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并不断地交流与融合。这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的特征是(     )
    A、领先世界 B、错综复杂 C、多元一体 D、单一纯粹
  • 2、通过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数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及烧石和烧骨等,可以推测出当时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并会用火烧烤食物。这表明(     )
    A、北京人遗址材料最为齐全 B、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C、北京人进入食物生产时代 D、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是考古发现
  •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革命成功后,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正式的文献,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有效限制… 英国之所以能在群雄林立的欧洲脱颖而出并顺利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

    ——摘自张国君著《大国是怎样崛起的》

    材料二 《人权宣言》强调,决定国家意图的,不应是掌权者而应是国民。国民的公共意志应是立法的根本依据。……法律保护人的自由权利,不依照法律就“不得控告、逮捕或拘留任何人”。每个人在守法方面也是平等的,“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有效限制”的文献指什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指哪一体制?
    (2)、材料二中的文件出自于哪个国家?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文献宣告了哪些基本原则?
  • 4、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着物,靠石块的相互叠压和咬合垒成。国王哈夫拉的金字塔前,还矗立着一座象征国王权力与尊严的狮身人面像。

    ——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摘编自《世界古代史》

    材料三:在古代的印度时期,统治者通过种姓制度的手段,达到了有效地统治当地印度人民的目的,而限制住普通的老百姓有机会去接触财富、权力与地位,并逐渐把这种制度严格地做出许多不合理的规则。时至今日,虽然科技迅速发达,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但是印度当地的社会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种姓制度,继而引发起一大堆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困境,尤其是底层人民难以有晋升机会或空间,对未来不抱有太多的希望和期待,最终使整个印度社会充斥着动荡与不安。

    ——摘编自颜刚成《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洲源》

                      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

    (1)、材料一中的金字塔的用途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教材知识,简评金字塔工程。
    (2)、材料二是对哪一法典的概括? 此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并分析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
  • 5、在一次战役中,美军对被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此次战役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这次“战役”是(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萨拉托加大捷 C、来克星顿的枪声 D、约克镇战役
  • 6、美国电影《国家宝藏》讲述了一个寻宝故事,其中的寻宝线索藏在由杰斐逊起草,发表于1776年7月4日的一份文件中。要获取宝藏,主人公需要找到(     )
    A、《大宪章》 B、《人权宣言》 C、《权利请愿书》 D、《独立宣言》
  • 7、1800年,拿破仑正式命令法律专家开始起草《拿破仑法典》,在具体制定法典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资产阶级革命者在法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相对理性的原则。拿破仑的这一“坚持”(     )
    A、使所有欧洲国家纷纷的效仿 B、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C、使法兰西第一帝国走向覆灭 D、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支持
  • 8、1825年9月,英国伦敦各报以大量篇幅报道: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进行商业营运,它将使人类出行发生重大变化。这里报道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     )
    A、凯伊 B、亚当· 斯密 C、哈格里夫斯 D、斯蒂芬森
  • 9、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   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而纺织工人的周工资从1797年的26先令8便士下降到 1833年的4先令6便士。这表明工业革命(     )
    A、导致了贫富分化加剧 B、使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C、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D、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
  • 10、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这是基于巴黎公社(     )
    A、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 B、指引了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 1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进入到(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
  • 12、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古代亚非地区文明成果简表。下列属于表中“▲”处应填的内容是(     )

    文明古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古印度

    重要文明成果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梵文、佛教、种姓制度

    A、帕特农神庙 B、《荷马史诗》 C、金字塔 D、《天方夜谭》
  • 13、对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开始的原因,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局稳定       ②英国在殖民扩张中占据优势

    ③英国大学兴起推动了文化发展       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4、历史地图的研读有助于深化对历史事件的过程认识,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转折点位于图中(     )

                      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 15、观察以下形势图,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哪一项描述最符合该形势图所反映的帝国(     )

    A、该形势图是拜占庭帝国又称罗马帝国 B、公元前2世纪,该帝国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 C、公元2世纪,地中海成为该帝国的内湖 D、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古籍
  • 16、1493年,载着黄金、棉花以及珍奇的鸟兽和两名即将受洗的身有花纹的印第安土著重返欧洲……他临终时还不知道他已发现一块崭新大陆的事实。“崭新的大陆”是(     )
    A、欧洲 B、美洲 C、亚洲 D、非洲
  • 17、1848年2月24日,《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后,不断被其他国家翻译出版。至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出版多达上百种不同语言的版本,几乎遍及全球各大洲。这体现出(     )
    A、国际工人运动的规模不断壮大 B、马克思主义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C、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理论指导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的广泛传播
  • 18、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公社战士鲍狄埃写下《国际歌》,下图是部分歌词。130多年来,《国际歌》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唱,经久不衰。这首歌曲(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A、展现了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B、推动了各国无产阶级斗争的爆发 C、动员了殖民地人民推翻殖民者的统治 D、丰富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成果
  • 19、《拿破仑法典》几乎没有为女性在获得成就或成为英雄方面留出空间。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印第安人没有选举权和其它政治权利。这些现象折射出当时(     )
    A、民主存在局限性 B、种族歧视问题严重 C、妇女社会地位低 D、民众权利不被重视
  • 20、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下列选项中能够佐证这个观点的是(     )
    A、阿拉伯人改造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B、阿拉伯人重视知识设立“智慧宫” C、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D、《天方夜谭》构思奇妙语言优美
上一页 671 672 673 674 67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