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西周初年“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由此可见,周初分封的根本目的是( )A、控制百姓 B、稳定政局 C、发展生产 D、削弱诸侯
-
2、如下图所示的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 )
A、石器时期 B、夏朝初期 C、商朝初期 D、西周时期 -
3、2024年6月2日是炎帝诞辰纪念日,湖北随州举行了一场“炎帝神农大典”。追溯历史可知,与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尧 B、嫘祖 C、大禹 D、黄帝
-
4、陶寺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中有石制的斧、凿、刀,骨质的铲、锥等,其出土的猪的肢骨上,有敲骨取髓现象,还有一些浅而细密的切割痕(如下图:剔骨痕迹的猪肢骨残段)。据此推断,这些切割痕最可能是( )
A、考古发掘时误伤了骨头 B、陶寺原始居民使用工具造成的 C、与其他动物搏斗后留下的伤痕 D、天生形成的“胎记” -
5、北京人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其制造并使用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工具 D、铁质工具
-
6、革命风潮·时代巨变。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牵引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方式。
【革命·掀起时代风潮】

【斗争·助推国家发展】


【科技·引领历史巨变】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部分)
发明者
身份
国别
发明成就
哈格里夫斯
织工
英国
珍妮纺纱机
阿克莱特
理发师
英国
水利纺纱机
克隆普顿
纺纱工
英国
走锭精纺机
纽可门
工程师
英国
活塞式蒸汽机
瓦特
工匠
英国
往复式蒸汽机
斯蒂芬森
矿工
英国
蒸汽机车
富尔顿
工程师
美国
汽船
(1)、根据如下单元知识结构示意图,将结构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成,并以英国为例,简述其走向民主法治的基本历程。(2)、从下面两组油画中任选一组,简述其反映的史实是如何推动革命进程和国家发展的。(3)、根据如下图文信息,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简述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所带来的时代巨变。 -
7、杰出人物是历史人物中对推动历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或起重要作用的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
材料三 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四 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材料五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习近平《2018年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讲话》
(1)、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达·芬奇的两部绘画代表作的名称?他“新奇的目光”蕴含的时代精神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②、③航线开拓者的名称?材料二中图片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积极影响是什么?(写出两条影响既可)(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拿破仑制定了民法典的名称?指出恩格斯在材料中对拿破仑这样评价的原因?(写出两条原因既可)(4)、依据材料四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瓦特的科技成就是什么?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到什么时代?(5)、依据材料五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
8、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较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这里的“彻底”主要是指( )A、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B、宣扬人人生而平等 C、宣言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宣扬每个公民有言论自由
-
9、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下图年代尺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大事,其中与③对应的事件是( )
A、来克星顿枪声 B、《独立宣言》发表 C、萨拉托加大捷 D、约克镇战役 -
10、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作物被带到了欧洲,成为人们在饥懂之年的救命粮。到1800年左右,取材于美洲的蔗糖已经成为欧洲普通人的日常必需品。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 )A、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B、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习惯 C、揭开了殖民掠夺的序幕 D、加速了世界各地人民之间的联系
-
11、14世纪中叶以后的欧洲农村,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 )A、家庭作坊 B、手工工场 C、乡村集市 D、租地农场
-
12、“我们的宗教(伊斯兰教)和我们的帝国(阿拉伯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古代一位信仰伊斯兰教的作家说的这一句话是基于伊斯兰教( )A、与阿拉伯帝国是同时诞生的 B、和阿拉伯半岛历史发展紧密联系 C、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D、彻底消除了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
-
13、基督教早期反对罗马暴政,2世纪以后,其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至4世纪末,被罗马确立为国教。这表明基督教( )A、是底层平民的宗教 B、利于强化思想统治 C、提倡自由民主平等 D、已成为世界性宗教
-
14、古埃及法老的命令在政治上发挥法律作用,被视为神意的体现。美索不达米亚某城邦根据神谕举行仪式,以帮助统治者决策。据此可知,这两个国家的共性是( )A、实行依法治国 B、实行民主政治 C、神权色彩浓厚 D、政治体制成熟
-
15、振兴中华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主旋律,几代人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1)、材料一中李鸿章所评价的“事业”指什么事件?该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李鸿章在该事件中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海军是什么?(2)、材料二中所涉及的内容跟哪场变法有关?材料二中所涉及的变法内容发布于哪一年?指出以上内容中哪一项措施最能引起封建顽固派的不满,哪一项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
16、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又名“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一处公园成为一场侵略的炫耀】
材料二:在日本东京的上野公园曾经有一处令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要掩面而去的地方。这个地方高悬着1895年2月被日本俘获的北洋水师靖远舰的铁锚。它同镇远舰的铁锚、主炮弹头等一起陈列于此,并立有海战碑志,向世人炫耀。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哪次战争?英国人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什么条约依据(写出条约名称和具体内容)?(2)、材料二中,靖远舰是在哪次战争中被俘获的?这场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战争结束后,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这与其获得的哪项新权利相关? -
17、农民运动一直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和规律,近代以来农民运动也时有发生,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那么下列各项中关于这两次农民运动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次农民运动的起义目的完全相同 B、起义地点都在广西金田 C、都建立过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D、都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
18、19世纪90年代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并向各国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的西方国家是( )A、德国 B、意大利 C、美国 D、俄国
-
19、关于维新变法运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学习了西方科学技术 C、促进了思想启蒙 D、抨击了封建道德
-
20、19世纪末有人曾感慨道:(中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个把清政府打败的东方小国应是( )A、朝鲜 B、日本 C、印度 D、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