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实物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图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西亚文明的( )A、
B、
C、
D、
-
2、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对应图中①②③处的文明是( )
A、古埃及文明 古中国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B、古印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西亚文明 C、古西亚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中国文明 D、古埃及文明 古西亚文明 古印度文明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引用材料一原文指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2)材料二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材料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且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定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统治,但明清时期,制度的强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3)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请运用上述方法结合材料三,表明态度,从正反两方面评价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史记商君列传》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一次变法的内容?这次变法运动代表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利益?(2)、材料一中的哪项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哪一措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有何影响。(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对你有何启发? -
5、根据材料请回答: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1)、材料一反映了汉景帝的什么思想?(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汉景帝的哪些措施体现了这种思想?(3)、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之为什么?(4)、当前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突出,请你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一个建议。 -
6、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其客观原因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 B、重视“以德化民 C、经济困难 D、人心思安
-
7、明明同学考试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点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好和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爸爸、爷爷的言论分别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兵家、道家 B、法家、墨家 C、法家、道家 D、儒家、道家
-
8、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下图文物反映了当时
A、农业初兴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猎 D、贫富分化 -
9、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下图的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半坡人 -
10、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据要求回答问题。
(历史之痛)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界碑”的含义是什么?材料二 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往事惊心泪欲潸”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史事?这一史事对中国有何影响?材料三 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袭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利用传教伪善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列宁《对华战争)
(3)请问“英国人、法国人…疯狂镇压”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何恶劣影响?(奋起抗争)
(4)近代前期,下图所示的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请你再举出1例(包括人物或群体名称及其主要事迹)?
(5)给以上探究确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
11、棉花,将不同大陆连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关于劳动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故事。
材料一 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

注:图中○代表棉花生产、消费中心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200倍,至1815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并指出15世纪末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棉纺织业发展对英国产生的历史影响。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水晶宫博览会,是英国维多利亚王朝中期进步和繁荣的最显著的标志。这次博览会举办于工业时代的1851年,博览会场馆“水晶宫”由玻璃和钢铁架设而成,长563米,宽125米。展会吸引了超过600万游客。连维多利亚女王也对展馆中的1.4万件机械、美术、工业和原材料展品赞不绝口。水晶宫博览会被认为是现代意义的第一次全球博览会。通过水晶宫博览会,英国大大增强了自信,最终确立了维多利亚王朝中期英国的价值观:劳动、商业、自律和消费。水晶宫博览会第一次让英国公众见识到了工业化的进程,开启了大众旅游的新时代,促进了消费主义的诞生,建立了公众行为的新标准。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799-1900》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能够在1851年成功举办水晶宫博览会的条件及影响。(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
13、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2至13世纪,大批希腊罗马古方典著作在西欧被翻译介绍并传播。14至15世纪,由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资本主义生产发展需要大批世俗人才,需要技术人员来改进生产,需要文学家、艺术家来丰富资产阶级的文化娱乐生活等等。因而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开始大规模地地学习研究这些古典文化成果,并加以创新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世俗文化。与此同时,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也早已传至欧洲,打破了僧侣对文化知识的垄断,有利于世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这样,从14世纪开始,文学、艺术等世俗文化便迅速发展起来。这种在复兴古典文化形式下的文化革新与发展,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摘编自庄锡昌《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第十七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明
一、文艺复兴的原因
二、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三、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衰微第十八章文艺复兴的传播
一、日耳曼的思想和艺术的复兴
二、低地国家的文艺复兴文化
三、法国的文艺复兴
四、西班牙的文艺复兴
五、英国的文艺复兴
六、文艺复兴的音乐发展
七、文艺复兴的宗教
——摘编自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文艺复兴运动使书籍需求量增加,这是印刷技术不断创新的动力之一,古腾堡、福斯特、薛佛尔三人研究改良了活字印刷术;人文学者撰写的教育力作《廷臣论》流传广泛,强调上层阶级人士应娴熟音乐、舞蹈、诗作、骑术、角力、数学、口才、文笔;意大利城市的女孩同男孩一样能接受相同教育,学全习写字及古典文艺。
——摘编自林立树《世界文明史》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欧世俗文化兴起的背景,并指出其性质。(2)、依据材料二,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发展的特点。(3)、依据材料三,概括文艺复兴对意大利及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
14、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结合下列著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
A、指导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只关注工人阶级生存状况 C、主张采取和平改革的方式 D、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 -
15、李小庆在《中国式“工业革命”的根底》中认为,“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中国式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这样说……归根结底,当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此观点依据的史实可能是( )A、洋务派打着“自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B、其指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C、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D、当时的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完全堕落为洋人朝廷
-
16、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
17、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 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 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 了。”这说明当时( )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C、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
-
18、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变革》中说道:“(法国大革命)它所产生的影响将旧的国家边界线从地图上擦掉。它超越了普通的国家概念,在思想上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祖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国大革命打破了旧的国家疆域 B、法国大革命传播了革命思想 C、法国大革命促使法国统一欧洲 D、法国大革命促使欧洲联合
-
19、美国在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此语主要是针对( )A、各州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少控制力很小 D、美国实行高度的民主
-
20、1938年,蒋廷黻在所著的《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内容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