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A、周厉王国人暴动 B、周平王东迁洛邑 C、齐桓公成为霸主 D、吴起变法
-
2、西周时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了“授民授疆土”的制度是( )A、财产继承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
3、夏朝与商朝建立之初,都非常注重建立或加强军队,设置监狱,制定刑法。这些做法旨在( )A、对外扩张疆域 B、完善法律制度 C、强化国家统治 D、维护奴隶权益
-
4、黄帝联合一些部落,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的地点( )A、阪泉 B、牧野 C、涿鹿 D、阳城
-
5、某同学在阅读书籍时,发现文章关键词处有这样几个词,“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到4000年”,“陶制的建筑材料”,请问这篇文章的标题最有可能的是( )A、良渚遗址的文明成就 B、陶寺古城遗址的重大发现 C、惊现河姆渡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 D、寻找灵宝西坡遗址
-
6、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穴中,有的墓穴随葬的工艺品和日常物品很多,有的墓穴却一无所有,这种现象说明( )A、手工业发达 B、贫富分化出现 C、社会财富丰富 D、早期国家产生
-
7、以磨制石器与彩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命名的第一个考古学文化,也是中国第一个被科学认识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下面属于仰韶文化的是( )A、北京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良渚古城遗址 D、陶寺古城遗址
-
8、人类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B、陶器的出现 C、妇女的重要作用 D、学会建造房屋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补充《新青年》的创立者并写出与以上报刊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2)、围绕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在180字以上)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图一为黄兴绝笔书;图二为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图三为清帝退位诏书;图四为湖北军政府)
材料二 宣统帝退位后,南京临时政府派蔡元培、宋教仁等为迎袁专使,赴京迎接袁世凯南下就职。袁世凯不肯离开他的北京老巢,表面上表示“极愿早日南行”,暗地里却指使亲信部队在北京制造“兵变”,纵火抢劫,造成混乱。接着,保定、天津等地也发生类似事件……在这种形势下,南京参议院只得作出让步,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摘编自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 1915年12月,袁世凯公然宣布复辟封建帝制,激起各阶层民众的反帝反封建情绪,各地酝酿的武装反袁斗争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人联名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反对帝制,武装讨伐袁世凯。革命党人也在广东、上海、四川等地组织民众打击袁世凯势力。最终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摘编自殷俊燕《云南护国首义档案》
(1)、根据材料一、在下面的史料分类中填入恰当的图片序号。影像史料:文献史料: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有何影响?(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护国运动胜利的原因。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林则徐
材料二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三 左宗棠(1812—1885),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70年代新疆危机,左宗棠建议立即出兵新疆收复失地。清廷命左宗棠督办新疆事务,他为自己准备一口棺材,走到哪里,抬到哪里,以示收复新疆的决心和勇气。左宗棠制订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等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进军中注重民心所向和严明部队纪律,在新疆各族人民的配合下仅一年多即收复除伊犁外的全部失地,以武力维护了国家统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则徐是如何解决鸦片问题的。从材料中你可以汲取到林则徐怎样的精神品质?(2)、材料二是李鸿章对哪一事件的反思?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其根本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概括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的条件。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时局图》,谢瓒泰绘于1898年。1903年12月由蔡元培等人在上海主编的《俄事警闻》创刊号上,《时局图》被刊登:“因为这一张图,我们中国人知道的虽然不少,还有一大半是不知道的,所以特地登在第一天警闻上头,请我们四万万的中国人都开着眼看看,扪着心想想,恐怕不知不觉要赶紧去想法子了……”

材料三 在1901年辛丑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列强,强迫中国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当时正是中国最为积贫积弱之时。在2021年辛丑年,中方在美国安克雷奇市高层战略对话中正告美国:“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与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120年,两个甲子,虽然同是农历辛丑年,但中国早已“换了人间”。
——摘编自《参考消息》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图一到图二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变化趋势。(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时局”及《时局图》刊登后起到的作用。(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同为辛丑年,中国政府在外交态度上的不同取决于哪一因素。 -
13、1918—1919年,鲁迅在《新青年》先后发表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文章。这些文章侧重( )A、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B、提倡西方民主和科学 C、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D、传播自强和求富精神
-
14、1906年至1911年4月,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等10多次起义。这些起义( )A、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结束了袁世凯独裁统治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15、一位同学在实践性作业《发现身边的历史》中写道,“它忍受着被迫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无奈;它也背负着被划定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的耻辱。”材料中的“它”应是( )A、山海关 B、东交民巷 C、九龙司 D、大沽炮台
-
16、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与材料描述的暴行直接相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法战争
-
17、有人曾感慨道:“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然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在“苛刻的条约”中,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沙市、重庆等为商埠 C、进出口货物与日本协定关税 D、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
18、1901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其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 )A、维新思想初见端倪 B、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军阀割据战火连天 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
19、“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最有可能来自( )A、林则徐的文稿 B、李鸿章的奏折 C、康有为的上书 D、孙中山的演讲
-
20、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这是中国海军实力的又一次提升。回顾历史,下列历史事件与中国近代化海军创建有直接关系的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百日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