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历史史实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 B、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 D、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
2、“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湖北新军中长期积极活动,及至 1911年9月,留守武汉的八千新军中、超过一半以上与革命党保持关系,成为武昌起义的重要力量”。上述材料反映的武昌起义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A、革命党人的长期组织和策划 B、湖北新军的全力支持 C、武汉地区良好的革命氛围 D、清政府统治的腐朽不堪
-
3、下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关事件,时间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
②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狼狈西逃
③英、俄等国调遣军队300余人进驻北京使馆
④慈禧太后在御前会议上发布“宣战”诏书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
4、《中国近代史纲》中学者郭廷以写到“20世纪初,这一组织的成立是革命的新纪元,各不相属的革命团体由此统一,青年的力量意志由此集中,为统一目标而奋斗”,这一“组织”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同盟会
-
5、20世纪初,伴随着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出现了一批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下列不属于宣传革命思想的著作是( )A、
B、
C、
D、
-
6、《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中“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体现了义和团( )A、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 B、具有盲目排外的特性 C、展现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D、不了解列强侵华方式
-
7、1895 年5月10日《申报》发文:“昨接京电悉,公车孝廉千余人,上书二万言,力拒议和,叩请都察院代奏”。该文描述的历史事件(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C、标志着百日维新开始 D、提倡办实业鼓励发明创造
-
8、以下地图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在这场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战役为( )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A、丰岛海战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
9、雕塑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下图为是某同学研究中国近代史所选择的三尊历史人物雕塑,可以推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A、近代以来的边疆危机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D、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
-
10、“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为主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11、19世纪70年代,为了加强西北塞防,清政府任命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他是( )A、冯子材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曾国藩
-
1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这一文件”指(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明定国是诏》 D、《变法通议》
-
13、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农民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二者共同点的是( )
①都是农民阶级领导 ②遭到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
③提出了革命纲领 ④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4、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时有变化,如1845 年输华总值达到249万磅; 1854年则仅为100万磅,始终未达到英国人的预期。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据主导 B、美法占据中国市场 C、洋务运动兴起发展 D、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
15、1843年《虎门条约》第13款规定:“英人如何科罪,由英人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照办。”该条款的确立,代表清政府( )A、外交主权遭到破坏 B、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C、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D、承认鸦片贸易合法
-
16、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四 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
材料五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强盗行为,举行示威游行,火烧曹宅……6月5日,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行为,上海工人首先举行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根据材料一简析戊戌变法的背景?(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你怎样理解“帝国”变为“民国”?(3)、从材料三到材料四,新文化运动的宣传内容有何变化?(4)、据材料五归纳五四精神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1919年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3)、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材料二 这场战争是中日两国模仿西方近代化起步时期的一次军事较量,同时也是对两国“被动模仿”成效的一次大检验。自此中国在贫弱的道路上继续衰落,半殖民地化更加严重。
——以上均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
材料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咸丰十年”是指公元哪一年。材料一所述史事发生在哪次侵略战争中?并概括该战争对中国的危害?(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场战争”的名称?此次战争结束后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与该条约的哪项内容有关?(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图片蕴含的含义?反映了哪一条约的签订? -
19、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
20、学习“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单元后,小明总结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四个事件的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有( )
①都要求学习西方 ②都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
③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④都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