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伟人的智慧,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他们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想,为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10月,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自此开始,《新青年》杂志的办刊主旨逐渐从宣传激进民主主义向宣传马克思主义转变。……在《新青年》杂志的启示和带领下,一大批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成为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主力军。

    ——摘自王兰娟《〈新青年〉杂志的“主义”转向》

    材料二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宣言书,终结了意识形态的持久争论,此时的中国已不再热衷继续纠缠于“理论”层面的讨论,在公开的舆论中,姓“资”姓“社”之类的争论日渐平息……为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奠定了深厚思想基础,一个超速发展的机遇出现,开始了新的一轮巨变。

    ——摘自庄若江《工商脉动与城市文化》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论述深刻表明,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历经磨难而不倒、历经坎坷而不衰的精神丰碑,更是中华民族百年奋争由衰而盛、由弱变强的强大动力。

    ——摘自聂启元《信仰、信念、信心: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青年》杂志宣传内容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 2、大一统传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更是塑造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的核心元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染儒风……正是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儒家传统的“大一统”民族观日渐在人们头脑中生根,并逐渐发展成为各族人民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政治理念,它不仅直接推动着汉民族这个民族实体向前发展,而且也直接推动着中国古代各民族朝着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实体向前发展。

    ——摘编自李克建《西汉儒学改造对中华民族民族观的影响》

    材料二   南宋临安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商品交易量大,原有的经济模式渐渐不适应发展需求。国家开始征收以货币缴纳的间接税商品买卖乃至私人间的交换几乎都以货币支付;官方造币量增大,纸币开始在较广范围内使用。……为了满足市民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经营者多雇佣员工,南宋货币经济的突飞猛进以及雇佣关系的发展对旧的经济模式产生冲击,为晚明江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宋代私学兴盛,文化教育走向大众……打破了贵族对文化的垄断。……各种民间习俗在“南北融合”的过程中逐步改变和完善,尤其是与商业活动的结合,使民俗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场面更加隆重和欢快,杭州传统民俗由此形成,许多全国性的民俗也在此期间渐趋统一。

    ——摘自《南宋临安市民阶层都市生活兴盛的原因,以及其对后世生活的影响》

    材料三   纵观清朝的边疆治理过程,其治理智慧在于,清初以“因俗而治”的策略把边疆地区纳入版图,真正实现了“大一统”格局,体现了治理中妥协的智慧;待70—100年之后,边疆地区统治逐渐稳定,但也出现各种问题,为此,清廷逐步谋划“修教齐政”之策,即把边疆和内地治理通盘考虑,把中央权力进一步渗透到边疆地区,实现全国地方教化与治理的一体化发展,达到稳固统治的目的,形成治理的联动效应,体现治理中改革的智慧。清朝在“执两用中”思想的指导下,在“因俗而治”和“修教齐政”中找到了平衡之术,实践出了“清朝方案”,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长治久安。

    ——摘自吕文利《清朝边疆治理的一体化方案》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时期推崇儒学的具体举措。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宋临安市民生活繁荣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
  • 3、2025年4月11日至13日,第四届安塔利亚外交论坛在土耳其安塔利亚召开。本次论坛以“在分裂的世界中重塑外交”为主题,来自155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各方重点围绕加沙冲突、叙利亚问题、中东安全、乌克兰危机、全球发展、气候变化等国际地区热点进行交流。这表明(     )
    A、对话协商是解决国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B、当前国际地区热点问题不能和平解决 C、当前国际局势总体上呈现出动荡不安 D、霸权主义和大国博弈影响着世界格局
  • 4、2025年4月18日,“百炼成钢的真心朋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举行。俄罗斯援华抗日老战士后代代表,俄政界、军界、学者、媒体、民间机构代表等400余人出席活动。下列史实中,与此相关的是(     )
    A、凡尔登战役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D、万隆会议
  • 5、法西斯国家在战争初期完全占据了战场的主动,人类面临被法西斯国家奴役的危险。……1942年1月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而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并取得最后胜利。这说明(     )
    A、团结就是力量 B、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C、弱国无外交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 6、在巴黎公社之前,无产阶级专政只是一个纯理论概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个未曾经过生活实践验证的“天才论断”,马、恩意识到,20多年前的纲领内容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是站在时代前沿的科学理论 C、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D、指导了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
  • 7、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阴影部分可以填入的内容是(     )

