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今年(2023年)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70周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部法律文件,试图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材料中的“法律文件”指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 2、制作时间轴,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标志性作用的两个历史事件。
    (2)、选择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0分。要求:参考但不得照抄示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

    观点:科技进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事件:工业革命开始、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轮船试航成功、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论述: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开展起来。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1807年,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轮船试航成功。1814年,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轮船、火车、铁路的发明及使用,为社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大大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结论:科技进步能够提高出行效率,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3、

    为研究广东近现代历史,某校九年级历史社团找到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组:【人物篇】

    容闳,广东香山人,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曾赴美采购江南制造总局的机器设备。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领导公车上书和北京、上海的强学会,创办《时务报》。

    孙中山,广东香山人,被尊称为国父,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1)依据第一组材料概括出一个恰当的主题,并结合上述人物所经历重大事件及其意义予以说明(任举一例)。

    第二组:【遗址篇】

    广州农讲所旧址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工农运动进入一个新高潮,为培训农民运动骨干,由中共倡议建立和主持,连续培训6期学员。

    汕头大埔会馆旧址

    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旧址,周恩来、叶挺、贺龙、彭湃、李立三等领导同志都曾在这里活动过。

    红色交通站旧址(汕头站)

    中共中央交通局设立至中央苏区的直属绝密交通站,为护送干部、输送物资和递送情报发挥巨大作用。

    (2)根据第二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旧址作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研学之旅的目的地,并说明入选理由。

    第三组:【城市篇】

    (3)综合上述三组材料,请你谈谈广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展现出怎样的精神风貌?
  • 4、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经》开宗明义地说:“夫孝,德之本也。”从周代至春秋,孝的初始含义主要是尊祖敬宗,另外还包含生育子女、传宗接代。春秋至战国之际,经过儒家的阐释发挥,“善事父母”最终成为“孝”的核心内容。孔子把孝的含义归纳为三:一是无违;二是能养;三是有敬。曾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将孝道与忠君联系为一体,使之成为政治原则。而到了汉代,封建统治者则从实践上使其政治化,孝由此成为“以孝治天下”的工具。

    ——摘编自卢明霞《当代中国孝德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孝道核心内容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孝道思想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孝”是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子女赡养父母作为“孝”的基本内容而得到普遍认同。“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得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中国传统养老不但注重物质奉养,还要顾及精神需求。《礼记》记载:“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此外,历朝统治者都对家庭养老格外关注,经常对年长者需要赡养的家庭给予经济补助、减免赋役等方面的扶持。

    ——摘编自刘勇《中西方养老文化的初步比较研究》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养老文化的特点。

    材料三立身行道,始于事亲。上下无怨,不恶于人。

    孝无终始,不离其身。三者备矣,以临其民。

    以孝事君,不离令名。进思尽忠,义则不争。

    匡救其恶,灾害不生。孝梯之至,通于神明。

    ——(西晋)傅咸《孝经诗》(二章)

    (注:傅咸《七经诗》首开集句诗的集句模式,集句诗,又称集锦诗,是从现成的诗篇中,分别选取现成的诗句,再巧妙集合而成的新诗。)

    (3)指出材料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孝道文化有何史料价值。
  • 5、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意在(     )
    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劳资关系 C、重塑政府形象 D、缓和社会矛盾
  • 6、有学者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该学者意在强调(     )
    A、政府必须主宰经济发展 B、政府干预经济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应是必然选择 D、苏联计划经济的完美性
  • 7、历史地图体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大陆相互怒目而视”的形势。它反映的国际关系格局是(     )

    A、同盟国与协约国对峙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两极格局 D、多极化趋势
  • 8、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都确立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和“主权在民”的原则。三部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都是(     )
    A、天主教会统治阻碍社会进步 B、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C、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 D、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 9、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9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主要归因于(     )
    A、医学进步治疗水平提高 B、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C、三角贸易贩卖大量黑奴 D、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 10、《神曲》、《红楼梦》和《物种起源》均在1986年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三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诗歌

    剧本

    散文

    B

    彼特拉克

    曹雪芹

    达尔文

    C

    抨击世俗王权

    叙述爱情悲剧

    挑战教会神学

    D

    倡导人文主义

    反对封建礼教

    阐述自然选择

    A、A B、B C、C D、D
  • 11、中世纪后期,市民们向国王提供财政支持,还充当国王的内侍、监工和账目保管人等,而作为回报,国王向市民们提供保护,颁发皇家特许状。这有助于(     )
    A、城市自治,庄园衰落 B、商业繁荣,人口减少 C、削弱割据,强化王权 D、乡村萧条,城市发展
  • 12、1984年被称作“企业元年”,在这一年涌现出一大批乡镇企业,有江苏华西村、西邻京华村等,这是由于(     )
    A、土地改革的推行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 13、下表是某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的学习目录,由此判断本课的主题是(     )

    重在预防——“治未病”思想

    功在总结——《本草纲目》

    传承与创新——青蒿素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民观念的转变 D、教育事业的进步
  • 14、1978年12月13日,中粮与可口可乐达成协议,允许其进入中国;1979年,可口可乐在中国第一个生产车间奠基。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一五计划开展 B、十年浩劫结束 C、改革开放 D、加入世贸组织
  • 15、自开埠以来,上海妇女除了传统年节、进香、游春等活动外,开始出现观看外国马戏、赛马、歌剧、游览开放的私家花园、喝下午茶的现象。这表明近代上海(     )
    A、社会生活多元化 B、中西文化对立 C、社会风俗西方化 D、妇女地位提高
  • 16、下表是1913~1918年英、德两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据此可推断(     )

    年份

    英国

    德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910944

    100

    28302403

    100

    1914

    105207580

    108.5

    16696945

    58.9

    1917

    51989185

    53.6

    ——

    ——

    1918

    49890293

    51.5

    ——

    ——

    A、英德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B、德国经济实力下降 C、中国民族工业获发展良机 D、英国国力由盛转衰
  • 17、以下两幅作品共同彰显的精神内涵是(     )

       

                     周令钊《五四运动》                                   郑作良《卢沟醒狮》

    A、艰苦奋斗精神 B、不屈抗争精神 C、革命首创精神 D、国际主义精神
  • 18、1927年8月20日,毛泽东在给中央的信中提出:“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国民党的旗帜己成军阀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并由此发起(     )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 19、有学者指出:“这个事件的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还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事件是(     )
    A、天京事变 B、百日维新 C、新文化运动 D、义和团运动
  • 20、继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魏源编撰《海国图志》后,徐继畬著《瀛寰志略》,不用“天下”、“海国”,而用“瀛寰”(意指世界)为其书命名。这一变化说明(     )
    A、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 B、天朝上国思想束缚被打破 C、仁人志士全面向西方学习 D、鸦片战争直接扭转国人观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