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了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禹 B、李冰 C、商鞅 D、秦孝公
-
2、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应该是( )A、西周时期 B、东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
3、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使用弓箭射杀野兽 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群居在洞穴里,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
4、17、18世纪,北美、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地的人民大都使用英语,英语逐渐成为世界性语言。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荷兰成为海上霸主 B、英国的殖民扩张 C、西班牙拥有“无敌舰队” D、葡萄牙建立殖民据点
-
5、如图是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
6、中世纪欧洲一个迷信的说法认为大西洋就是地狱的入口处,日落时太阳发出的红色光芒即为明证。而在赤道以南,人们相信那里是无法通过的火焰带。这种认识被打破得益于(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三角贸易的开展 D、亚历山大东征
-
7、恩格斯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这段话描述了( )A、“三角贸易”的罪恶 B、新航路开辟的目的 C、大化改新的背景 D、伯里克利改革的影响
-
8、文艺复兴的受众是受过教育的阶级,只包括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而不包括没受过教育的广大群众。这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 )A、肯定人的价值 B、推动思想解放 C、受众的局限性 D、揭示自然规律
-
9、欧洲中世纪晚期,一位呢绒工场的工头吩咐道:60个人中,12人选料、染色和洗羊毛;30人纺纱、刷毛和梳毛;12人织呢和剪呢,剩下6人帮助别人干活。这段材料表明( )A、手工工场有了较细的分工 B、工人的收入非常可观 C、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D、中世纪欧洲商业发达
-
10、生动活泼的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所反映的丰富的社会生活是属于( )A、古希腊雅典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古代日本
-
11、以下人物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双重使命的是( )A、穆罕默德 B、屋大维 C、耶稣 D、查理
-
12、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该材料反映的是(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庄园的兴起 D、罗马帝国的衰亡
-
13、13世纪的西欧某机构曾留有这样一份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6便士。能够行使此司法权力的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元老院 C、庄园法庭 D、执政官
-
14、中世纪的欧洲庄园有公共牧场、草场、林地或池塘,供全体居民使用,还拥有绝大多数的农具和牲畜,一般不从外界购买商品。这体现欧洲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自给自足 B、等级森严 C、自由开放 D、外贸发达
-
15、他是古希腊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他被誉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这里的“他”是指(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伯里克利 D、斯巴达克
-
16、历史课上提到“乔达摩·悉达多”“宣扬‘忍耐顺从’”等关键词。据此可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
17、它们是上古非洲文明的代表,是法老的陵墓,主要集中在尼罗河下游。请根据叙述判断这个历史遗迹是( )A、麦加 B、智慧宫 C、金字塔 D、华氏城
-
18、【历史遗存与中华文明】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优秀历史遗存及其贡献
历史遗存
领域
贡献
良渚古城
遗址
良渚古城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其水利工程同时期世界规模最大。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历史进程。
甲骨文
文字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等,内容十分丰富。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何尊
青铜器
何尊是西周周成王时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资料。
《论语》
思想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而成,对传承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具有重要价值,其中提出的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都江堰
水利工程
由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是一座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2200 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整理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根据资料简表,围绕“历史遗存与中华文明”,提炼一个观点,并从资料简表中任意选择两个史实,论证上述观点的合理性。(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9、【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
材料一

材料二 一法度量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西周到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仿照示例,用史实说明秦朝的国家治理智慧。示例:秦始皇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认识。 -
20、
【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
材料一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②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注释:牺:祭品,如猪牛羊等。畎quǎn亩:田间、田地。勤:劳力

战国商鞅方升(亦称方量)是一件战国中期的青铜器,高2.32 厘米,通长 18.7 厘米,容积 202.15毫升。
④

⑤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一览表
国家
改革
魏国
李悝变法
楚国
吴起变法
韩国
申不害改革
燕国
乐毅改革
赵国
赵武灵王军事改革
秦国
商鞅变法
齐国
邹忌改革
⑥

材料二 从春秋到战国,中原各国和相邻的周边各族有频繁往来和密切的联系,华夏族吸收了周边民族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
春秋时期
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感。
战国时期
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组建骑兵部队,并且命部下穿着上衣下裤的胡服,以便骑乘。自胡服骑射以后,赵国的军事实力增强,涌现出诸多名将。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将相关史实按时代特征进行归类,完成表格。序号
时代特征
大动荡: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带给百姓无尽灾难,使得社会动荡不安。
②④
大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加强联系的方式。(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