    A、都处死了封建君主 B、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C、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D、都受到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
  • 8、美国作家克尔·H·哈特在其所著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指出:“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执政期间得到了实施……也许再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该法典是指(     )
    A、《汉摸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法国民法典》
  • 9、从2025年元旦到农历蛇年新春,习近平主席分别同俄罗斯、美国等国元首和欧盟机构领导人视频会晤或通电话进行沟通,同亚太、亚欧、拉美等地区多国政要会见会谈,向多国领导人致电,促进大国关系稳定发展,深化睦邻友气,与全球南方国家共谋新合作,为完善全球治理增添新动力。据此可知,新时代的中国(     )
    A、坚持“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 B、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 C、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D、践行积极有为的特色大国外交
  • 10、“区位优势……应该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依托的国际与国内市场及所处的交通、能源大环境等方面。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是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我国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该材料表述的是我国经济特区设立的(     )
    A、背景 B、作用 C、特点 D、影响
  • 11、创作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版画作品《炉前》,描绘了平炉出钢的绚烂景观,工人们兴奋地簇拥在炉前,看钢水从出钢口喷射而出,动人心魄的光亮勾勒出劳动者喜悦的面庞,成为全民大炼钢的生动写照,是“大跃进”时期不可多得的木刻杰作。这幅作品可以用来说明我国(     )
    A、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 B、国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C、已经进入工业强国的行列 D、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
  • 12、表格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某次重大战役的战绩情况,据此可知,这场战役(     )

    战役持续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日伪军数

    破袭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余次

    2.5万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A、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1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追寻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薪火”主题研学活动,分赴南昌、三湾、井冈山、古田四地。其中,南昌研学团撰写的报告主题应是(     )
    A、军旗升起,革命摇篮 B、胜利会师,长征结束 C、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D、党指挥枪,枪服从党
  • 14、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的半个世纪里,中国因条约而陆续开放的通商口岸积久渐多,其趋向由沿海入长江,由下游而上游,并逐步进入内陆腹地。这些埠口,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说明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特点是(     )
    A、侵略国家日益增多 B、仅限东部沿海地区 C、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D、由内地扩大到沿海
  • 15、“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皇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草敕令;部分由于它是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行政效率的手段。”这说明军机处设立的目的是(     )
    A、削弱相权 B、强化皇权 C、禁锢思想 D、发展经济
  • 16、历史学者徐中约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也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由此判断,该制度是(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 17、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原地区许多农作物相继在江南大量种植,今浙江省境内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米(稻)、菽、麦、胡麦、胡麻、大豆、小豆、香粳、粟等,其中有的作物在此前仅限于北方种植。这一现象反映出魏晋南北朝以来(     )
    A、北方经济受到破坏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 18、“当年回马望长安,壮士一别远汉关。首使十三年岁久,再行千万里程艰。张君信义蛮夷爱,华夏文明异域宣。薪火遥播功业厚,千秋永载史书间。”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张仲景 C、张角 D、张陵
  • 19、考古学家在甘肃马家塬墓葬中发现了大量战国时期的金饰片,其中。一些金饰片的图案与欧亚草原上的斯基泰文化和巴泽雷克文化风格十分相似。这反映当时(     )
    A、随葬物品丰富 B、冶金技术高超 C、中外交流密切 D、文化多元同一
  • 20、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列文物中,能入选“商周时期文明展”的是(     )

    A.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B.刻有文字的甲骨

    C.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D.青瓷莲花尊

    A、A B、B C、C D、D
上一页 264 265 266 267 26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