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约一万年前,我国先民开始栽培稻、粟和黍,运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同时家畜饲养也开始出现。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原始农业兴起 B、畜牧业发展 C、建筑成就突出 D、手工业发达
  • 2、

    多元·合作·共享

    材料一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亚非欧早期文明成就表

    文明区域

    典型成就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最大的金字塔是国王胡夫的,高146.5米,塔基各边长约为230米。据希罗多德记载,修建胡夫金字塔共用了20年的时间

    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共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债务、雇佣、商业、婚姻、继承、奴隶等方面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爱琴海希腊半岛

    雅典在伯里克利当政期间,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

    (1)依据上表,将下列文明成就与其评价进行正确搭配。(将成就的序号填写到相应位置)

    ①金字塔 ②《汉谟拉比法典》③甲骨文 ④雅典的民主政治

    (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     )巍然耸立,象征着神化了的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     )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     )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材料二 中国对西方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这些贡献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

    ——(美)德克·普德

    (2)正如德克·普德所说,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为“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其中“?”处应填入(     )

    A. 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B. 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C. 中国的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D. 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是国际公认的丝绸之路分支之一,和陆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是连接古代中国和中亚、波斯以及欧洲、非洲和东北亚地区的贸易大通道。大量文物见证了海上丝路的辉煌。

    (3)图片所示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属于               。(A:文献史料 B:实物史料 C:口述史料);阅读材料信息,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

    材料四 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是各地区从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客观过程。在史前时代,处于原始状态的人类分散地生活在地球各个点上,基本上是相互闭塞的。进入农耕和畜牧之后,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开始出现较多的包括和平的和暴力的交往。但是,各民族、各国、各地区间相对闭塞的状态依然存在。到了15、16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一体。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4)依据材料四,概括人类历史横向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

    发展阶段

    特征

    对应史实

    阶段一

    氏族部落之间几乎没有联系

    阶段二

    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亚历山大东征

    阶段三

    新航路开辟、联合国的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 3、

    舞蹈承载多元文化,体现对美的追求。

    材料一   以下是中国古代舞蹈相关的文物

    (1)从材料中找出能说明以下主题的文物(写序号,多选、错选)。

    Ⅰ.中国境内文明的起源

    Ⅱ.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Ⅲ.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材料二   北魏流行舞蹈“方舞”,舞者佩戴两件头饰,与汉族传统舞蹈“清商乐”相同;下装为白裤、乌皮靴,与西域的“龟兹乐”“安国乐”相似。“方舞”音乐安徐、闲雅,近于汉族传统,而脚下动作繁杂丰富,具有西域风格。

    ——摘编自袁禾《中国舞蹈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方舞”所体现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这一时期体现该特征的其他史实。

    材料三       北宋民间舞蹈不仅出现于瓦子、酒楼,在城市街巷、乡村场院也发展起来。由若干表演者组成的舞队数量繁多,表演形式多样,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文化夜市开始出现,市民在支付费用后,就可以观看舞蹈等表演。观舞耳词也成为宋代文人的风尚,据不完全就计,《全宋词》所录北宋时期描写舞蹈的词约有210首。

    ——摘编自李忻桐《北宋市民艺术研究一以宋人笔记为中心》。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舞蹈艺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四       从古罗马流传下来的舞蹈传承在中世纪被禁止。14、15世纪人性、个性的解放使人们可以率性两舞,被教会黎止的双人群蹈开始盛行。舞蹈活动是如此地普及与频繁,以至于教会不得不承认舞蹈的作用,放松对群蹈的限制。

    ——摘编白瓦尔特索雷尔《西方舞蹈文化史》等

    (4)根据材料四,说出14、15世纪前后欧洲舞蹈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 4、

    文艺复兴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1)材料一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想?

