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抗美援朝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
1、右图为小历同学做的历史学习笔记,由此判断,他在学习中会认识到唐朝( )A、世界影响力在扩大 B、加强对各族地区的统辖 C、实现统一任重道远 D、藩镇割据势力极其强大
-
2、唐玄宗在位后期,沉面于享乐,重用奸臣,当时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这说明安史之乱的爆发源于( )
①经济迅速袞退
②农民起义影响
④节度使权力膨胀
③朝政黑暗腐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主张“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为此唐太宗( )A、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B、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C、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D、严格考绩,澄清吏治
-
4、“三彩釉陶载乐骆驼”(见右)出土于西安,骆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两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文物展现出唐朝( )
①经济文化交流繁盛②海外贸易往来频繁
③民族之间交往密切④陶器生产技术高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徐中约曾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这种制度”指的是( )A、郡县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
6、明朝春节燃放爆竹、拜亲访友,与现在习俗高度一致,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
7、清朝中原地区人口快速增长,彻底解决了人地矛盾。
-
8、新的民族——回回的形成,是元朝民族交融加强的表现。
-
9、“隆庆和议”结束了明朝与蒙古长期的敌对状态。
-
10、北宋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资治通鉴》,对研究我国明清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
11、“交子”的出现,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
1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进行管理。
-
1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奉为“天可汗”。
-
14、玄奘西行充分印证了隋唐时期中日交流非常频繁。
-
15、武则天统治期间,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安定,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基础。
-
16、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班级开展专题研究,并从不同统计角度搜集以下数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组别
素材
统计角度
第一组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发展过程
70年代末“三转—响”
80年代“四大件”
90年代“三会”
2000年~2010年“一动不动”
婚俗文化
第二组
20世纪80年代广东青年最赞赏影视作品的人物形象特点调查统计
选择项目
创新勇气
拼搏奋斗
独立意识
冒险精神
自信心
金钱观念
追求享乐
效率感
次数
1040
980
869
568
554
419
182
170
影视喜好
第三组
1995年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村青年调查统计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
很赞同
比较赞同
说不准
不太赞同
很不赞同
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
2.9
4.3
8.2
23.0
61.1
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
45.4
29.2
17.5
5.0
2.6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
去乡镇企业工作
读书上大学
去大城市打工
继续种田
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
35.2
14.1
31.8
2.7
8.5
——摘编自周晓红《传统与变迁》
择业意向
(1)、请为此专题研究确立主题,并指出此研究的意义。(2)、从第二、三组任选一组,撰写一份研究报告(要求:标明统计角度,结合素材从报告背景、原因分析、调查结论三个方面进行简要说明)选择:第一组统计角度:婚俗文化
报告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家庭婚俗文化发生变化,反映婚姻观念的变化。
原因分析:70年代以来结婚必备品从单车到房子,人们对婚姻必备品的追求从简单实用到品质享受,体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开放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思想观念的解放。
调查结论:经济发展带来婚俗文化的变化,婚姻观念变化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与生活巨变。
-
17、广东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7年在广州创造性地举办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通称“广交会”)。广交会的创办是新中国打破封锁、开拓对外贸易、发展国民经济、探索对外开放的伟大创举。自此,广交会就承载起发展国家对外贸易,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使命。
——石广生《中国外贸事业的一座丰碑》
材料二“从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来会客商只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人发展到2005年秋交会17多万人,展览规模从9600平方米扩大到50多万平方米,成交金额从1700多万美元增加到307亿多美元。证明党中央20世纪50年代所指示的“交易会既是一个国际贸易的交易场所,又是我国对外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一个宣传场所”是正确的,广交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一一关相生《广交会的百届感想》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案例
简介
位于深圳的蛇口工业区1979年成立,是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蛇口工业区的探索起步,揭开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
桂洲第一风扇厂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当时顺德的一家乡镇企业,不久之后成为全国第一个向美国出口吊扇的工厂。
位于珠海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2021年成立,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
——摘编自《百年扬帆——粤学党史粤爱党·打卡广东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广州创办“广交会”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广交会”半个世纪发展的变化。指出建国初期“广交会”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宣传场所”的原因。(3)、从材料三中选择一个案例,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三中全会以来,广东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这一观点。 -
18、东北是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重要基地,同时孕育了伟大的精神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国家安排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占56项,逐步建成特色鲜明的工业基地,例如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核心的长春汽车城,还有鞍山钢都、沈阳飞机城等。通过“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东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机器和设备。
——摘编自赵传君主编《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吃苦耐劳,对待工作要求严格、纪律严明,坚持“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风貌,出色地完成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 由于大庆人创造出了辉煌业绩,表现出了伟大的奉献精神,党中央和毛泽东于1964年提出了“全国工业学大庆”的号召,推动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这对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建立起现代化工业基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东北工业发展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大庆工人所体现出的时代风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庆精神”的积极影响。 -
19、在2023年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上,邮储银行通过数字人民币小程序,帮助1600多份草莓柿子等助农产品销售一空。这说明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熟 B、家庭联产承包制不断完善 C、食物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D、以网络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
20、近年,哈尔滨文旅市场持续火爆。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哈尔滨机场运送旅客20.5万人次,铁路客发量突破140万人次。这反映了( )A、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实现 B、生活水平的提高 C、休闲成为生活主导部分 D、城市化进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