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租地农场的出现,富裕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随着手工工场规模扩大,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市民阶级),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摘编自《世界历史》
材料二:14—17世纪,欧洲新生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促使欧洲人逐步从以基督教神学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体现了人性的觉醒。它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开辟了道路,是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前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近代欧洲的第一道曙光。
(1)、根据材料一,简述13、14世纪以来,在生产经营方式和社会结构方面,农村和城市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世纪,欧洲掀起了什么思想文化运动?这一运动首先出现在哪个国家?该运动的先驱是谁?该运动的核心思想什么?这场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它们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共同影响。 -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

材料二:一般而言,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都属于希腊文明的古典时期。日后人们所称的古典文明光辉成果大都产生于这两个世纪间,其中许多代表人物将永远照耀于人类文明的史册。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大化二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1)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国家给贵族以“食封”“禄”。
——载《历史教学》,1983年第10期
(1)、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在B处出现过的文明古国是?亚非四大文明区域都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成就,请举例说明?(A、B、C处任选2处,各举一例即可,中国除外)说说亚非四大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希腊文明在政治领域的成就是什么?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3)、材料三中所述内容与日本历史上的哪场改革有关?这场改革是哪位天皇开始的?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3、下图是世界近代历史上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示意图。这次革命发生在 (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
4、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皇帝后,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编纂《罗马民法大全》。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查士丁尼将自己统治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 B、公元前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查士丁尼法典》 C、用于指导学习法律的文献——《法学汇纂》 D、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理概要》
-
5、张磊同学在整理读书笔记时列出如下知识点,他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西欧庄园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A、古代亚非文明 B、雅典的民主政治 C、古代欧洲文明 D、封建时代的欧洲 -
6、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讲述了主角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幻想自己成为中世纪骑士而做出种种荒唐行为的故事。骑士文学是欧洲封建庄园经济下骑士制度的产物,它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而繁荣,随着庄园经济的衰微而走向终结。庄园生产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内有耕地,林地、教堂、领主府邸与农奴住宅等,设置r生产设施,如磨坊、烤炉与酿酒设备。达说明中世纪西欧庄园是( )A、政教合一的单位 B、封闭的作坊 C、两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D、独立的自给自足经济和政治单位
-
7、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历史上意大利、法国、德国三个国家都脱胎于查理曼帝国 B、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没有任何的契约意义 C、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
-
8、下图是一文明文化成就的集中体现。这一文明是( )
A、古希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古印度文明 -
9、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可以帮助你比较直观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概况.下列事件均与古代罗马有关,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建立共和国②凯撒夺政权③称霸地中海④建立帝国⑤斯巴达克起义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①③⑤②④ D、③①⑤②④ -
10、“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下列有关古希腊、古罗马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小国寡民”是古代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 B、伯里克利主政时雅典公民享有政治权利 C、《十二铜表法》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D、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
11、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巩固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材料二: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中央)
文化
统一文字为小篆
经济
交通
统一车轨
军事
北击匈奴,修长城
思想
材料三: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臭,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这段材料赞赏的是他的什么功绩?(2)、材料二表格中列出了秦朝巩固统一的一些措施,请你补充完备。(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李斯反对的是周朝的什么制度?秦朝用哪一制度取而代之? -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战国时期,针对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孔子的思想主要收集在哪一著作中?“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举措是什么?(2)、材料二中,诸子百家聚众讲学,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形成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这一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请你将材料三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A无为而治,顺其自然。B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C民贵君轻,仁政于民。D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
13、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从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战况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材料四: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伯(同“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他的理论属于哪家学派的思想?(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3)、材料三反映了秦军的战况如何?该战况的取得与商鞅变法中的哪一措施有直接关系?(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影响。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和技能。

材料二: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1)、材料一分别是古代哪两类原始居民的房屋?并分析两种房屋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
15、中国历史上曾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决心反抗秦朝暴政的农民起 义军领袖是( )A、秦二世、赵高 B、张角 C、刘邦、项羽 D、陈胜、吴广
-
16、“光盘行动”意在提高人们节约粮食的意识,培养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百家诸子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生活奢侈浪费的是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庄子
-
17、该工程是四川平原上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就地取材、因陋就简,采用竹笼卵石以柔克刚,并且充分地利用了河流的弯道、崖壁的角度所形成的冲力,自然地控制着水量和水流方向。该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
18、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祖先崇拜的消失 B、私有土地的出现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宗教信仰的改变
-
19、“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电视剧《封神榜》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平王
-
20、陶寺都城遗址发现的城址规模宏大,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居住区,各区域有明确的分工。墓葬随葬品多寡不等,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B、早期国家不断发展 C、原始居民还未走向定居 D、原始手工业品种类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