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按华盛顿,异人也……开疆万里,乃不僭(指超越本分)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这段材料中论及的华盛顿的功绩是(       )
    A、开创民主政治先河 B、学习英国君主立宪 C、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D、推动美国领土扩张
  • 2、1694年,威廉和玛丽从荷兰引进银行制度,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并带头认股,该银行为 社会集资和私人剩余资金找到了一个去处,因此广受伦敦商人的欢迎。这说明当时英国(     )
    A、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商贸中心 B、民主的政治制度推动了工业化 C、具备发生工业革命的物质条件 D、政治变革助力经济领域的变革
  • 3、小历同学在学习“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时绘制了下图,以下最适合填在“?”处的是(     )

    A、租地农场 B、商人行会 C、庄园法庭 D、机器工厂
  • 4、“西欧中世纪时,庄园领地上除了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外,通常还有教堂、磨坊、面 包坊、铁匠作坊等各类较为齐备的设施。”材料说明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特点 B、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设施齐全,佃户可无偿使用
  • 5、法兰克王国成立初期,国王赏赐贵族和功臣的土地不附带任何条件。到8世纪早期,国王以分封土地为条件,要求受封者宣誓为其效忠,战争时提供兵员并承担其他封建义务。这反映了(       )
    A、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C、西欧城市逐渐兴起 D、基督教会控制思想
  • 6、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这一时间属于(     )
    A、公元前6世纪前期 B、公元前6世纪后期 C、公元前5世纪前期 D、公元前5世纪后期
  • 7、印度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大等级,在复杂的等级制度中,每个种姓都有着特定的分工,种姓制度几乎涉及印度宗教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是政权分立的时期,但这一时期在科技、文化等方面也取得突出的成就。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科技辉煌】

    【文化灿烂】

    (1)、结合图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祖冲之是哪一历史时代的人物?为什么会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
    (2)、图二人物是谁?他的这部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3)、请分别写出图三、图四作品的名称及作者。
    (4)、图五石窟位于哪个省份?图六石窟体现了哪一宗教的特色?
    (5)、通过学习以上内容,请你用一句话表达内心的感受。
  • 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1)、请写出材料一中①②的政权的名称。
    (2)、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迁入山西一带(汾河流域)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
    (3)、材料二中“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所指的是哪一个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其“汉化”的具体措施。(列举两例)
    (4)、通过分析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举出两例)
    (5)、根据材料,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6)、请你谈谈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应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 10、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景色。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1)、材料一反映了秦汉时期什么地区的经济开发状况?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这个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2)、材料二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南方发展呈现出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特点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江南地区的开发给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启示?
  • 11、

    “汉族、汉字、汉文化……”“汉”与汉朝的强盛有很大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经济之盛】

    材料一   (汉景帝后期)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1)通过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出现了材料一所描述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局面称为什么?西汉王朝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进入鼎盛时期?

    【政治之盛】

    材料二

    (2)材料二描绘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三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后汉书》

    (3)材料三中“宣帝改曰都护”是在哪一年?这样做起到了什么作用?

    【外交之盛】

    材料四   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等地的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大蒜等陆续传入中国。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它的开拓者是谁?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 12、秦始皇和汉武帝是两位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措施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措施

    (1)

    (2)

    经济措施

    (3)

    (4)

    思想文化措施

    (5)

    (6)

    军事措施

    (7)

    (8)

    根本目的

    (9)

  •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科技与文化。取得这些杰出成就的原因与下列哪个不相关(     )
    A、南方经济发展 B、人民勤劳智慧 C、民族大交融 D、国家大一统
  • 14、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     )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15、历史上的曹魏、前秦和北魏三个政权,最大的相似之处是(     )
    A、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B、都曾定都洛阳 C、都因少数民族进攻而亡 D、都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 16、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②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③都是曹操一方取得胜利             ④都采取了火攻的战术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 17、它是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实的史学巨著,“它”是(     )
    A、《伤寒杂病论》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 18、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蔡伦排名靠前(     )
    A、发明了指南针 B、发明了火药 C、改进了印刷术 D、改进了造纸术
  • 19、下图是小丽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嬴政 B、刘邦 C、王莽 D、刘秀
  • 20、《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加大税收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推恩令 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