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传承红色基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歌曲鼓舞斗志】
歌曲一
高粱叶子青又青,
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
……
游击抵抗真英勇!
日本的军队有好几十万,
消灭不了铁的义勇军!
——摘编自《新编“九一八”小调》
歌曲二
打完了小城攻大城,
打下鞍山、吉林又拿四平,
……
只剩下那沈阳、锦州和长春。
东北人民大翻身。
——摘编自《攻大城》
【故事诉说情怀】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我军历来是善打硬仗的,……要求每一个同志都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作风,坚决相信团党委团首长能指挥我们突围出去。
——摘编自《铭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
【文物展现担当】
鞍钢职工献给毛泽东的一段我国自制的第一根重型钢轨 (1953年11 月)
毛泽东写信给鞍钢全体职工祝贺:“我国人民现正团结一致,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你们的英勇劳动就是对于这一目标的重大贡献。”
——摘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歌曲一反映了哪一事变。歌曲二反映了解放战争中的哪场战役。(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志愿军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请写出抗美援朝中的一位志愿军战斗英雄。(3)、材料中的成就得益于我国政府实行了哪一重大举措。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举措的历史意义。 -
2、弘扬中华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文化符号一:青铜器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
—《百家讲坛》
文化符号二:丝绸
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中国丝绸制成的简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 (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文化符号三:瓷器
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多瓷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贺易,大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非各地”。
—-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1)、史料主要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类型,上图中的青铜器属于哪种史料。材料中“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反映了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2)、据材料,概括中国丝绸外传的影响。(3)、根据材料,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
3、下表是某校九年级学生演讲比赛的部分题目。据此可知,这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 )
《“一超多强”的格局会改变吗?》
《中国:东方巨龙的腾飞》
《欧洲与美国:盟友不再?》
《第三世界的崛起》
A、走向整体的世界 B、互利共赢的世界 C、迈向多极化的世界 D、文化多样性的世界 -
4、小明同学在学习世界史时,复习到以下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甘地。这些人物是( )A、“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 B、领导社会主义运动的革命家 C、引领技术创新的科学家 D、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民族英雄
-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以问答体的形式,全面系统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该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
6、下表是某校学习小组探究活动的记录卡,根据卡片内容,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
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周恩来等赴西安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召开
A、国民党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外国支援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D、中国战场是歼敌人数最多的东战场 -
7、下图是一幅历史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四渡赤水 D、飞夺泸定桥
-
8、历史解释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1894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英勇牺牲 C、1919年,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2025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
-
9、下图为某同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 一课所做的导图式笔记(部分)。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甲——设台湾府 B、乙——雅克萨之战 C、丙———设伊犁将军 D、丁——驻藏大臣
-
10、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框架。该图示体现的主题是秦始皇(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车轨
-
1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从1640年开始,到1688年革命才算完成,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王和国会之间不断进行着拉锯战。在此期间,国王查理一世因推行君主专制度被处死;之后,英国还经历了一段绝无仅有的“共和国”时期,当然这共和只不过是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继之而来的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恢复君主制;最后,“光荣革命”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
(1)哪一历史事件揭开了上述英国“革命”的序幕?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革命”过程中英国政治体制的转型历程。为什么说“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材料二 工业革命不是一次性发明,以后就一劳永逸了,恰恰相反,新技术发明的不断更新使技术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机器的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到最后连劳动力最便宜的地方也不得不转向开始用机器来代替劳动力,这就是后来手工业解体的开始,也是工业革命走向全球的开始。
——摘自《文汇报》
(2)举一例史实说明工业革命中“新技术发明”不断更新。当时许多生产部门“代替劳动力”的主要动力来源是什么?“手工业解体”后确立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3)材料二中的“工业革命”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19世纪40年代,这个国家对中国发动了哪场侵略战争?通过上述材料和相关回答,你能得出哪些有益的认识? -
1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夜,我党召开了这次重要会议。会议阐明了党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摘编自光明网
(1)材料一中“这次重要会议”在哪儿召开的?会议确定的当时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思想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 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摘自新华网
(2)材料二中的“历史转折点”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场“民族解放斗争”具有哪些突出特点?领导“这个伟大胜利”的坚强核心是什么?(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而集小乡邑聚(合并)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於(把祭肉赐给)孝公,诸侯毕贺(祝贺)。
——《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根据材料简要归纳他变法的主要措施。“诸侯毕贺”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2)第一幅图反映了秦朝巩固统一的哪一项措施?该措施将哪种字体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这一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第二幅图是秦朝创立的哪一政治制度的示意图?战国时期,哪一学派曾主张建立这种政治制度?综合上述,你能得到哪些正确的历史认识?
-
14、《联合国宪章》在序言中规定:“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由此可见,该组织成立的目的之一是( )A、痛斥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B、创造一个公正和平的国际环境 C、遏制霸权主义破坏人权的行为 D、推动世界开始向一个整体发展
-
15、下图中的人物正在出席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这次会议( )A、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B、调整了战胜国的欧洲统治秩序 C、重申了《开罗宣言》必须实施 D、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
16、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主要有四次。第一次因发生农民焚烧警察局事件,甘地决定停止;第二次因发生武装冲突,甘地等人被捕,最终双方妥协。这说明( )A、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有一定的软弱性 B、印度农民没有反抗殖民统治的意愿 C、英国殖民者与印度人民的矛盾缓和 D、英国殖民者承认印度真正获得独立
-
17、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这样评价美国第16任总统:他的历史,就是那个时代美国人民的真实史。他是这个大陆的真正代表,是全副身心献给社会活动的人,堪称合众国之父。这位总统( )A、使北美人民彻底摆脱了殖民统治 B、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杰出贡献 C、主张在西部的土地上扩展奴隶制 D、主持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
18、1775年4月19日清晨,英军开赴波士顿西北郊,双方的气氛紧张而微妙。随着一声枪响,双方开始激烈交火,8名北美民兵不幸遇难,英军也遭受了伤亡。这场冲突标志着北美殖民地与英军之间爆发第一次真正的武装冲突。这次武装冲突( )A、使英国巩固了在美洲大陆的殖民地 B、说明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实力强大 C、激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抵抗热情 D、由北美人民组建的大陆军主导指挥
-
19、油画《蒙娜丽莎》是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生命活力,极具时代价值。其“时代价值”在于( )A、证明了妇女地位的显著提高 B、代表了法国艺术的最高成就 C、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潮 D、展示了法国教会的奢侈生活
-
20、亚历山大从埃及出发,经巴勒斯坦进入两河流域,随后在高加美拉大败大流士三世,逐渐将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帝国纳入了自己的统治之下。这里的“帝国”是( )A、古代波斯帝国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代埃及 D、亚历山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