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表是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的相关材料,这可以用来(     )

    材料

    出处

    直到1517年征服埃及之后,奥斯曼帝国才初步控制了中东地区和地中海东岸

    (英)帕特里克·贝尔福《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占领埃及后的奥斯曼人与其他帝国一样,并不想杀掉转口贸易这只下金蛋的母鸡,而是想更多地分享世界贸易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6世纪初的奥斯曼帝国海军仍处于初级成长阶段,其势力还远未完全成型,征战地中海仍然有些遥不可及

    (英)佛利特《剑桥土耳其史》

    A、重新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B、深入研究文艺复兴的具体原因 C、全面探究西方对全球化态度 D、正面认识转口贸易的重要作用
  • 2、西欧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会通过向信徒出售赎罪券大发横财,但同时也制定了懒惰、贪婪等七宗罪和“不可杀人”等十诫。这反映出中世纪时期的教会(     )
    A、促进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加速专制王权国家产生 C、维护罗马法的权威地位 D、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 3、1856年,考古学家在巴基斯坦的哈拉帕村附近,发现了一枚冻石刻制的印章,这枚印章近似方形,如同现代邮票的大小,上面雕刻着类似独角兽的母牛形象。它似乎用来表明财产的所有权,或者签署文件时用。后来对印章的出土地哈拉帕进行发掘。这座古城址的横空出世,让世界认识到了又一古老的文明(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中国文明
  • 4、古印度犍陀罗佛像(又称希腊式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图中佛像面容呈椭圆,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形,身披希腊式大褂。这体现了古代(     )

    A、民族的交融 B、宗教的传播 C、文明的交流 D、文化的冲突
  • 5、

    先进的思想能够引领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在于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思想文化运动”是什么?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请你以“先进的思想引领社会发展”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 6、17、18世纪,英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屹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央。

    材料一

    18世纪,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被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界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统编世界历史九上教材

    材料二

    材料三   瓦特蒸汽机很快在英国广泛应用,除用在纱厂外,还应用到冶金厂、面粉厂,并在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导致了运输工具的改进。有了蒸汽机作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雇用1000多人。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人教社2018年版初中《世界历史(上册)》教科书

    材料四   从历史横向发展的视角审视世博会,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世博会的出现与世界进入全球交往时代存有紧密的关联度。在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博会之前,以不同产业类别为专题的国家博览会已在欧洲国家出现。作为工业革命的领头羊,在乐观、自信和勇于竞争的精神感召下,英国人成功地把工业展览会上升为国际性博览会。

    ——摘编自《世界博览会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图一、图二数据的变化趋势?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蒸汽机的发明与材料二变化之间的关系?
    (4)、据材料四,概括英国举办首次世博会有利条件?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 7、民主与法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伯里克利)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全球通史》

    材料二   谁会相信……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人们已经看到,当国王专权的时候,骚扰、内战、无政府状态、贫困使得全国不安。在这里,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却无力为非作歹……只有当国王并不专断独裁的时候,和平、富饶、幸福才会统治着英国。

    ——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材料三   1789年,华盛顿在总统授权仪式上宣誓:“宪法将行政权赋予了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我将忠诚地履行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职责,尽最大的能力维护和保卫美国宪法。

    材料四   法国《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来源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推行民主制度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局限性。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伏尔泰认为“最完美的政府”在英国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在他看来,这种制度有何好处?
    (3)、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政治体制特点。简析华盛顿理解的总统职责。
    (4)、据材料四,概括《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人权宣言》的颁布对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有何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 8、

    人类文明的发展源远流长,各大文明区域的文明成果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埃及文明的类型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的类型形成对照,是一种帝国文明而非城市文明。尼罗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缓的水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埃及文明的类型及保持长期延续的原因。

    材料二   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希腊古典文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希腊的文明成就。

    材料三   亚历山大虽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一路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一旦遇到抵抗时,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遭洗劫一空……辉煌壮丽的波斯王宫被付之一炬。

    ——摘编自白乐天、李凤飞《世界全史•世界通史(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东征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游牧民族的征战使古老的农耕文明受到巨大冲击,甚至遭到毁灭,如日耳曼人和蒙古人。阿拉伯人则不同,他们在吸收融合被征服地区文明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精神文明,并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处于黑暗之中的西方重新找回失落的文明,点燃起文艺复兴的熊熊烈焰,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

    ——尚劝余《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日耳曼人”建立的国家,并阐述阿拉伯人的文化贡献。
  • 9、“19世纪初期,它不仅敲响了欧洲封建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罗 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严重的霸权威胁。”材料表述的是(     )
    A、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的后果 B、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威胁 C、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D、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 10、《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体现了强烈的、进步的时代精神。对这一“时代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
    A、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 C、促成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 D、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 11、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     )
    A、议会和国王的政治妥协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的权力达到了平衡状态 D、推动了《权利法案》的颁布
  • 12、欧洲商人的货物架上堆满了商品。除了东方的香料和纺织品以外,现在又有了北美洲传入的土豆、烟叶和玉蜀黍,西印度群岛的糖蜜和甜酒,南美的可可、朱古力,非洲的象牙。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
    A、促使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确立了世界的观念 C、使贸易商品种类增加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13、观察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其中属于达•伽马船队开辟的航行路线是(  )

       

                                                   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A、 B、 C、 D、
  • 14、下面是印第安人和欧洲人对某位历史人物的看法。这位历史人物(     )

    印第安人:他把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明,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他“发现”了新大陆,把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A、曾到达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B、向东航行后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 C、接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并横渡大西洋 D、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 15、下列作品反映了英国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作者生活理想的是(     )
    A、《神曲》《最后的晚餐》 B、《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C、《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D、《神曲》《哈姆雷特))
  • 16、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这首诗所反映的生活态度是(     )
    A、发扬人的个性,享受现世生活 B、反对压抑人性,倡导天赋人权 C、提倡思想解放,主张生而平等 D、强调理性主义,反对愚昧无知
  • 17、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通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由此可知,“这层纱幕”是(     )
    A、专制王权 B、愚昧主义 C、人文主义 D、教会神学
  • 18、《一千零一夜》的第12个故事记述道:一位巴格达女郎来到市场,她从一名基督徒手中选购了橄榄,从一位土耳其商人手中买到了埃及地区的蜡烛,还购买了来自阿富汗地区的特产阿月浑子仁以及来自中国的麝香和印尼的香料。这说明阿拉伯人(     )
    A、在对外扩张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B、地区经济繁荣发达 C、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D、将造纸术、指南针等传入欧洲
  • 19、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佛教诞生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B、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C、阿拉伯半岛统一国家的建立促进了伊斯兰教的创立 D、三大宗教都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
  • 20、据《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了,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注重保护奴隶主的财产权 B、初步具有“契约”思想 C、留下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平等观念逐渐形成
上一页 916 917 918 919 9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