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表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方式及相关史实。这可以用来说明    (   )

    方式

    相关史实

    设立银行

    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银行,如俄国设立的华俄道胜银行,法国设立的东方汇理银行

    开设工厂

    1895——1913年,外国在华设立了136个工厂,是甲午中日战争前半个世纪的6倍

    掠夺路矿利权

    西方列强夺取了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修筑权,攫取沿路|地区的开矿权等许多经济、政治特权

    A、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B、近代民族资本家的实业救国浪潮 C、洋务运动求强求富的目标破产 D、列强通过多种方式对华经济侵略
  • 2、洋务派官僚张树声曾道:“西人立国⋯⋯驯至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厥步趋,常不相及。”其意在说明洋务运动(   )
    A、学习西方技术推动近代化 B、学习内容存在局限性 C、受到了地方官员大力支持 D、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
  • 3、如下示意图是天津紫竹林的地名沿革历程。与图中“⋯⋯”处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

    索竹林,位于天津城东南方向海河西岸,原为蒙竹林寺,建于康熙初年→道光时为紫竹林村→⋯⋯期间,附近一带被划定为英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位于天津市人民图书馆附近,今市文化局一带。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 4、该条约的签订,不仅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也使清王朝的外强中干和腐朽没落暴露在世界列强面前,中国从此成为列强垂涎争抢的肥青(指“肉”)。该条约是    (   )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 5、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旷日持久、牺牲巨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民抗日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31年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1935年

    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

    1936年

    西安事变

    1937年

    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1938年

    台儿庄大捷、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武汉会战

    1940年

    百团大战开始

    1941年

    国民政府发布文告,正式对日宣战

    1945年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整理自齐福霖《中国抗日战争大事记》

    (1)、请从大事年表中找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2)、(中考新考法·选择观点论述)请从下列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用序号表示),并从大事年表中选择相互关联的史事,对所选观点加以论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观点: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②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我选择的观点:    ▲    

    选择史事:    ▲    

    论述或说明:    ▲    

  • 6、某校准备开展以“红心永向学生同唱献华章”为主题的师生同唱红歌活动。如下是八年级(1)班同学挑选的部分由目,请你同他们一起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第一乐章 井冈山———曙光初现

    《井冈山上太阳红》(节选)

    井冈山上哨哨哨哨咳,太阳红啰嗦,太阳就是毛泽东啰……太阳红啰嗦,毛主席亲手播火种啰。烈火烧毁旧世界呢,战歌迎来东方红。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节选)

    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咳啰咳。(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候朴委员)

    第二乐章 长征————艰辛征程

    《战斗鼓动曲》

    红色的战士呱呱叫,万里长征不辞劳,艰苦来奋斗,吁哪哎嘟哎嘟吁,艰苦来奋斗。天险的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離食夕,一齐战胜了。

    《过雪山草地》(节选)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故断校。红军都是钢铁汉,干锤百炼不怕难。……风雨優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第三乐章 抗日————众志成城

    《卢沟桥歌》(节选)

    卢沟桥!卢沟桥!

    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屋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在太行山上》(节选)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墙铁壁!……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注:这首歌于1938年7月为抗日军民而作)

    (1)、如上是第一组同学围绕“工农革命兴起”所搜集到的歌曲。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并分析歌词内容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2)、第二组同学围绕红军长征途中的史实搜集了如上歌曲。请你分析这两首歌曲体现出怎样的精神品质。
    (3)、第三组同学围绕抗日战争中的史实搜集了如上歌曲。上述两首歌曲传唱出怎样的人民心声?请你据此为他们增添一首抗日
  • 7、革命思想引导伟大革命事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部分先进中国人吸收了西方近代民族理论,形成了近代民族观念和民族主义思想。在民族主义的阐述中,最其代表性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把它作为进行反清斗争的一个重要纲领,并在其指导下发动辛亥革命。

    ——摘编自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考察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土地革命思想。在边界地区,60%以上的土地掌握在地主手里,40%以下在农民手里。只有土地革命才能扣除封建势力,解放被压迫的广大农民,巩固无产阶级的阶级基础,开创和巩固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的基础上发展农业经济,提高生产力,为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做好物质准备。

