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开阔学生视野,定西市某学校组织了“云研学·走进非洲”活动。通过该活动,同学们了解了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以及尼罗河两岸的风土人情。他们最有可能看到(     )
    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哈拉帕文明遗址 C、雅典帕特农神庙 D、罗马万神庙
  • 2、

    纵观世界风云,一场场变革顺应时代的呼唤,构成了一曲曲历史的交响,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型动力机的广泛应用,使第一次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向纵深发展。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的所学知识,材料一提及的“新型动力机”是什么?“历史跨入新的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

    材料二: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归纳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提出你的对策。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上面示意图中革命理论的创立者是谁?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 3、

    革命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两者(国王与议会)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不过,这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根据材料一,“融合的手段”是指哪个事件?“崭新的制度”指什么制度?

    材料二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2)根据材料二,说明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面对的“强大敌人”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

    ——《独立宣言》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人权宣言》

    (3)材料三中两则文献表达的共同内容是什么?

    材料四   马克思说:“法国大革命并不只是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法国大革命“并不只是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5)综合以上回答,概括17、18世纪左下世界历史发展的新趋势。
  • 4、

    民主政治是人类重要文明成果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强国之鉴》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的名称。材料一中如何评价这一体制?

    材料二:美国的民主实践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经过长时间的磨合

    ——摘编自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

    (2)材料二中的“革命”具体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美国的民主实践“新”在何处。(答出任意两点)

    材料三:法国不同时期的法律

    1789年《人权宣言》

    1791年宪法

    1804年《拿破仑法典》

    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力中,法律对于所有人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

    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3)依据材料三,指出法国保障民权的方式是什么?这三部法律文献体现了法国政治的哪些基本原则?(写出两点)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以上材料中的事件对社会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 5、《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都会奏响它。与它诞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普法战争 D、宪章运动
  • 6、“在四年的时间里,这些州只有一个借助《邦联条例》维持着的非常软弱的中央政府,他们似乎注定要分裂成相对独立的团体。但是考虑到英国的敌意和法国某种程度的侵略,分裂被推退了。一旦分裂,立刻就会出现危险。”为此,美国实行(     )
    A、三权分立 B、总统制 C、联邦制 D、共和制
  • 7、15~18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出现社会巨变的时代。这里的“社会巨变”是指(     )
    A、人文主义取代神学主义 B、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C、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 8、下图为1806年的一幅时事漫画《姜饼大师》,图中拿破仑被描绘为一位烤制姜饼的厨师,正把欧洲各国的君主送进烤炉里,可用于研究拿破仑战争(     )

    A、得到被征服民众支持 B、开启近代欧洲的历史 C、确立欧洲的优势地位 D、废除各地的封建特权
  • 9、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评价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对如下图中历史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

    A、将世界连为整体 B、进行殖民掠夺扩张 C、促进中外友好交流 D、享誉史册的航海
  • 10、当西班牙学者维夫斯强调重视感官实践的实用教育,他认为:“学生应不以到商店、工场向人请教为耻。从前,有学问的人不屑于了解这些事情,而了解、记住这些事情又至关重要。”该学者主张(     )
    A、教育应体现理性主义 B、劳动教育取代古典文化 C、教育应贴近社会实际 D、打破天主教的神学束缚
  • 11、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下列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分别是(     )
    A、古埃及   古巴比伦 B、古印度、古巴比伦 C、古埃及   古罗马 D、古埃及   古希腊
  • 12、某同学在探究“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时,整理出以下表格。据此可知,这三场革命的共同点是(     )

    革命

    文献

    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

    《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

    《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A、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都属于民族解放运动的范畴 D、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 13、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取得了参加议会的权利。材料说明城市居民(     )
    A、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B、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C、饮食质量得到保证 D、经济条件得到改善
  • 14、“这个帝国的首都巴格达是座一流的大都市,是中世纪穆斯林世界的知识殿堂,它的繁华给《天方夜谭》里的故事提供了灵感。”这个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 15、下表中,“黑奴”由非洲移入美洲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主要移出地

    主要移入地

    人口迁移数量

    1500-1850年

    欧洲,非洲

    美洲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A、宗教传播 B、新航路开辟 C、奴隶贸易 D、西进运动
  • 16、他在法典的前言中炫耀自己是“强大之君主、巴比伦太阳之光、光芒照耀于苏美尔及阿卡德全境、四方咸服之王”,还将这部法典刻在黑色的石柱上。他是(     )
    A、汉谟拉比 B、亚历山大 C、查士丁尼 D、穆罕默德
  • 17、世界政治格局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国家的对外政策也在根据国际形势不断进行调整。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年代尺

    材料二   1999年二十国集团成立,成员国除西方七国以外,包括中、俄、印、巴西、南非等新兴国家。

    2000年,欧盟国内生产总值已大体与美国相当,成为在经济领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经济体。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遭到传统盟友法、德等国的坚决反对。

    2008年,美元已无法再占据二战后唯一世界货币的地位。

    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列世界第二位。

    ——《世界现代史(第二版)下册》

    材料三   2010年代至今,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对华政策再次发生了剧变。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视为经济竞争对手和战略威胁,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这包括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限制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挑拨台海与南海局势、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压力等。此外,美国还加强了与盟友的合作,试图形成对中国的联合战略。

    ——《中美建交以来,盘点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材料四   面对“强起来”的中国,国际社会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和平崛起之后是什么?”如果能耐心静心地读一读这些关于友谊与合作的中国故事,如果能客观理性地看一看这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便会更加确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路上的新时代中国,所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大国崛起新路,所致力开辟的是一个命运与共、美美与共的人类新未来。

    ——《领风踏浪启新程——2023年年中中国元首外交回眸》

    (1)、根据材料一中的年代尺,写出A、B处最终形成的国际格局的名称?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采取的强硬措施有哪些?
    (4)、依据材料四,概括“强起来”的中国所走的是一条什么道路?
  • 18、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当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并发展之后,资产阶级必然致力于实现自己对世界的统治。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改革(部分)

    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有权选择职业和拥有财产。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干预农奴生活。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政府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高征地税等手段进行大规模原始积累,建立了一批以军工、铁路、航运等为重点的国营企业。

    (1)、材料一中,英国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是通过哪一法律文献确立的?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俄国和日本两国改革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改革后,两国对外都走上了什么道路?
    (3)、结合所学知识,为以上两则材料归纳一个主题。
  • 19、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我们所接触到的史料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或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世界名画

    材料二   15世纪初,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一书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航海家们凭借常年的航海经验,也注意到当扬帆出海的船只慢慢隐没在地平线时,最后消失的总是桅杆,而船只归航时,又总是桅杆最先映入人们的眼帘。这说明水面在近处看是平的,但从大的范围看,应该是圆的。

    ——部编版《世界历史上册》

    材料三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1)、材料一中这幅油画是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作?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地理学条件是什么?哪位航海家第一次证明了这种说法的正确性?
    (3)、依据材料三,概括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有哪些?
    (4)、以上三则材料中,哪一则属于实物史料?哪一则材料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与罪恶?
  • 20、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3架飞机,两架撞向纽约的标志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一架撞向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恐怖分子劫持的第四架飞机坠落在宾夕法尼亚州。这段话描述的是“9.11”事件的(     )
    A、背景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上一页 1121 1122 1123 1124 11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