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首先,对来自贸易伙伴的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此外,对57个主要贸易伙伴规定了特定的“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加征的“对等关税”为34%。这一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这表明( )A、欧洲一体化进程遇阻 B、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C、人口与环境问题加重 D、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
-
2、美国内战后,北方的资本、技术与理念开始大规模涌入南方,南方大面积的种植园转型为资本主义大农场,南方开始为北方工业提供原材料,北方的产品也大量销往南方。据此可知,美国内战( )A、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3、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以下表格中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逐渐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
B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度
C
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宣告法兰西帝国成立
D
1804年立法院通过《拿破仑法典》
确立法国三权分立联邦制
A、A B、B C、C D、D -
4、在14世纪的西欧,许多农民在农闲时到商人所办的手工工场里做工,他们领取工资,与商人形成雇佣关系。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西欧( )A、形成封建等级制度 B、市民阶层逐渐衰落 C、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D、世界市场初步确立
-
5、亚洲、非洲和欧洲都是人类早期文明发源地。下列文明成就中属于亚洲的是( )A、金字塔 B、种姓制度 C、《荷马史诗》 D、儒略历
-
6、2024年12月26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具有超高的机动性和隐身性能的第六代战斗机成功首飞;2025年1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054B型护卫舰首舰漂河舰在青岛某军港交接入列等。这些说明了我国( )A、外交事业成就显著 B、交通建设步伐加快 C、国防建设成就巨大 D、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
7、下图为1953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业品和粮食产量变化情况柱状图。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赎买政策的实行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农业合作化的掀起 D、改革开放的推动
-
8、“雄鸡一唱东方白,万里山河换锦装。马列坚心谋幸福,人民作主感荣光。……从此乾坤时运转,天安门上国旗扬。”诗中的“雄鸡一唱东方白”指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
9、《中国共产党广西历史》记载: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广西后,激起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响。广西各地纷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声援北京的反帝爱国斗争。这表明五四运动( )A、广泛传播三民主义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主力军是学生 D、受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
10、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据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B、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C、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
-
11、1860年10月,十二生肖铜像以及大量艺术精品、宫廷典藏被抢劫至海外,成为中国历史上文物大规模流失的开端。与这次“文物大规模流失”至海外相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2、九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在历史汇报课上展示了如下一组历史图片,据此判断他们汇报的专题为( )A、封建王朝的经济发展 B、中央政府的边疆治理 C、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
13、“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与该论断相关的元朝史实是( )A、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B、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C、确立册封班禅和达赖制度 D、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
1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与该诗中的唐朝“国破”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大泽乡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
15、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迁徙引起了其住所、饮食、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同时汉族的生活习惯和习俗文化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说明当时( )A、经济中心南移 B、民族交融加强 C、统一国家建立 D、中外交往密切
-
16、习近平主席在发表2025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春秋战国时期与这一理念最为相近的思想主张是(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制 C、“兼爱”“非攻” D、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
17、2025年春节期间,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哪吒是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在小说中,哪吒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里的“英明的君王”指的是( )A、大禹 B、商汤 C、周武王 D、周厉王
-
18、新华社长沙2025年1月21日电,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的李家岗遗址发现了两处彭头山文化时期的古稻田遗迹。这一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 )A、人类社会起源 B、原始农耕生产 C、炎黄部落起源 D、思想文化繁荣
-
19、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科技成就榜
1810年斯蒂芬森开始着手制造蒸汽机车,1813年他在附近煤矿观摩了用来从煤矿拉煤的“装有轮子的蒸汽锅炉”,斯蒂芬森回去后研制了“布卢彻”机车,能以6千米/小时的速度牵引8辆装有30吨煤的货车。他并不以此为满足,继续研究提高机车功率的方法,采用了蒸汽鼓风法,这个新设计使蒸汽机车进入实用阶段。经过努力,他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同年九月“旅行者号”机车拖着三十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车厢载有450名乘客和90吨货物“旅行者号”火车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跑完了40千米的路程。
1878年9月,爱迪生开始研究电灯,1879年10月21日,电灯研制成功,他为此试用了接近1600种材料进行试验,连续用了45个小时之后这盏电灯的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这种电灯有“高阻力白炽灯”、“碳化棉丝灯”多种名称,用碳化棉丝制成。1880年,爱迪生派遣助手和专家们在世界各地寻找适用的竹子,有6千种左右,其中日本竹子所制碳丝最为实用,可持续点亮一千多个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这种灯称之为“碳化竹丝灯”。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上述人物的代表性成就,并概括这两个成就各属于哪一领域的科技成果,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上述人物体现的共同精神。材料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的卓越才智和特有经历对这一伟大思想体系的影成起了重要作用,但这一思想体系的产生的根源绝不应从他们的天才中去寻找,而是要从那个时代的历史条件中去寻找……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为争取自身解放而斗争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那个时代的呼唤…如果说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依据,那么当时欧洲的二大思潮,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则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人民出版社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原因有哪些?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临时政府不顾人民的死活,继续进行世界大战,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对。1917年7月俄军在前线向德军发动进攻,遭到惨败。这一消息特到彼得格勒,首都50万工人、士兵举行示威游行,……由于形势的变化,布尔什维克党在8月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11月6日晚,列宁来到彼得格勒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到7日凌晨,20万起义工人和革命士兵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桥梁、火车站、邮电局、国家银行和政府机关,7日晚,起义者占顿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三,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俄国革命成功的道路与中国革命有何不同? -
2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大声疾呼:“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二 在“左”的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红军在长征初期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在这种形势下,党召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党和红军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洪向华《伟大的历史转折》
材料三 1978年冬,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立下了一张“分田到户”的字据,这件事情当时在全国引起极大争议。但是,1979年秋小岗村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小岗人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家家户户囤满了粮食。邓小平从这件事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
材料四 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宣传的核心思想。(2)、根据材料二,指出其“会议”的名称。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措施是什么?这一措施有什么重要意义?(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哪些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