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些措施( )A、加强了各地的往来 B、结束了分裂局面 C、巩固了国家统一 D、抵御了匈奴的侵扰
-
2、北粟南稻,北半地穴式房屋,南干栏式建筑,北鱼纹彩绘,南猪纹刻画,表述着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他们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火的使用 B、原始农业的产生 C、建造房屋 D、制造和使用陶器
-
3、【重要史事与方向指引】
材料: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8世纪6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此阶段工人运动相继失败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4年
第一国际成立,领导和联合各国工人阶级起来斗争
1871年
巴黎公社建立
(1)、阅读材料,补充一个主题。A
B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2)、在以上两个主题中,任选其一,从材料中选择两个或多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4、【资产阶级革命】

A.处死查理一世

B.签署《独立宣言》

C.攻占巴士底狱
第一条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
第十七条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皆不可受到剥夺。
D.颁布《权利法案》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借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为国王而征收,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E.颁布《人权宣言》
(1)、以“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研究对象,可以选择上述材料中的:(填字母);(2)、请将上述材料对应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序。(填字母);A→→→C→
(3)、选择其中两幅有关联的图片并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4)、材料中涉及了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请你帮忙拟一个合适的主题。 -
5、【社会发展】
材料一: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摘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同学们了解世界主要农作物的传播情况。做了如下记录:

16世纪英国人绘制的马铃薯图

清朝吴其濬绘制的玉米图

早期英属北美殖民地农作物分布图
材料三:詹姆斯·瓦特(1736—1819年),英国发明家。1765年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蒸汽机,但资金困难成为他研制的一个难题,直到1774年博尔顿购买了他的专利并合伙创办了蒸汽机公司,在利用了新的加工技术后,第一台瓦特蒸汽机才正式投产。而后,瓦特又对蒸汽机进行改进,使它能适用各种机械运动。1790年以后,在政府专利法的保护下,他成为英国很有影响力的人。
——摘编自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等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提到的“人文主义”是哪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指出在“海外冒险事业”中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并概述该事件对西欧发展所起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农作物传播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瓦特被誉为“英国很有影响力的人”的理由。(4)、综上所述,概括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 -
6、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处应该填的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马克思主义 D、人文主义
-
7、三角贸易是欧洲殖民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之一。如图是英国在大西洋进行的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②处船上运输的应该是( )
A、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 B、黄金白银 C、生产原料 D、黑人奴隶 -
8、识读历史地图,将历史事件等置于特定的时间和具体的空间中,是“时空观念”素养的要求。下图哥伦布航行的航线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
9、根据信息,归纳主题:( )
主题:
14世纪中叶,一些富裕的农民建立租地农场
手工业:形成集中的手工工场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富裕农民等成为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分化,出现早期的资产阶级
A、日本大化改新 B、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大学的兴起 D、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
10、如下资料卡解释的是( )
①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②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③具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A、封君封臣制 B、西欧庄园 C、城市自治 D、大学兴起 -
11、某校九年级历史课上,提到了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据此可知,他们学习的大单元主题是(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亚洲封建制度 C、亚非文明成果 D、西欧哲学成就
-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7世纪中期,日本国内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等,形成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3、
中世纪的西欧社会被称为“黎明前的黑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了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了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古西欧城市的地位,并概括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材料二 对中世纪的人们来说,真正的学问在神学、法学或医学,尤其是神学。由于教会掌握了教育大权,对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严密监管。中世纪大学虽是为培养职业人员的专业教育而生,但还是有其共同课程基础的。从其开设的课程及其变化来看,大学已突破了神学的藩篱,除传统“七艺”外,也为社会提供法学、医学等专门知识教育。15世纪后,更增加了科学研究功能,如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哈维发现血液循环(1628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680年)等就是明证。
——宋文红《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学校教育的特点。材料三 中国封建城市:中国统治者王权强大,他们不仅控制亿万臣民生杀予夺的大权,同样也控制着城市的命运。城市作为各级政治中心,官府代表国家实行绝对统治。
西欧封建城市:西欧封建城市的自治权是其封建时代的一大特色,中世纪的城市拥有很多的自由,以手工业与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最快。
(3)对比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古时期东西方城市发展的不同点。材料四 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进入近代以后,城市的产业——商业和手工业逐渐成为西方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城市的主人——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主体,城市的文化——商业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说,近代的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的城市文明。
——摘编自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4)根据材料四,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说明“近代的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的城市文明”的合理性。 -
14、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从古到今,日本125代天皇共使用了247个年号,每个年号一般由两个汉字组成,并且大都取自中国古典书籍。如年号“政和”选自《礼记》,年号“明治”选自《周易》,年号“昭和”选自《尚书》……材料反映了( )A、日本实行大化改革,成为唐的附属国 B、日本一味模仿唐朝制度进行改革 C、中华文化对日本产生深远影响 D、日本完全依赖于中国
-
15、在城市建设上,奈良城仿效唐都长安,分设东西两市,进行商贸活动;在经济方面,以唐朝的货币“开元通宝”为形制,铸造了日本国钱币“和同开珎”等。由此可知( )A、日本实行以法治国 B、日本革新“以唐为师” C、日本建中央集权制 D、日本全面学习中国
-
16、某节历史课后,同学们对所学内容展开评论。甲同学说:“这部法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乙同学说:“这部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部法典编纂于( )A、5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B、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C、7世纪的日本 D、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
17、教皇于公元800年在罗马为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因此被称为“查理曼帝国”。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 )A、建立了强大的军事武装 B、促成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C、王权与教权实现了结合 D、推动了权利与义务关系平衡
-
18、“法者,治之端也”。下列关于法律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罗马民法大全》——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C、《权利法案》——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十二铜表法》——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
19、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同时,其多民族文明也辐射至帝国的四周,由其编织的商贸网络使东西方贸易的交往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时期。这反映了( )A、罗马帝国的扩张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B、罗马帝国版图横跨亚、非、欧三洲 C、罗马帝国靠武力征服了世界 D、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了社会危机
-
20、如下表是公元前431年雅典人口统计表。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至多不超过( )
全部人口
自由民
外邦人
奴隶
40万(含妇女、儿童)
16.8万(成年男性公民4.5万)
3.2万
20万
A、4.5万 B、7.7万 C、20万 D、16.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