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古巴比伦王国留下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内容涉及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对“照亮了当时的社会”理解正确的是( )A、充分保障了人民的利益 B、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C、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在启蒙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1920年,国内的中小学都开始使用白话文语文教材。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它所牵动的社会面非常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等,斗争于北京发生,蔓延到全国各地表现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推动了救亡,救亡又是启蒙的有机延伸和继续,并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1)、据材料一,概括新文化运动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作出的贡献。(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并指出其影响。(3)、“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历史事件是如何“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的。(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三则材料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 -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后,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企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摘编自纪录片《复兴之路》
材料三 当洋务运动压制中国资本主义,而以“富强”自夸时,微弱的代表资产阶级要求的改良主义者提出了经济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开始破产时,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政治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完全破产后,终至酝酿为戊戌变法,这是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相互关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论》
材料四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纪念辛亥革命,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对于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这一纲领性文献制定的目标为什么没有实现?(2)、据材料二列举两个“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的人名?对他们所进行的近代化事业进行评价。(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有什么不同?(4)、根据材料四,概括辛亥革命革命在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的伟大意义。 -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西方侵略势力最早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活动;④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⑤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
材料二 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上下大为震动。……英国女王决定对中国发动一场“贸易战争”……一纸战败条约大大改变了中国社会。
——《中国近代史史料专辑》八年级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
材料三 《1894—1900年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简表》
项目
1894年前
1895—1900年
外国在华开设工厂
80家
933家
外国资本在华投资总额
2800万元
5.2亿元
——摘编自周一良主编《新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四“四点五亿,是个意味深长的数字,根本就没有经过核算,纯粹就是对国人的有意侮辱,合计当时大清国每人罚一两。老太后的一时糊涂,板子却打在大清国每个子民的屁股上。”
——西门送客《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1)、请将材料中5条内容的序号分别填到下面对应的空格内。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E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材料二中英国发动“贸易战争”真正意图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一纸战败条约大大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理由?(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侵略方式的变化?并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指出这一变化对中国的影响?(4)、材料四中“四点五亿”出自哪个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危害是什么? -
5、如表为1917﹣1921年《新青年》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依据该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
主题
介绍马克思主义
西方习俗礼仪
国事要闻
文章数量/篇
36
5
30
A、《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 B、《新青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C、《新青年》重视西方习俗礼仪 D、《新青年》是著名的新闻报纸 -
6、1920年,教育部下令在全国所有学校废止文言文教科书。自此以后,白话文教科书进入学校,实现了中文(汉语)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一致,使国语在全国各地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这主要得益于( )A、辛亥革命提倡开办新式学堂 B、护法运动中兴办新式学校 C、南京临时政府进行教育改革 D、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
7、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政治形势示意图,该图所反映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局的特点是( )
A、民族交融,思想繁荣 B、国家统一,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军阀割据,国家分裂 D、疆域辽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
8、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主要是指(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从根本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D、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9、孙中山在上书李鸿章失败后,终于认识到:“和平之法,无可复施”。同时他也注意到,中国历史是沿着分裂、混乱、统一、专制的圈子反复循环,国家和人民无辜受难。为此,他主张( )A、走民主共和之路 B、走君主立宪之路 C、走君主专制之路 D、走社会主义之路
-
10、赫德在《中国实测论》中写道:“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爱国心所发,以强中国拒外人为目的者也……他日必有义和团之子孙……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据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振奋了中国人民的反帝精神 B、促使一大批国人“扶清灭洋” C、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
11、1891年丁汝昌率舰队访问日本和南洋各国后,曾向清廷建议“中国海军规模粗具,亟宜逐渐扩充。从前所购船舰,经历多年,已成旧式,机器渐滞,运用不灵,比较外洋新式快船,速率悬异,且快炮未备,难资战守,一旦有事,恐难支柱”,但直到甲午战前清廷仍然“未允所请”。材料反映了甲午战败的原因是( )A、海军管理混乱、保障措施不力 B、海军建设停滞、军队装备落后 C、海防战略保守、海权意识缺失 D、日本蓄谋已久、装备力量强大
-
12、下面漫画题目是“在中国商店里的日本人”。图中日本人已将“赔款二亿两”收入囊中,正在抢夺清朝官员手里“贸易的钥匙”。下列条款体现此意图的是( )
A、外国商船和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B、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D、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
13、以下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示意图,请为他们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
A、救亡图存 B、近代化探索 C、边疆危机 D、反侵略斗争 -
14、“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它虽然失败了,但它先后攻克600余城,席卷了半个中国,建立了政权,并与腐朽的清朝封建政权对峙十余年之久。”材料说明“它”( )A、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B、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 C、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 D、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
15、下表是中国近代某一次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著名将领一览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些将领( )
人物
官职
牺牲的时间和地点
陈连升(土家族)
副将
1841年1月 广州沙角、大角
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
总兵
1841年10月 浙江定海
陈化成
江南提督
1842年6月 上海吴淞
A、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 B、遏制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找到了国家发展的出路 D、体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
16、“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一规定破坏了中国的( )A、领事裁判权 B、航海与贸易主权 C、领土主权与完整 D、关税自主权
-
17、如表是小史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人物:林则徐
地点:广州
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洋务运动 -
18、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回首近代,百年三万六千日,饱尝民族苦难,是他们,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断梁。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林则徐———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
——自筹粮饷,抬棺纵马,收复新疆的保卫精神。
邓世昌———甲午中日战争中 壮烈牺牲精神。
谭嗣同等——为变法甘愿流血牺牲的无畏精神。
孙中山等——为中华之崛起而勇于探索献身的爱国精神。
陈独秀等——民主、科学、爱国、进步的五四精神。
毛泽东等—— 的红船精神。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中国人肩上的重任,这个身肩重任,保卫领土的民族英雄是?(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勇敢战斗,决心与日舰同归于尽 的战役是?(3)、某学者指出“它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实现这一成果的指导思想 是?(4)、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就了中国革命的新事业,现如今秀水泱泱,红船依旧,而他们身上的红船精神有哪些?(5)、从一人到一群人,他们身上显示出个人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爱国精神,他们是民族 觉醒的先行者,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请谈谈你如何看待中国精神? -
19、在中国近代史上,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深刻的影响近代中国的发展变 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鲤鱼冲破滩头浪,云雀穿过黑云山;天军爬上东乡界,一天攻下五六关。”
——整理自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天国歌谣<一天攻下五六关>》
“天兄天父手段高,打得清军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
——整理自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天国歌谣<拿下南京立天国>》
材料二 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摘编自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三 民国取代帝国,诚然来的过于急骤,无论从思想上、组织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但却是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它)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摘编自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四:历史证明,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蓝本”无法在中国“复制”。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摘编自张乾元《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民谣传唱太平军战斗的情形说明了什么?(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忧外患中,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一些开明官员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他们的口号是什么?(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它”指的是什么?从“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 向”的角度,概述“它”的历史意义?(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
20、【文化革新·解放思想】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发起 , 推动思想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