    材料二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文化名人简介

    人名

    生卒年代

    国籍

    代表作

    艺术形式

    A

    1265-1321

    意大利

    《神曲》

    长诗

    彼特拉克

    1304-1374

    意大利

    《阿非利加》

    叙事史诗

    薄伽丘

    1313-1375

    意大利

    《十日谈》

    小说

    达·芬奇

    1452-1519

    意大利

    《蒙娜丽莎》

    绘画

    米开朗琪罗

    1475-1564

    意大利

    《大卫》

    雕塑

    拉斐尔

    1483-1520

    意大利

    系列圣母像

    绘画

    拉伯雷

    1483-1553

    法国

    《巨人传》

    小说

    塞万提斯

    1547-1616

    西班牙

    《堂吉诃德》

    小说

    B

    1564-1616

    英国

    《哈姆雷特》

    戏剧

    (3)依据所学,填写上表中A、B两处的内容。依据材料三所提供信息,简要归纳文艺复兴运动发展的特点。

    材料四 14-15世纪上半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说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 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材料一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人物

    衣食住行等物质文明

    文字等精神文明

    炎帝

    生产工具、耕种、陶器、纺织、煮盐

    天文、历法、琴瑟

    黄帝及其部下

    宫室、衣裳、水井、船只、弓箭

    文字、算盘、音律

    材料二   各个古老的文明都有与其自然条件相适应的书写材料。古代埃及人用的是天然生长的植物纸草,但它容易发脆断裂,用它书写的作品很难保存。希腊人用羊皮作书写材料,但羊皮太贵,产量有限,不能广泛地使用。巴比伦人把文字刻在泥板上,但泥板笨重,不宜记录大量知识。在纸出现之前的中国,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人称“蔡侯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摘编自《科学的历程》

                               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1)、每年清明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炎帝陵、黄帝陵拜祭。依据材料一,写出炎帝和黄帝被中华民族尊崇的原因。
    (2)、有学者认为“世界受蔡侯(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依据材料二,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
    (3)、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请说出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应秉持的正确态度。
  • 6、下列观念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精神的是
    A、人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B、世界的知识在上帝看来就是愚蠢 C、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D、人是渺小的,神是伟大的
  • 7、“他是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这位诗人是(     )
    A、莎士比亚 B、达·芬奇 C、拉斐尔 D、但丁
  • 8、15世纪,意大利的一些画家重视现实世界的写实,甚至宗教绘画中的人物也有穿当时服装的,有时还将买画的人的形象嵌入宗教画中。这反映出(       )
    A、宗教题材绘画彻底消失 B、意大利画家的技艺不断提高 C、资产阶级赞助画家创作 D、人文主义思潮逐渐影响绘画
  • 9、   下侧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A、文艺复兴运动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10、11世纪后,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种倾向是与天主教的主张相违背的。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天主教文化的反抗。以上材料意在说明文艺复兴运动的(     )
    A、背景 B、发展 C、影响 D、局限性
  • 11、适合填写在下表“?”处的是(     )

    事件名称:?

    兴起时期:14~16 世纪

    兴起地点:意大利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A、新航路开辟 B、三角贸易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 12、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A、古代阿拉伯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巴比伦人 D、古代罗马人
  • 13、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B、大学的兴起 C、城市重新兴起 D、基督教会建立
  • 14、某历史学习小组正在进行讨论,内容涉及封君与封臣、什一税、领主与佃户、租地农场。由此判断,他们讨论的主题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时代 D、中世纪的西欧
  • 15、下列图片能够反映古代希腊文化成就的是(     )

    A、①④ B、 C、②③ D、
  • 16、《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它(     )
    A、维护平民的利益 B、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 C、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隶制 D、使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
  • 17、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文明区域和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A、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B、古巴比伦文明-阿拉伯数字 C、古印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D、古希腊文明-楔形文字
  • 18、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极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雅典主要以农业为主,崇尚武力 B、国家各级官职向雅典居民开放 C、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 D、雅典法律规定妇女也可以参政
  • 19、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逐渐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     )
    A、分封制 B、种姓制 C、农奴制 D、郡县制
  • 20、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所示的文物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D、古代埃及文明
上一页 1034 1035 1036 1037 10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