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发现身边历史。深圳某班围绕“城市变迁中的历史记忆”分组开展专题探究,并依据各自探究角度搜集了如下素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组别

    素材

    探究角度

    第一组

    深圳党史馆展出华南地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年代:1949年 尺寸:长21米宽1.5米 材质:棉布1949年10月1日清晨,粤桂边纵队近千名部队干部和学生、群众在大鹏王母墟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升旗典礼。《王母墟升旗油画》描绘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情景。15天后,宝安县城(即后来的深圳)解放。深圳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摘编自学习强国平台报道2022年11月15日

    红色记忆

    第二组

    时间

    人口流入主要情况

    1980-1995 年

    特区建设驱动,“六五”期间(1981-1985)常住人口年均增 21.5%;“八五” 期间(1991-1995)非户籍增速超100%

    1996-2005 年

    “三来一补”产业吸引农民工,前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21.8%(历史峰值),2000年突破700万

    2006-2014 年

    产业向高新技术转型,落户政策吸引技术人才与大学生,户籍人口增速加快(2010年户籍人口占比26%),制造业人口增速放缓

    2015年至今

    2015-2019年年均净增约53万;2022年首现净流出,

    2023年回流,2024年新增约62万(净流入量全国第二)

    ——根据《深圳统计年鉴》、人口普查公报及《深圳经济特区年鉴》等官方数据整理

    建设人员

    第三组

    1980年深圳建市时仅有两个公园,1982年后荔枝公园等陆续建成。1992年启动系统规划,2002年公园数量大增,2019年成“千园之城”,2025年4月达1320个。2022年“公园深圳”上线公众号及APP,集成多功能,优化服务提升市民体验感。

    ——相关数据来自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环境变迁

    第四组

    深圳龙岗区布吉大芬村,曾是农耕小村。1989年港商引入油画加工出口业务,逐渐形成规模化产业。2004年借文博会声名远扬。2008年后开启转型,在政策扶持下拓展业态、推动原创,从“世界油画工厂”逐步迈向“国际艺术高地”。

    ——整编自学习强国平台报道

    文化新篇

    (1)、同学们选出“最打动我的素材”:王母墟升起的五星红旗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素材的入选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同学们在历史探究过程中可能使用的研究方法
    (3)、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都市的蜕变,有人认为“政策是关键”,有人强调“人民是根本”,还有人提出“要抓住科技机遇”……根据上述材料和八年级中国现代史所学知识,至少选择一个角度简要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价值观正确,)
  • 2、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初创时期:1950年代】

    材料一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中国首个大型汽车制造厂,“一五”计划期间作为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其建设获全国各地支援。1956年7月13日,该厂成立三周年前夕,被毛泽东命名为“解放牌”的第一批载重汽车试制成功,中国汽车制造工业揭开了历史性一页。同年10月,该厂正式建成移交并开始批量生产,为中国汽车工业独立发展奠定基础。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技术引进时期:1980年代】

    材料二下表为1984-1985年合资汽车企业技术引进情况(部分)。

    合资项目

    签约时间

    外方技术

    首年国产化率

    数据来源

    上海大众

    1984年

    德国

    2.7%

    上汽集团1985年年报

    北京吉普

    1985年

    美国

    5.1%

    北汽档案(BQ-1986-014)

    广州标致

    1985年

    法国

    3.8%

    《广州汽车工业志》2005版

    ——根据《上海汽车工业史(1984-1994)》、《北京汽车工业志》(1999)、《广州汽车工业志》(2005)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五”计划期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特点与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4-1985年中国合资汽车企业技术引进的主要特征,以及分析合资企业建立的历史背景。

    时期:2020年代】

    材料三 2020年3月29日,深圳车企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正式发布,其顺利通过“针刺穿透测试”的完整视频也首次对外公布,截至2023年,该电池已获超200项核心专利,覆盖多领城。2024年1月12日央视网报道,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全球第一。

    ——整编自学习强国平台报道

    (3)、参照材料一、二的标题形式,为材料三拟定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4)、综合以上材料,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阐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的启示。
  • 3、截至2025年,中国已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个自贸协定,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为全球最大自贸区;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国牵头成立“全球绿色发展联盟”,协助发展中国家建设清洁能源项目。这些举措表明中国政府(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着力发展单边外交关系 C、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专注参与区域经贸合作
  • 4、2025年1月15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核工业创建七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3枚。

    这些邮票的设计主题最能反映中国核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

    A、核武器研发是核心目标 B、兼顾国防、能源与民生 C、主要依赖外国技术支持 D、以商业盈利为主推动力
  • 5、2023-202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钢铁、水泥等行业智能化改造”,“建设风电光伏大型基地”,并“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这些政策主要体现了(   )
    A、坚持绿色发展 B、解决能源危机 C、全面振兴乡村 D、实现经济增速
  • 6、《人民日报》真实记录了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下列刊登在20世纪70年代《人民日报》上的是(   )
    A、《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B、《中美联合公报》 C、《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决定》
  • 7、某班同学收集了以下素材做黑板报。据此判断该黑板报的主题是(   )

