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大公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2、教育推动社会发展。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同文馆,后改名为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主要阵地之一。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3、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
4、他是我国著名的“状元实业家”,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他是侯德榜。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5、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意味着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6、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
7、1947年夏,刘伯承、陈毅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8、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陕甘宁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9、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并签署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
10、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8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1、1945年,中共七大在北平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2、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
13、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4、1938年初,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取得抗战以来中国敌后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5、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
16、“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演习,以士兵失踪为名挑起了事端……”这一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战的开始。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7、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8、1931年9月18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9、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20、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