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步练习
-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4)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3)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四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2016-2017年江苏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成武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1、小历向同学们展示了搜集到的信息:五四运动爆发后,山东齐河学生冲向街头,高呼爱国口号,散发反帝传单。德县罢课游行
学生每人手持小旗,上写“抵制日货”“收回青岛”“打倒帝国主义”等标语。武城学生马杏林血书“良心救国”4字,以示爱国决心。这体现出 ( )
A、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B、各地对五四运动的声援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 -
2、下图是小万搜集的1919年某位商人做成的一面示威旗帜。该旗帜见证了 ( )
“拒绝鲁案直接交涉,废除二十一条件”
A、爱国学生号召严惩亲日派卖国贼 B、工人阶级举行罢工声援学生斗争 C、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D、商界对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抗议 -
3、思想界的排山巨浪从文学革命发端,逐渐扩展为思想道德上的革命,引导青年挣脱旧制度、旧道德、旧伦理、旧家庭及旧的社会秩序,从而为中国打开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思想界的排山巨浪”所指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4、如下为同学们整理的陈独秀、鲁迅的言论,据此可知,二人都 ( )
人物
言论
陈独秀
“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鲁迅
“我以为,用白话文写小说,是普及白话文最好的形式。”
A、主张学习西方 B、提倡自强求富 C、宣扬民主自由 D、倡导文学革命 -
5、小唯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到:新文化运动期间,重视科学知识、科学实验课程的设置,主张学术独立,要求思想自由,反对政治干预学术,提倡用科学方法整理“国故”,注重调查研究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体现当时的思想主张是 ( )A、反对专制 B、自由与平等 C、推崇科学 D、公正与法治
-
6、小森搜集了李大钊的相关著作及言论。据此可知,李大钊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态度是( )
著作
言论
《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余之掊击(抨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宪法与思想自由》
惟取孔子之说以助益其自我之修养,俾孔子为我之孔子可也
A、批判继承 B、全盘否定 C、赞同认可 D、客观公正 -
7、小乐搜集了如下史料,这可以用来研究 ( )A、护法运动爆发原因 B、新文化运动的发端 C、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D、梁启超的变法主张
-
8、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凸显着党的发展历史鲜明的主题主线。某中学社团以“中国共产党的会议”为主题,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开天辟地创伟业】
材料一 会议主要议题及内容
主要议题
内容
明确党肩负的历史重任
努力把各界人民的革命要求和愿望,引导到革命|的轨道上
讨论党的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
党的纲领是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主要议题
内容
研究实际工作,决定致力于工人运动
以开展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并对此作出了具体|部署
建立集中统一的领导
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摘编自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通史》
【统一抗战定方略】
材料二
开辟“敌后战场”,是1937年8月召开的洛川会议确定的战略任务。在战略防御阶段,敌后战场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进入战略相洛川会议旧址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步上升为挑战的主战场。成为敌我力量消长变化的关键因素;在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战场成为实施全面反攻和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摘编自杨鲁《“全面抗战”等军语的提出及其
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团结胜利指航程】
材料三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在党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摘编自《中共七大党章的历史性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会议的召开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次会议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被载人史册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及设问,谈谈你从党召开的会议中得到的感悟。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37年7月8日
①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呼吁全民族抗战
1937年8月13日
②淞沪会战爆发,中国空军海军积极出动|参战
1937年8月25日
③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937年9月22日
④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9月
⑤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胜利
1938年3月
⑥日军进犯台儿庄,中国守军顽强抵抗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
⑦彭德怀指挥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的事件。(写序号即可)(2)、(中考新考法·选择关联的事件自拟观点并论述)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两个及两个以上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论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0、日本挑起侵华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各界团结一致,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各界声援黑龙江将士抗敌通电、
募款综合统计表(1931年11月——12月)
工商
学界
工界
教育师
妇养
亮亮
市区党部
其他
月计
合计
通电(次)
52
21
20
3
7
7
13
4
127
募款(次)
50
22
27
3
-1
6
3
2
113|
————摘编自强重华《抗日战争时期重要资料统计集(1931——1945)》
材料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很快形成,这是中国能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重要保障。在政治上,坚持调动人民参加民族解放运动的热情,充分吸收不同阶层人士加入抗日民主政权;在军事上,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动员组织人民群众保家卫国。事实上,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游击战争才汇成了淹没敌人的汪洋大海。
————摘编自荣维木《抗日战争是人民的战争》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并结合相关史实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重要保障”。(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原因。 -
11、1943年3月,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在江苏淮阴刘老庄反“扫荡”战斗中,遭日军1000余人合围。连长白思才、政治指导员李云鹏等82名指战员与日军展开殊死肉搏,廷灭5170余人,最后全部壮烈牺牲。这体现出中国军人( )A、积极乐观、敢于斗争的精神风貌 B、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 C、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D、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
12、中共七大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这些实际斗争及其经验,不可避免地要形成自己的伟大的理论”“是发展着与完善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的“理论”是( )A、毛泽东思想 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共产主义
-
13、小唯同学搜集绘制了如下数据图,图中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抗日根据地( )A、实行民主建政 B、开展大生产运动 C、宣传民权主义 D、打土豪、分田地
-
14、陈老师在历史课上展示出如下数据,同学们可得出( )A、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的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作出了最大贡献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
15、某历史兴趣小组根据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武装力量的战术制作了如下示意图,以下战术的实施 ( )A、牵制和抗击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B、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
16、下表是某公众号新一期历史学习专题推文的内容,由此可知该期推送的学习主题是( )
图片
李宗仁组织军队就战照片
书籍
《血肉长城:徐州会战》《墨兵江汉:武汉会战》
地图
《淞沪会战示意图》
A、正面战场的抗战 B、局部抗战的开始 C、敌后战场的抗战 D、抗日战争的胜利 -
17、“四海含悲,九天酒泪,愤日寇善行,暴戾恣睢,冤魂卅万南京耻;碑铭史鉴,酒奠亡灵,警神州志士,图强勤力,热血千秋中国心。”该诗词所反映的是(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九一八事变 C、日军报复性“扫荡” D、南京大屠杀
-
18、以下是某班组织“史料学史”活动展示的资料。这共同佐证了当时( )
由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在朱德指挥下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A、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D、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
19、下图选自抗日救亡宣传画展,该画描绘了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抗的场景。该作品( )A、再现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表达了维护共和制度的决心 C、宣传了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D、揭示了建立伪满洲国的企图 七七事变(中国军队还击日军)
-
20、如下是不同人物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及观点。据此推测,这一历史事件是( )
人物
观点
江泽民
结束了十年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中国从长期内战到全面抗日的重要历史转折。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的,张、杨|两将军的父举“有大功于抗战事业”,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人物
观点
毛泽东
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的形势下的国内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
A、组建国民革命军 B、七七事变 C、创办黄埔军校 D、西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