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果我们把“黄河流域、种植粟和蔬菜、住半地穴式房屋、原始农耕文化”等要素结合在一起,那么可以判断出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良渚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
2、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以下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文物是
A、甲骨文 B、司母戊鼎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铁制农具 -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接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描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钢,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依据是什么?(2)、据材料一、二,概括“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 -
4、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的辛亥革命纪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表达其现实主张的重要策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
评述
文献
“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
《民族的大联合(三)》1919年8月
“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
材料二 下表是一些历史学家或历史伟人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
人物
观点
引文出处
陈旭麓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章开沅
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是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是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
《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毛泽东
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请朝皇帝。但它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撰写这两篇文章的时代背景。(2)、请针对材料二中的某一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①观点正确②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 -
5、【不忘国耻,英勇抗争】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英勇抵抗,展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材料二 在获得“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等有利条件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令英国资产阶级感到不满。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这场战争”中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它使得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为改变材料二所述局面,英国当时采取了什么行动?(3)、材料三这一遗址的名称是什么?造成材料三遗址这一惨痛历史事件的侵略者是谁?(4)、近代中国百年耻辱是我们永远的痛!今天,我们强大起来了,但我们仍要铭记历史,牢记教训。从上述材料所描述的中国惨痛的经历中,我们能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
6、北京大学一学子在狱中题诗:“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被捕学生的爱国情怀。据此猜测,该学生参与了(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红军长征 D、一二•九运动
-
7、小晗的爷爷今年恰好九十大寿,即1932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结束后,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晗:你知道爷爷出生于民国哪一年吗?小晗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民国二十一年 B、民国二十二年 C、民国二十三年 D、民国二十四年
-
8、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反映出这次运动的性质是(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反帝爱国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反封建斗争
-
9、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历时三年取得重大成果,确认在当年大东沟海战战场发现的沉船为清北洋水师致远舰,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下考古发掘信息中,可作为判断该沉船就是当年“致远”舰的最直接证据是A、长60多米、宽9—10米的舰体残骸 B、舰体上留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 C、舰体上的多处火烧及爆炸痕迹 D、抛撒在舰体周边的钢板、木板、锅炉残片
-
10、李鸿章晚年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得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
11、“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新政”和“预备立宪” D、新文化运动
-
12、孙中山在《太平天国战史》序中写道:“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这句话点明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没有制定纲领来领导革命 C、没有发动农民积极参加革命 D、没有取得英法等国家的援助
-
13、以下是某历史专著的部分内容,请对此确定一主题是( )
时间
具体内容
1860年10月5日
英法联军进攻北京,误以为咸丰皇帝住在圆明园,遂向圆明园进军
1860年10月6日
法军率先抵达并占领了位于北京郊外的圆明园
1860年10月7日
英军抵达圆明园,加入了抢劫财物的行列
1860年10月18日
英军一意孤行,决定烧毁圆明园全园,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放火行动
A、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 B、咸丰帝的逃跑 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D、圆明园的浩劫 -
14、《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
①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 ②封建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消亡
③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5、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文中的“这场战争”开始于( )A、1840年 B、1856年 C、1894年 D、1900年
-
16、革新和改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的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发生了转型。
——《新全球史》
材料二 1868年,明治天皇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1871年,岩崎弥太郎创办三菱公司,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和政府的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财团。
——《日本近代史》
(1)、材料中的“俄国的这种制度”是什么制度?通过这场改革使俄罗斯“发生了转型”具体指转型成什么新的道路?(2)、材料二中的“全面改造日本”指的是什么改革?“三菱公司”的创立和发展源于明治政府采取的什么改革措施?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日本这场“全面改造”的影响。(3)、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
17、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欧美国家的现代化》
材料二

材料三 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材料四 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
——《世界史》
(1)、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一概括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的影响是什么?(2)、材料二图示中三者的关系是通过美国的哪一法律文献确立起来的?体现了什么立法原则?这部法律文献有何意义?(3)、材料三出自于法国大革命中的什么文件?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是什么?(4)、材料四反映的事件是什么?事件开始产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中生产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 -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材料二 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材料三 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意义。(2)、材料二中的“海外冒险事业”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之,指出“海外冒险事业”的思想动力。(3)、材料三中所反映的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这个贸易的影响, -
19、“资本主义必将灭亡”、“暴力手段”、“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三个关键信息直接相关的著作是( )A、《资本论》 B、《独立宣言》 C、《大宪章》 D、《共产党宣言》
-
20、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包括(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帝国主义理论 C、科学社会主义 D、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