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步练习
-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4)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3)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四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2016-2017年江苏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成武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下列描述有误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联系,并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了基础。 B、北魏孝文帝改革后,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C、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西藏;形成新的民族一回族 D、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等,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
2、2025年的春节不同寻常,这个承载着民族记忆的节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时光的刻度,更是千年文明的活态传承。回溯这份文化基因的形成过程,盛唐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璀璨巅峰,始终是无法绕开的一个关键节点。下列文化成就属于唐朝时期的是( )A、屈原创作的新体诗歌“楚辞” B、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 C、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D、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
-
3、
综合探究。根据要求,完成探究。
【贸易空间与地理发现】
材料一 在欧洲历史未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作政府的大事业……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在16、17世纪的欧洲人眼里,国家的富强得靠海外事业的成败。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新航路开辟前后西欧国家对海外贸易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贸易变化与工业革命】
材料二 1870—1900年世界贸易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继英国之后,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扩大了本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格局。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
——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简述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贸易发生的“一些新变化”。结合所学,列举交通领域促使“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创新发明一例。【贸易霸权与世界大战】
材料三 1900—1948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时间
世界贸易平均增长率
1900—1913年
3.7
1913—1929年
0.7
1929—1938年
-1.2
1938—1948年
0.0
——摘编自《国际贸易概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发展呈下降趋势的原因。【贸易摩擦与大国博弈】
材料四 贸易战争的阴影笼罩了中美乃至全球,引发多方力量相互博弈,必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目前这种局面是新兴制造业大国崛起道路上必经的考验,既然无法避免,只能从容应对。
——摘编自《国际贸易战六百年》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今天的贸易战争? -
4、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经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乃立国之本,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生产工具变化的趋势。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概况简表
朝代
手工业部门
典型成就/现象
汉代
冶铁、纺织
长安东市“工匠千室”,官营作坊为主。
宋代
制瓷、造船
景德镇民窑达300座,广州船坞可造万石船。
明代中后期
丝织业、棉纺织业
苏州“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松江布“衣被天下”。
(2)根据材料二表格信息,总结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 宋代,兴起了许多商业城市,放宽了城市中开设店铺的条件。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交子”。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瓷器等物品大量出口。清朝前期,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他们主要从事茶叶、粮食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改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至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4)从以上三则材料的关系入手,自拟一个论题,并对拟定的论题进行阐释说明。
-
5、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会议 B、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C、1921年,苏俄实施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 D、1933年,罗斯福宣布开始实施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6、梳理线索、厘清联系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对以下事件之间联系理解正确的是( )A、①为②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B、①与③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 C、②为④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D、③与④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
7、元人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这反映出元朝行省制度( )A、导致地方权力失控 B、出现反制中央现象 C、制约地方行政权力 D、实现初步民主决策
-
8、观察分析下图,此柱状对比图反映了西汉初期存在着的问题是( )A、经济问题 B、边疆问题 C、税收问题 D、王国问题
-
9、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南部接壤的区域。到距今5300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下列是考古发现的部分彩陶图片及其发掘地,由此可以说明( )
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
甘肃泰安出土的彩陶盆
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
江苏邳州出土的彩陶盆
A、彩陶烧制技术出现在我国打制石器时期 B、史前时期小农经济得到充足发展 C、中原地区的文化对周围地区产生了影响 D、中原地区的阶级分化已比较明显 -
10、从古代四大发明到现代政策与科技的创新,中国智慧始终在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与发展。
以“中国智慧影响世界”为主题,自拟题目,选择至少两个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60字以内)
-
11、
纵观人类文明史,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始终呈现动态交织的互动关系。
材料一 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中国古代史稿》
春秋晚期牺尊 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废除了旧的经济制度,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措施。材料中作者认为商鞅变法“取得大的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赶上并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与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结盟成为资本主义各大国壮大实力和声威的主要手段,经过30年的演变过程,20世纪初最终形成两大军事集团。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新一轮技术革命推动了哪一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形成?并列举该时期两个典型的“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大军事集团”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材料三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从经济增速角度看,1978—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名义增速高达14.5%,刨除年均4.8%的通胀率,年均实际增速仍高达9.3%。
——摘编自张连起《壮阔四十年:中国经济的蜕变》
(3)据材料三,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
12、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部分史实,这些内容可以说明( )
时间
事件
1942年1月
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4年6月
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1945年2月
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1945年8月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A、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 B、国际合作推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C、欧洲的国际地位下降 D、苏联在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
13、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B、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 C、1792年9月,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D、《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具有进步性
-
14、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把沿海和内地的一批大型工业企业搬迁到民族地区;1978年以来,又优先安排了新疆塔里木油田、内蒙古大型煤电基地等大批重大工程项目。这反映出我国( )A、推进民族区域自治 B、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C、注重民族文化传承 D、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
15、下表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图书出版社发生的变化,与该变化趋势紧密相关的是( )
年份
私营出版社(家)
国营出版社(家)
国营所占总数比例(%)
1950
184
27
12.8
1953
356
62
14.8
1954
290
70
19.4
1955
19
77
80.2
A、土地改革的实施 B、工业化全面进行 C、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行 -
16、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下面时间轴的描述准确的是( )A、第一阶段描绘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及国共两党内战 B、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与红军长征都发生在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描绘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全过程 D、三个阶段全面展示了中共独立领导革命胜利的过程
-
17、轮船招商局创办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其经营的国内外运输业务不但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以上材料主要说明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C、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D、培养了一批近代企业管理科技人才
-
18、中国民本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治理体系中发挥巨大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春秋战国时期与这一理念最为相近的学派及思想主张是( )A、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B、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C、儒家: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D、法家:强调依法治国等
-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共湖南省委制定了秋收起义计划,决定夺取长沙这样的中心城市……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毛泽东果断地改变了原有部署,到国民党当局控制力量薄弱的乡村寻求立足点,保存力量。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权建设
①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中华苏维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
②
抗战时期,通过了新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新的选举条例在选举原则、选举资格、选举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比较符合农民特点的规定。中共为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还积极鼓励农民监督政府和干部的工作
③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十八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整理自余伯流等主编《中国苏区史》、张俊国《延安时期党的农民
民主政权建设工作初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就是说:我们依靠人民打下江山,我们的江山就是人民;拥有人民就拥有江山,拥有了江山就要为了人民;我们以人民为江山,人民就是我们的靠山!
——摘编自李兴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有感》
(1)根据材料一,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请在正确项的括号内填“正确 ”,错误项的括号内填“错误”)
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南昌起义都失败了
( )
秋收起义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乡村
( )
(2)请将材料二中各时期政权建设地点填在如图的相应位置(填序号即可),结合所学知识,仿照示例,任选一个时期的政权建设加以说明。(示例除外)
【示例】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共产党人在全国创建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
(3)综上所述,概括你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的理解。
-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朝代
政治制度特点
唐朝
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扩大了统治基础;地方实行道、州、县三级制
宋朝
在中央,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在地方,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材料三
元朝政治结构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受封对象。(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宋时期政治制度的不同点。(3)、观察材料三中的元朝政治结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政治制度在中央和地方管理上的特点。(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