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如图为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项链,由兽骨和贝壳穿孔而成。此发现可以说明山顶洞人( )

①掌握钻孔技术 ②外貌与现代人接近 ③共享劳动成果 ④已经有了爱美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图能够作为北京人存在证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3、
甘薯的故事
材料一 考古学家在秘鲁的奇尔卡峡谷的一个大洞穴中发现了种植甘薯的踪迹,这些踪迹距今约8000至10000年。
——摘编自《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 1492年12月13日,哥伦布在日记中写道,他踏上南美洲的一个发现:“每个人都把自己的面包拿出来让西班牙人吃。这是用一种像大胡萝卜似的甜薯做的面包。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的都是这种甜薯,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这种块根做的面包可以用水煮熟也可以用火烤熟,味道像栗子。”哥伦布从美洲将此物带回西班牙,献给了西班牙女王。
——摘编自《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简述其能说明的历史信息。材料三
甘薯又名番薯、红薯等,起源于南美洲,特别是秘鲁和智利。据考古发现,甘薯最早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在南美洲被种植,成为美洲的印加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15世纪末,甘薯进入欧洲,至迟在1526年西班牙出现介绍甘薯的文字,并以西班牙为始进入其他欧洲国家。在欧洲,甘薯被视为一种新奇食品,受到贵族们的喜爱。
16世纪,西班牙人将甘薯带到菲律宾。后甘薯又从菲律宾传入中国、日本、韩国等地。
16世纪末,甘薯传入非洲,并成为非洲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
18世纪,甘薯传入印度。后又传入中东、南亚和东南亚等地。
今天,富含淀粉和具有一定的防癌功能的甘薯在全球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之一。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围绕甘薯起源与传播的历史,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4、
地图上的历史
材料一 14世纪时期的世界主要贸易路线

(1)依据材料一地图,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元代的都城:________;东罗马帝国的都城:________。
材料二 15、16世纪新贸易路线的开辟

(2)材料二地图中四条航线的开辟为15、16世纪新贸易路线作出了突出贡献。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迪亚士船队“发现”的非洲西南端的一个尖角:________;(写出地名)
哥伦布船队(1492年)航行的路线:________。(写图中序号)
材料三 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是指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增多;世界商路和商业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原来地处旧航线中间的阿拉伯地区和独占欧洲与东方贸易的意大利城市,商业地位日趋衰落。
——摘编自《财经大辞典》
(3)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14世纪到15、16世纪世界贸易路线的变化。
材料四 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航海家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驱使他们远渡重洋……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近代西欧国家现代化与文艺复兴关系探析》
文艺复兴时期,地理学、天文学、制图学的复兴还直接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论地理大发现的文化背景》
(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意大利在东西方贸易中的垄断地位……文艺复兴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也随之走向衰落。
——《全球通史》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运动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
-
5、
辉煌的文明成就
材料一 古代著名文物



①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所戴黄金面具
公元前14世纪制作,由金箔制成,嵌有宝石和彩色玻璃
②希腊雕塑《掷铁饼者》
约公元前450年制作,取材于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具有表现力的瞬间
③出土于西亚的石棺
公元前4世纪制作,雕刻装饰是希腊风格,棺上的构图和造型呈现东方文化特色
(1)从材料一中找出能体现下列主题的文物。(写序号)
古人对生命的赞美:________
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________
古代王朝国力强盛:________
材料二 古文明的文化遗产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两处文化遗产,仿照示例,进行介绍。(示例除外)
【示例】图1摩亨佐·达罗遗址:印度河流域发现的早期文明遗址。从遗址看,城市有笔直宽阔的街道和完整的下水道系统,为了解古代印度早期文明提供重要依据。
材料三 圣母相圣子像


图1 中世纪圣母圣子像
画中人物面无表情,身体僵直
图2 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圣子像
圣母美丽,圣子可爱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两幅绘画的风格变化。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背景。
-
6、从17世纪下半叶起,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夸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荷兰
-
7、下面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标题。据判断,第五单元的单元标题是( )
____________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4课 文艺复兴
第15课 新航路开辟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A、古代欧洲文明 B、走向近代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
8、1518年,麦哲伦在出发进行航海之前,与西班牙国王达成了协定,规定新发现的岛屿和大陆,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拥有一定的特权。这说明麦哲伦航海的主观目的是( )A、探索未知世界 B、追求个人利益 C、传播西方文明 D、开展科学研究
-
9、某同学翻阅《新航路的开辟》一书,阅读如图所示章节内容,他可以进一步了解新航路开辟的( )
第二章 1453年前后的世界
第二节 西方的萌动
一、西方人的“东方梦”
二、“诱人”的胡椒粒
三、技术的“跃进”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
10、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创作了长篇诗作《神曲》,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他是( )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米开朗琪罗
-
11、下列关于《哈姆雷特》的介绍,正确的是( )
①它创作于文艺复兴扩展和传播时期
②它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③它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
④它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12、在14世纪意大利的毛纺织行业中,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工人常常集中在同一地点劳动。这种生产方式是( )A、西欧庄园 B、租地农场 C、奴隶制种植园 D、手工工场
-
13、他们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创造了文学瑰宝《天方夜谭》,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他们是( )A、波斯人 B、罗马人 C、希腊人 D、阿拉伯人
-
14、从646年开始,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的(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
15、“所有19世纪和20世纪编纂的法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的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这段话讲述的是罗马法的( )A、内容 B、性质 C、影响 D、局限
-
16、罗马人将古埃及的太阳历修订为“儒略历”,成为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公历的基础。下面属于公历纪年的是( )A、甲辰龙年 B、康熙五十五年 C、民国十年 D、公元2024年
-
17、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推动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C、使封建主对市民的剥削加重 D、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
18、“2世纪,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A、奥斯曼帝国 B、罗马帝国 C、波斯帝国 D、查理曼帝国
-
19、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域辽阔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如“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他是( )A、屋大维 B、亚历山大 C、凯撒 D、查理曼
-
20、伯里克利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的“人民”指( )A、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全体希腊人 C、包括奴隶的雅典居民 D、外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