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门户,自古便是中外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的枢纽。以下材料展现了广州自汉至清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外交流状况,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2世纪末,佛教经北方中原地区而来,在广州初传;东晋南朝以后,海上逐渐成为印度佛教输入的另一重要通道。而广州是当时中国最主要的港口,因而扮演了佛教自海道入华的前码头角色,广州的佛教也因此得到很大发展,一度成为南方地区除建康以外的又一译经中心。
——摘编自《姚崇新:广州佛教三题》
材料二 唐朝在广州设立市舶使,负责管理海外贸易、征收关税;宋代延续此制,设置市舶司,进一步规范对外贸易。唐代广州当局还设置了蕃坊和蕃学,以安置与管理外侨及教育其子女。元明两朝,广州置市舶提举司,掌发放船舶出海公检、公凭,检查出海船舶及管理所辖口岸船只事宜。
——根据《新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整理
材料三 清代设立“广州十三行”,只开放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广州十三行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缩影,这些西洋商馆里发生了很多跨文化贸易带来的科学、艺术、思想观念的交流互动……此外,外国商人在广州的生活也影响了本地文化,如商馆的宴会引入了西洋乐器和乐曲,商馆前临江的广场被修建成西式花园,成为中国内地最早的西式花园。
——摘编自江滢河《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晋南朝以后佛教传入岭南地区的重要通道是什么?这条通道对广州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地位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唐至清历朝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十三行”等机构的原因?(3)、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广州对外交流的特点。 -
2、20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一度超过美国企业。为此,美国通过高额关税和强制规定市场份额等措施,打击东芝、日立等半导体企业。这反映出( )A、世界两极格局的结束 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 C、经济全球化趋势盛行 D、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
3、1930年,印度甘地号召向“食盐进军”,带领民众到丹迪海边自取海水制盐,反对英国殖民当局垄断食盐生产。此历史事件对印度民族解放的贡献是( )A、彻底驱逐英国殖民者 B、唤醒民众民族意识 C、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D、实现工业独立自主
-
4、一战期间,飞机首次被用于战场侦察和轰炸。1944年,诺曼底登陆,盟军在飞机的支援下在法国的西北部登陆,成千只运兵船和成千架飞机穿过英吉利海峡,支援战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 )A、科技军事化改变战争面貌 B、工业革命推动了和平发展 C、战争促进科学技术民用化 D、飞机的使用决定战争胜负
-
5、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 )A、主张暴力推翻一切政权 B、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C、否定资本主义全部成果 D、强调国际间合作的重要性
-
6、英国作家狄更斯在作品中描述,19世纪中叶的某工业城镇:“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不停从烟囱冒出……连空气都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引发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 )A、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B、贫富分化的加剧 C、生产流水线的出现 D、垄断组织的产生
-
7、1793年,雅各宾派发出动员令之后,全国就很快征召了120万军队,比最显赫的路易十四时代的军队还多五倍,新的军队奔赴救国的前线。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1640年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
8、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提出:“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一现象表明欧洲出现了( )A、人文主义的思潮 B、“君权神授”的理论 C、三权分立的学说 D、“物竞天择”的观点
-
9、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传入中国。明代《农政全书》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一现象反映( )A、中国农业技术的领先地位 B、丝绸之路贸易的持续繁荣 C、亚历山大东征的直接后果 D、全球物种交流的积极影响
-
10、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在庄园中,农奴需每周为领主无偿耕种自营地3天,这是劳役地租的核心形式;农奴还得向领主献纳贡物和缴纳捐税。这反映了中世纪的庄园( )A、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 B、存在领主对农奴的剥削 C、利用商品交换来发展经济 D、通过法庭严厉惩处农奴
-
11、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的一项政治制度。而雅典卫城遗址出土的陶片中发现,刻有“地米斯托克利”的名字(地米斯托克利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萨拉米战役中,他指挥雅典海军取得了对波斯侵略者的决定性胜利)。此文物可直接印证( )A、雅典民主制度的运行机制 B、希腊城邦间存在军事冲突 C、奴隶主贵族可以避免放逐 D、希腊戏剧的创作题材丰富
-
12、下图为1978-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柱状图(单位:亿美元),该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改革开放时期( )A、计划经济体制持续强化 B、市场经济主导地位正式确立 C、加入世贸组织刺激外贸 D、对外开放政策促进经济腾飞
-
13、下面为1972年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节选。该公报内容最能说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是( )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A、美国承诺立即断绝与台湾的军事联系 B、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C、美国协助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D、中美达成经济合作共识 -
14、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线,装配出新中国第一辆CA10型载重汽车,毛主席亲自命名“解放”,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不能自主生产汽车的历史。这一成就直接得益于(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业奠基 B、“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C、改革开放时期的先进技术引进 D、三大改造完成后的所有制变革
-
15、1939年,马来西亚华侨白雪娇瞒着父母回国,她临行前留给父母的家书被许多报纸登载:“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这次去,纯为效劳祖国而去的。”她毅然回国参加滇缅公路机工队,冒着日军轰炸运输战略物资,成为著名的女机工之一。这一壮举最能体现( )A、华侨支援增强抗战力量 B、正面战场将士视死如归 C、敌后战场军民协同作战 D、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援助
-
16、刘伯承回忆说:“遵义会议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处处主动,生龙活虎,左右敌人。”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遵义会议( )A、实行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方针 B、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主导地位 D、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17、《黄埔军校同学录》记载:“第一期学员共645人,其中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约占总人数的10%。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教授部副主任叶剑英等均为共产党员,学员徐向前、陈赓等后来成为红军重要将领。”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A、国民党完全主导军事教育 B、国共十年对峙局面已经形成 C、共产党放弃独立领导武装 D、两党合作培养革命军事人才
-
18、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济南学生领袖邓恩铭组织学生罢课游行,次年与王尽美创办《励新》半月刊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23岁的邓恩铭作为山东代表参加中共一大。这一系列史实说明五四运动(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C、使知识分子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D、确立了学生运动在革命中的主流地位
-
19、1915年《申报》刊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中国人吸中国烟!本公司所制‘双喜’‘飞马’等牌香烟,货真价实,较舶来品尤佳。诸君欲表爱国热忱,请购国货。”这一广告最能说明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成因是( )A、民族工业技术革新领先 B、北洋政府鼓励实业政策 C、群众爱国运动推动发展 D、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20、2025年某校举办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纪念展,展板引用了历史学者章开沅的评价:“辛亥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这种巨变体现在政治结构、社会形态和思想文化各个层面。”以下选项中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①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共和政体 ②剪辫易服推动社会习俗变革
③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④《新青年》创刊传播民主科学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