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红军到达泸定桥时,……只剩下13条光溜溜的铁索。22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抓住铁索甸阔前进,……占领了对岸桥头。”红军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 )A、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 C、长征精神 D、抗战精神
- 
                            2、为纪念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标志着( )A、中国共产党有了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指导思想 B、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 
                            3、下表是20世纪30年代流传于中国东南多省的民间歌谣。这些歌谣体现了( )“新做草鞋四只网,赶打草鞋下南昌,送哥打仗半个月,后方工作有风光” “斜缝草鞋千万针,送给亲人当红军,打仗冲锋千万里、革命到底不变心” A、民众抗美援朝的决心 B、军民一心的真挚情感 C、大生产运动成效显著 D、知识青年的报国理想
- 
                            4、红军长征过程中,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党内的错误和分裂,都没有吓倒红军指战员,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革命斗志战胜了所有的危难,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这表明红军长征( )A、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B、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坚强斗志 C、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D、锻炼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 
                            5、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信息层级,使复杂内容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记忆。如图思维导图反映的主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B、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 C、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D、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 A、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B、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 C、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D、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
- 
                            6、如图漫画《滚出去》出版于1927年。画面中,一个巨大扫帚正扫向英国士兵,扫帚后面的滚滚烟尘说明这场革命运动的猛烈与宏大。漫画反映了国民革命( ) A、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B、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C、传播了民主科学的思想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A、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B、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C、传播了民主科学的思想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7、1923年某决议指出: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该决议直接推动了( )A、国共第一次合作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北伐战争的开始 D、国民政府的成立
- 
                            8、书籍(文章)是思想的容器,但思想本身才是灵魂。以下“容器”和“灵魂”对应正确的是( )A、《资政新篇》——三民主义 B、《文学革命论》——自强求富 C、《革命军》——君主立宪制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
- 
                            9、“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下列不属于这次会议内容的是(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左”的错误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孙中山主要活动时间轴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孙中山主要活动时间轴——据《中国近代史》整理 材料二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誓词》(1912年1月1日) (1)、请选择材料一中孙中山的一项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民主革命进程的推动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政治理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史实说明孙中山为继续实现政治理想所做的努力。(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为孙中山“画像”。
- 
                            11、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阅读大生纱厂经营概况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大生纱厂 B、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法令阻碍了大生纱厂的发展 C、一战期间是大生纱厂发展的“黄金时代” D、大生纱厂的发展未受到帝国主义的影响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大生纱厂 B、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法令阻碍了大生纱厂的发展 C、一战期间是大生纱厂发展的“黄金时代” D、大生纱厂的发展未受到帝国主义的影响
- 
                            12、“府院之争”指1917年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权力斗争,总统黎元洪代表国会多数派,总理段祺瑞代表北洋军阀皖系。这场斗争的实质是( )A、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B、不同派系军阀的权力争夺 C、国共两党的矛盾冲突 D、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 
                            13、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在就职演说中称“民国建设造端,百废待兴,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但后来的史实表明袁世凯( )A、始终维护共和制度 B、逐步走向复辟帝制 C、积极推动社会改革 D、致力于实现国家统一
- 
                            14、“它动摇了中国人对皇权统治的崇拜,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推翻了皇帝的宝座。中国人从此抛弃了对皇帝的信仰,不管这个皇帝姓爱新觉罗还是姓袁,不管是满族皇帝还是汉族皇帝!”“它”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15、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材料中“宣统帝下诏”的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进行 B、戊戌变法的开展 C、辛亥革命的发生 D、五四运动的爆发
-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民国约法》
- 
                            1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经过庚子(1901年)以来十年的千曲万折之后,历史在革命、改良、民变和清廷的自我挽救之间终于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这里的“选择”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18、1911年10月23日,江西九江、南昌光复;11月3日,上海光复,陈其美任沪军总督。结合所学可知,文中“光复”指( )A、推翻封建帝制 B、脱离清朝统治 C、中华民国成立 D、护国战争胜利
- 
                            19、与下图“命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命令…… (三)……工程八营,以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为目的。 …… (五)四十二标一营左队进攻汉阳城…… (六)四十二标二营占领汉口大智门、硚口一带。 总司令蒋翊武 A、1911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14年
- 
                            20、1911年10月10日夜,湖北新军工程营士兵程定国打响武装起义第一枪,革命党人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次日攻克总督衙门,成立湖北军政府。这一事件( )A、引发各省纷纷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彻底终结 C、由孙中山亲自领导并制定详细作战计划 D、直接促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