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叫做克莱门特·帕斯顿的人居住在英国的帕斯顿村,他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庄稼汉,靠耕种帕斯顿村的土地为生,他有5到6英亩地,而且多半是吉明翰家的领地……克莱门特有个儿子叫威廉,他在帕斯顿购置了大量田产,以及巴克顿庄园第五部分的一半。他还承租了当地领主的大部分领地,成为帕斯顿地区最大农场主。
——摘编自奈特《帕斯顿信札:一个望族的兴衰》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克莱门特的身份以及他与吉明翰的关系。指出威廉成为帕斯顿地区最大农场主的方式。(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3、14世纪西欧手工业发展的新变化及其性质。(3)、综上,概括欧洲中世纪晚期社会发展的主题。 -
2、它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被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均是其中的名篇。“它”是( )A、《荷马史诗》 B、《伊索寓言》 C、《天方夜谭》 D、《源氏物语》
-
3、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准确反映幕府与天皇关系的是( )A、幕府掌握实权,天皇大全旁落 B、武士集团统治国家 C、二者分庭抗礼,共同掌握政权 D、两者不存在隶属关系
-
4、“拜占庭帝国一出生就已是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一个古老国家,它生活在过去的权势和荣耀的阴影中,缺乏创新。”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 )A、帝国的兴起 B、帝国的强盛 C、帝国的成就 D、帝国的衰亡
-
5、“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这是因为当时的城市( )A、空气比较清新 B、相对独立和自治 C、自然条件优越 D、工作机会较多
-
6、提取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看到“巴勒斯坦”“救世主”“耶稣”等关键词有利于我们了解(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儒教
-
7、公元前73年,罗马发生奴隶起义,起义队伍多次打败罗马军团,虽然起义最终失败了,但是却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这次起义是( )A、斯巴达克起义 B、斯巴达起义 C、迦太基起义 D、汉尼拔起义
-
8、《全球通史》:“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亚历山大的征服是彻头彻尾的侵略战争 B、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C、亚历山大的征服促进东西方文化大交汇 D、亚历山大统治着古希腊和整个中东地区
-
9、如下表中所示内容体现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公民人数
斯巴达(最大)
8400
8000
雅典
2500
4万
克里特岛的近百个城邦
共8260
大的城邦几千人,小的只有几百人
福基斯地区22个城邦
共1650
每个城邦大约3000人左右
A、小国寡民 B、等级森严 C、自给自足 D、军事独裁 -
10、《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 )A、维护奴隶的利益 B、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维护公民的利益 D、维护封建主的利益
-
11、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要研究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需要掌握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拉丁字母
-
12、14—19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请回答相关问题。(1)、14—16世纪的西欧出现了“人”的发现和“世界”被发现两件大事,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经济基础,这两件大事分别是什么?(2)、18世纪以后英国城市化急剧加速,促进该国城市化急剧加速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此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个历史事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1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材料二 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
材料三 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些改革意味着进步,或至少意味着维新。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什么法律文件?之后确立了国家最高权力的机构在哪里?(2)、材料二中这次战争的领导人是谁?这场战争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外部障碍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他通过什么措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 -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后,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由于资产阶级、新贵族、自耕农、手工业者同王室、封建贵族以及教士在经济上的矛盾越来越大,因而这个时期英国的阶级斗争特别复杂和尖锐。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马克思指出,1640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这次革命不仅仅反映了英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开始的标志。(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指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哪两种民主政治制度? -
15、1905年5月21日,来自法国各地的群众自发地在贝尔-拉雪兹公墓的墙上镶嵌了一块大理石碑,上面刻着“献给公社的死难者,1871年5月21日—28日”。他们纪念的是( )A、《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国际歌》的诞生 D、巴黎公社运动
-
16、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1917年,俄国进行了十月革命。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诞生 B、是西方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C、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 D、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蒸汽机的历史意义”突出表现在( )A、使瓦特成为闻名世界的人物 B、标志工业革命的开端 C、解决了机器的动力问题 D、工业革命完成
-
18、如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 )A、新体制的创立 B、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C、工业革命的浪潮 D、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
19、下面所示对联中的人物是( )
夺政权挽狂澜登临帝位
制法典扫外敌称雄欧洲
A、查理一世 B、路易十六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
20、凡尔赛寝宫里,路易十六在每日备忘录里写道:“7月14日,今日无事。”这一天却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成为法国的国庆日。因为这一天(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三级会议召开 D、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