    1949年,我国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成立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2016年歼-20飞机首次亮相中国航展

    A、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B、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 8、我国在不同地区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政策: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双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发展草原特色产业;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据《基本法》保持经济繁荣,与内地深化合作。其共同目的是(   )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D、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9、某同学在整理历史笔记时,收集了以下史料:

    从“论从史出”的角度分析,这些史料可以佐证的结论是(   )

    ①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②当时报纸评论:“许多人放下了“怕资本主义’的思想包袱”

    ③1992年之后,中国新注册企业数量大幅增长

    A、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B、思想解放促进改革深化发展 C、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
  • 10、1987年深圳首次公开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由此创立的土地拍卖、土地开发市场化、住宅商品化等模式逐渐推广到全国,改变了计划经济住房分配模式。据此可知,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旨在(   )
    A、坚持计划经济政策指导 B、实现土地开发的市场化 C、发挥其探索和示范作用 D、完成居民住宅的商品化
  • 11、20世纪80年代某企业家回忆:“以前办厂,从买机器到招工人,都要等政府批文,等批下来市场机会都错过了。后来政策变了,只要符合基本规定,我们能自主决定这些事,厂子一下就活起来了。”此变化得益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局部试行 D、思想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12、关键词的提炼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要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炼一个最准确的关键词,应该是(   )
    A、市场经济 B、科教兴国 C、改革开放 D、港澳回归
  • 13、“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用10年时间,在峰峦叠嶂的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建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以上情景体现了(   )
    A、“一五”计划成果丰硕 B、改革开放的基建成果 C、大跃进运动的完成 D、集体奋斗的时代精神
  • 14、1956年,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章程》规定:“社员私有的土地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取消土地报酬;实行统一经营,以劳动日(工分)计算报酬。”史料可用于研究(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5、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

    A、政治制度体系已初步成型 B、政治协商制度取代人大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成熟 D、仅靠纲领文件推进政治建设
  • 16、图是我国历史上某个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体现了(   )

    A、非常高的艺术水平 B、男女平等即将实现 C、经济建设热情高涨 D、工业化建设已完成
  • 17、“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首战两水洞···塵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一个个最可爱的人用生命谱写雄壮史诗。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是(   )
    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爱国情怀,英雄气概 C、团结一心,无私奉献 D、不屈不挠,与时俱进
  • 18、苏北薛集村土改初,村民大会到者仅半且无精打采,乡里召开党团、干部等各类会议,党员干部与土改队队员发言后,土改顺利推进。这说明(   )
    A、土地改革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B、开会是完成土改的重要手段 C、共产党的领导起了关键作用 D、封建土地制度已经彻底废除
  • 19、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日。每年“五一”节期间,各地举行群众性的集会游行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此举表明(   )
    A、人民政府重视民生 B、节日内容丰富多彩 C、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D、经济发展助推变革
  • 20、“中华”牌铅笔是中国最早的铅笔品牌之一,一支小铅笔见证大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7月,“中铅”被国家正式批准公私合营。合营后,职工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有了显著提高:看到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工程设计制图用的绘图铅笔需求量大增,而中国大量使用的还是美国“维纳斯”牌绘图铅笔等船来品,职工们立志要改变这种局面。终于在1954年3月制成规格齐全的高质量的“中华”牌101绘图铅笔。“101”寓意10月1日,以此向国庆献礼。

    ——摘编自冯秋《小铅笔之歌》

    材料二:1985年8月推行厂长负责制以后,“中铅”职工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企业要积极改革内部机制”的精神和要求,使企业进入飞跃发展时期:确立以市场信息为导向的产品开发体系、以国际市场竞争为主攻方向的营销体系,抓紧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广泛开展跨地区、跨行业、不同体制的横向经济联合。1992年5月,中国第一铅笔厂由国企改制为股份制公司。

    ——摘编自中国制笔协会《“中华”铅笔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中华”牌铅笔被人们赞誉为“中国飞得最高”的铅笔,它伴随着航天员瞿志刚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支飞船舱外书写笔,填补了中国航天铅笔装备的空白。此外,“中铅”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静许产品经营商,为国内、国际重大会议提供专业用笔。

    ——摘编自张林风《“飞得最高的‘中华牌’铅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牌铅笔在20世纪50年代实现技术突破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华铅笔厂在20世纪80-90年代飞跃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从技术发展和国际影响的角度分析“中华太空笔”研发的意义。
上一页 143 144 145 146 14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