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书写系统出现以前,古希腊人常在陶瓶上绘制图像记述历史,后来古希腊人用圆瓶图像与文字共同记述历史,如下图“奇吉陶瓶”描绘了当时的战争场景,其饰带上出现了神话人物身份的题名,这反映了古希腊( )A、城邦衰落源于连年战争 B、陶瓶装具叙事性与艺术性 C、艺术作品渗透理性精神 D、城邦的历史均由陶瓶记载
-
2、1978—2007年, 我国GDP总量从世界第10位跃居第4位, 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升至约1.5万亿美元,这反映了( )A、“一五”计划的成果 B、三大改造的成效 C、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D、脱贫攻坚的胜利
-
3、1983年5月27日,我国以最高礼遇,在人民大会堂为首批自主培养的18名博士颁发学位证书,这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的第一代博士。这表明我国( )A、提倡职业教育 B、加强国防建设 C、重视人才培养 D、实施义务教育
-
4、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适当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1953年,我国还降低了农副业贷款利息,对农业合作社的设备性放款给予特别优惠。这( )A、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B、体现了公私合营特点 C、奠定了重工业的基础 D、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
-
5、陕甘宁边区政府1938年开始注意自给工业的建设, 1940年提出“半自给”政策,1942年又实行统一的、有计划的工业经营,这些措施( )A、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有利于克服边区的困难 C、巩固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D、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
6、下面是20世纪30年代流传于中国东南多省的民间歌谣。这些歌谣体现了( )A、民众抗美援朝的决心 B、军民一心的真挚情感 C、大生产运动成效显著 D、知识青年的报国理想
-
7、 下面是1920年4月28日【申报》刊的一则《新青年》广告。这( )A、有利于工人阶级的觉醒 B、推动了变法维新运动 C、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 D、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
-
8、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北京,传统的大襟长衫、对襟唐装仍为常见服饰;改造后的长袍马褂和旗袍渐趋流行;洋式衬衣、西裤、皮鞋等也得到推广。这折射出当时( )A、区域发展均衡 B、中西文化的交流 C、娱乐生活书样 D、社会阶层的流动
-
9、 “洋务”是近代中国大变局下的特定产物.嘉庆以前无所谓洋务,后“夷务”与“洋务”,并用,至清末“洋务论又变而为时务论”。这反映了晚清( )A、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制度变革成为共识 C、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D、对外认识不断深化
-
10、张謇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以棉、铁两种工业为中心,1910年,他正式提出“棉铁改策”, 认为“至柔唯棉,至刚唯铁”。这表明他主张( )A、平均地权 B、君主立宪 C、实业救国 D、民主共和
-
11、19世纪60年代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后来张之洞等人也在各地相继建立军事学堂,尤以海军学堂为多。这体现了洋务派( )A、注重近代军事教育 B、践行求富主张 C、动摇清朝统治基础 D、支持民主革命
-
12、鸦片战争后,魏源倡议制造战舰,武试增设水师科且不能“舍船炮而重弓马”,水师官员从舵工、水手、炮手中挑选。据此可知,魏源( )A、重视探索御敌之法 B、找到战败根源 C、反对科举取士制度 D、主张政治改革
-
13、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畅销海外,换来大量原产于美洲等地的银元,这些银元“以块计,每块分十角,角分十分”,民众交易也逐渐使用“元(块)”“角”“分”等货币单位。这反映的是( )A、铜钱大量铸造 B、全球经济互动 C、北方入口南迁 D、交于广泛流通
-
14、下面为清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多次刊印的日用类书籍《商贾便览》的部分目录信息。该目录信息反映了当时( )A、农业技术先进 B、政府收入减少 C、人口迅速增加 D、商品经济活跃
-
15、辽上京城东西轴线以南的建筑多具有汉制特点,以北的建筑多随契丹旧俗设有毡帐区,展现出鲜明的二元特色。这种布局体现出辽( )A、消除了区域差别 B、强化了地方治理 C、吸收了中原文化 D、加强了中央集权
-
16、下图为宋代工匠设计的鲫鱼杯及其原理。这一设计体现了( )
工匠将绘制的卿鱼装些入杯底。然后在其上安放一小块凸连镜,就做成了这种奇特的酒杯。此杯盛水或盛酒后共内可见“有一卿长寸许、游泳可爱”。
A、科技与生活结合 B、儒家思想的发展 C、书法与绘画融合 D、都市生活的繁华 -
17、唐开元十六年,皇帝诏令: “自今岁普熟,谷价至贱,必恐伤农”,宜加钱收买粮食“以实仓廪,纵逢水旱,不虑阻饥”。据此可知,当时政府( )A、提高商人地位 B、重视整顿吏治 C、提倡兴修水利 D、关注民生问题
-
18、西汉时,权贵不乏起家卑微者,皇后也有平民出身者;但东汉时,地方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由当地豪强大族控制,皇后也多出身高官将相之门。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 )A、官僚机构复杂 B、礼教秩序瓦解 C、选官制度完善 D、门第观念渐浓
-
19、 古文字“盐”有如下构形释义。与该字构形释义相关的是古代的( )
该字上方左侧有一只大眼晴,与古文字“臣"相通:表示监督盐业生产的官员。上方右侧为一“人"字,喻意制盐工人;人字下面为一“卤"字、表示制监原料“卤水”.最下方为装盐容器 “皿”字、这几部分合起来即有官员监视工人用卤水制盐的含义。
A、盐业官营现象 B、轻徭薄赋举措 C、重农抑商政策 D、崇文抑武风气 -
20、 战国时期,越来越多诸侯国的城墙加宽增高,城墙和护城壕沟之间的距离变宽,城防体系由简单变复杂。这反映了该时期( )A、社会等级分明 B、兼并战争加剧 C、边疆治理强化 D、社会风气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