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平王立,东迁于雒(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材料二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四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

    (1)、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因素。这一原因促进了当时社会中哪个阶级的逐渐增强?
    (3)、材料三中“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指的是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哪些措施?
    (4)、依据所学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及其创始人。
  • 2、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3   原始农耕时代遗址分布图

    材料二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三   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举行。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齐聚黄帝陵轩辕殿祭祀广场,共同祭奠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1)、结合材料一、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由谁发现的?图2属于什么类型的工具?结合图1、图2和所学知识,指出为复原北京人的体貌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提供重要证据的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的图3,说一说A、B两处原始聚落遗址生活的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有何不同?
    (3)、结合材料二、三、每年都会有那么多的海外人士来陕西祭拜黄帝,举行这样的公祭活动,有什么意义?
  •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史记》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预荐禹于天。”《礼记》中也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材料三   如图,分封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1)、在材料一中的①处填上相应的人物。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在②③处填上相应的制度名称。
    (3)、材料三显示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政治制度?分别写出图中贵族4个等级人物相应的身份。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被分封国(诸侯国)对周王有什么义务。
  • 4、下列成就属于黄帝的有(     )

    ①建房 ②造船 ③制衣 ④挖井 ⑤炼铜 ⑥弓箭和指南车

    A、①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 5、清明节快到了!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2007年,国务院正式决定,每年清明节全国人民放假一天。政府重视清明节主要是为了(     )
    A、发展假日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B、创造国人阖家团圆的机会 C、纪念先辈缅怀英模 D、培养国民的家国情怀
  • 6、《三字经》写道:“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从这段材料中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有(     )

    ①暴政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规律②三个朝代中,周朝的统治时间最长

    ③夏、商、西周政权更迭的历程④禹在位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了“绿电”运行,在节约环保这一方面树立了奥运新标杆。春秋战国时期主张节约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 8、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这本书中写道:“这使你明白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则都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服镇痛剂,所以抚慰创伤了中国人之灵魂者。”下列体现道家思想的是(     )
    A、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B、仁政治国,民贵君轻 C、中央集权,严明法度 D、无为而治,与世无争
  • 9、通过下图“北京人复原头像”,我们可以了解到北京人的

    A、生产特征 B、生活特征 C、体态特征 D、社会组织
  • 10、“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告诉我们(     )
    A、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B、每个王朝都酷刑当道 C、奴隶起义推翻旧王朝 D、早期的王朝更迭频繁
  • 11、《商君书》记载:能得(敌军)甲首(甲士之首级)一者,赏爵一级,益(增加)田一顷,益宅九亩。该措施对秦国的影响是(     )
    A、增加了粮食产量 B、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C、产生了阶级分化 D、保护了贵族特权
  • 12、C CTV大型纪录片《天府的记忆》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史上最完美、最科学、最先进、独一无二的无坝引水式引水枢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的奇观……”解说词中提到的“引水枢纽”和“水利工程”的主持修建的历史人物是(     )
    A、秦国李冰 B、秦国商鞅 C、赵国赵括 D、齐国管仲
  • 13、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 C、烧纸彩陶 D、饲养家畜
  • 1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涿鹿之战 D、阪泉之战
  • 15、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从下图中我们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山顶洞人使用的装饰品和骨针

    ①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②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   ③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   ④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6、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祖先崇拜的消失 B、井田制的出现 C、牛耕方式的生产变革 D、兼并战争的影响
  • 17、下表为商代历史简表,其中空缺的一项应为(     )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末代君主

    主要事件

    约公元前1600年

    A、国人暴动 B、盘庚迁殷 C、分封制 D、世袭制
  • 18、如图是海南陵水桥山遗址出土的史前人类使用的磨制石纺轮。这个石纺轮产生于(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 19、假如你生活在山顶洞人时期,你可能做哪些事情?(     )

    ①种植粟             ②进行人工取火

    ③能把骨头钻孔   ④用磨光的小石珠、贝壳等来美化自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20、去年10月巴以冲突升级,对地区安全和国际局势都产生重大影响,这与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宗旨相违背。早在我国战国时期,就有一个学派的主张与联合国的宗旨不谋而合。这个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上一页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