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段话反映了这一运动的时代特点是(     )
    A、革命性 B、广泛性 C、进步性 D、启蒙性
  • 2、著名学者郭齐勇在评述《国史大纲》时说,即使在外患纷乘、国难深重的困境中,我国无数仁人志士仍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企盼和信心,并以满腔的热忱为之奋斗。在20世纪早期,符合“外患纷乘”引发我国“仁人志士奋斗”的史实是(     )
    A、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B、瓜分狂潮,维新变法运动 C、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 D、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爆发
  • 3、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中国市场向全世界开放,其直接目的是(     )
    A、打入别国的在华势力范围,进行自由竞争 B、充当警察,阻挠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C、保持中国领土完整,促进中国走向近代化 D、步他国后尘,在中国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
  • 4、有人把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温药慢治”的意义是(     )
    A、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 B、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C、在近代中国掀起思想解放的巨大风暴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5、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搜集的地图和图片,由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     )

    A、日本侵略中国的策略 B、近代化探索的失败 C、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D、近代中国艰难抗争
  • 6、有学者研究认为,1895年之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1895年后则变“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此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1895年列强开始获得鸦片贸易特权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 7、有人说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不败而败,不胜而胜”;也有人说“这场战争使号称‘世界第二’的法国的国际声誉一落千丈,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却得到提高。”这场战争发生在中国(     )
    A、西南边疆 B、西北边疆 C、东南边疆 D、东北边疆
  • 8、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北京条约》
  • 9、此战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香港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战前,中国市场上主要以土布为主,洋货是少数人问津的“奢侈品”;战后,洋布等日用品日益增多,逐渐占据进口商品的主导。这说明该战争(     )
    A、使列强攫取了在华设厂的特权 B、使西方的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C、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D、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
  •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在和庞大的“民族产业毛纺织业和高质量印度棉纺织品的竞争中,弱小的棉纺织业只有实行生产技术的变革才能生存……棉纺织业的生产技术和毛麻、丝绸纺织业非常接近,生产这商品有利可图。

    ——摘编自马克垚在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棉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要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栓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

    材料三 《共产党宣言》一经发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1848年,德文版本发表;1889年,有英文译本8个,俄文版本12个,德文版本21个,已有20多个文种(文字种类),130多个版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中文全译本出版,《共产党宣言》出版了上千种版本,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社会政治和人文社会科学著作。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最早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
    (2)、材料二表明当时工厂出现了哪些问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传播特点。
  • 11、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 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我们合众国人民”),大量移民带着欧洲工业化进程的成果来到了美国。这一宪法的颁布(     )
    A、标志美国独立 B、促进经济发展 C、推动文化交流 D、优化民主法制
  • 12、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通过颁布法律文献来巩固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是一些国家的共同做法。以下法律文献中属于美国巩固革命成果的是(     )
    A、《1787年宪法》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 13、“从一方面看,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化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是一种文化的新生。”材料中“它”指的是(     )
    A、文艺复兴 B、光荣革命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 14、下图为1500年至1799年间,从欧洲出发,前往亚洲海域贸易的前三名国家的船只数量变化图。根据该图,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

    A、西班牙、英国、荷兰 B、荷兰、英国、西班牙 C、英国、葡萄牙、荷兰 D、葡萄牙、荷兰、英国
  • 15、依据如表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信息判断,这场运动(     )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但丁(1265﹣1321)

    长诗《神曲》

    达•芬奇(1452﹣1519)

    绘画《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1564﹣1618)

    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A、大大推动了文学领域的繁荣 B、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 C、本质是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D、促使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16、凯撒出身贵族,历任多个重要职位,包括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他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计算的历法(     )
    A、太阳历 B、格列高利历 C、阴历 D、“儒略历”
  • 17、“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各国间的贸易壁垒破除了,大量希腊手工匠师、商人、冒险家涌入东方,他们在亚非的许多城市从事商业经营,一个由印度至尼罗河的广大贸易区就此建立。这反映了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 B、导致了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发展 D、使东方文化遭到严重破坏
  • 18、下列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发祥地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②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③开创古代社会民主政治的典范   ④是佛教发祥地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9、同苏美尔人的法律相比,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的契约形式很多,内容详尽(     )
    A、源于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 B、体现出罗马法体系的影响 C、加强古巴比伦的君主专制统治 D、说明古巴比伦法律体系的成熟
  • 20、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摘自学习强国)。研读材料,结合所学,解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

    材料三   “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的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

    ——《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   1871年5月28日凌晨,被俘的147名公社战士,巴黎公社的最后一批英雄,被押到了公墓内一处荒坟的角落。枪声响起,他们一个一个倒下。巴黎公社72天的历史化成一曲悲歌,从此载入人类史册……

    ——摘编自百度百科

    (1)、图一是工业革命中纺织技术方面的革新,写出机器的名字。图二是利用什么动力来源而使机车运行的?图二的诞生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2)、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被哪一生产组织形式所替代?据材料二分析新制度下工人的生活处境如何?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概括“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结合所学,概括《共产党宣言》与巴黎公社运动的内在联系。
    (4)、综上所述,你认为应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上一页 147 148 149 150 1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