    ———摘编自张雷声、董正平主编《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是如何践行这一思想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选择“土地革命”道路的必然性。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简析上述革命理论的提出有何共同历史意义。
  • 8、下图是历史小组搜集的“渡江船工光荣证”照片,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   )

    A、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 B、揭开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加速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 9、中共七大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的口号,并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应该实行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纲领作了详尽的说明,还要求全党在争取建立联合政府的同时,必须有另外一方面的准备,即警惕内战,准备应付内战。据此可知,中共七大的历史贡献是(   )
    A、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关 B、指明了战后中国人民奋斗方向 C、加强了党内各方力量团结 D、总结了党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
  • 10、某历史小组开展探究学习,搜集到下表有关中国共产党的举措资料。____处应填写的是(   )

    搜集的资料

    探究主题

    ①号召全党全军精兵简政,节约人力扬力。②实行减程减息政策,规定:佃农交的程子要减去25%。佃农欠地主的债的年利率一律不能超过10%。③开展大生产|____运动后,各根据地机关从1943年起一般能自给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粮食和蔬菜。

             ▲    

    A、中国共产党坚持开展全民族抗战 B、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协同作战 C、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建设 D、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 11、1938年10月,来自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地的45个华侨团体在新加坡宣告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到1941年12月实际每月平均捐输达734万元。这可以用来佐证(   )
    A、敌后战场抗战 B、全民族抗战 C、正面战场抗战 D、局部抗战
  • 12、下面是小蒙同学根据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革命任务制作的坐标轴(节选),下面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是(   )

    A、攻打中心城市 B、领导工人运动 C、人民解放战争 D、红军战略转移
  • 13、如下人物对话选自电影《1921》剧情,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对话背景:中共一大结束前晚。

    刘仁静[中共一大代表]:“分歧那么大,明天还能不能通过?”

    毛泽东:“能!因为我们的起点一样,营死推翻旧世界。仅此吗?还因为我们的理想也一样,盼望着建立新中国,大家想要的人民做主的新中国!”

    A、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 B、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C、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 14、下表是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部分文章节选,由此可知,李大钊在这一时期(   )

    卷号

    篇目

    节选内容

    第5卷第5号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历史|的“潮流”,是“二十世纪的群众运动”

    第6卷第5、6号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氏的唯物史观,何以不产生于十八世|纪以前⋯⋯当时他的环境,有使他创立|这种学说的必要和机会

    A、主张推翻封建道德礼教统治地位 B、参与维新变法运动宣传维新思想 C、积极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D、领导五四反帝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 15、下图为民国时期《妇女时报》中登载的有关女性的图片。由图可知,这一时期(   )

    A、社会生活的富足安逸 B、摄影技术得到广泛推广 C、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 D、女性社会角色得以丰富
  • 16、1916年10月——1917年8月,陈独秀连续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宪法与孔教》《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复辟与尊孔》等文,推动批孔运动,成为扫荡旧观念的先行者。这反映出陈独秀 (   )
    A、号召推翻清政府统治 B、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C、推广白话文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 17、阅读如下人物主张,据此可知,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均(   )

    成成维新在思想文化上,它开始了科学与民主的启蒙;在国民素质上,它启动了人的现代化工程:在社会建构上,它引发了现代固体活动和意识。

    ————虞和平教授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灵;中华民国成,清朝天;总统成,皇帝灵;新内阁成,旧内阁天⋯⋯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灵。

    ————历史学家陈旭麓

    A、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变革 B、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性质 C、推动了民族思想的觉醒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18、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高举着爱国主义大旗,喊出了四万万中国人的心声,成为这一时期救亡运动的先锋和排头兵。这一“心声”是(   )
    A、民族意识的觉醒 B、自强求富的主张 C、振兴中华的宗旨 D、维护共和的呼声
  • 19、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分别创办了以教授翻译、外交为主的“西文”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以及以传授军事制造、电报等专业技术为主的“西艺”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等。这说明,洋务运动(   )
    A、努力改变教育制度 B、重视发展先进科技 C、意在维护清朝统治 D、注重培养实用人才
  • 20、1861年到1895年,中国官办和商办工业企业达到108个,资本总数达到18260.3万元,其中商办资本729.1万元,官办资本17531.2万元。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维新运动的开展 B、洋务运动的兴起 C、三民主义的提出 D、工人运动的高涨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