931年,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指出:“这一次事件是永远使中国本土与满蒙脱离关系,确保帝国利益的唯一大好机会”材料中这一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危机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 17、某班同学为举办长征故事会搜集资料,以下资料可以入选的有(     )

    ①照片:遵义会议会址                 ②邮票:《四渡赤水》

    ③歌曲:《过雪山草地》            ④书籍:《论持久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走出一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B、国共两党合作创立黄埔军校 C、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 D、开创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19、下面是19世纪70年代一份铁路的时刻表(部分内容),可用于研究(     )

    本线自1876年7月3日星期一开始,在上海与江湾间准时行驶火车

    开车时刻如下:

    上海开: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江湾开:7:30 9:30 *11:30 13:30 15:30 18:00

    每逢星期日,凡带*记号的车次均停开

    A、新式教育的普及 B、通讯事业的发展 C、出行方式的变化 D、婚丧礼俗的变迁
  • 20、《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人在中国开办工厂。张謇认为中国也要有自己的工商业,与日厂竞争。他发现进口货物中棉织物最多,于是决定在南通开办纱厂。这反映出张謇创办企业的直接目的是(     )
    A、打破官僚资本的压迫 B、推动自由平等的风尚 C、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D、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上一页 926 927 928 929 9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