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的都督,并派兵南下。为此孙中山和黄兴等发起了(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国运动
  • 2、《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地理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姚立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
    A、地理学研究开始兴起 B、官方开始关注边疆危机 C、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D、学习西方已经成为潮流
  • 4、《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是列强侵华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两个条约的最主要不同点是 ( )
    A、允许列强在华设厂 B、割地面积 C、赔款数量 D、开放通商口岸
  • 5、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 6、请你阅读歌词并领会其精神,结合世界近代史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自由的赞歌——《马赛曲》中文版歌词(部分)

    前进法兰西祖国的男儿们,光荣的日子已来临!专制暴政压迫着我们,祖国大地啊痛苦呻吟。

    ……

    我们渴望宝贵的自由,决心要为她去战斗。看我们高举那自由旗帜,胜利地迈着大步前进。让敌人在我们脚底下,听我们凯旋的歌声。公民,武装起来,公民,决一死战。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尽!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摘编自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愈来愈迅速了,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农奴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这新一代农民常常外出做零工,他们在城市里从流浪生活和雇佣劳动力的痛苦经历中学会了一些东西。在大城市中,工厂里的工人人数日益增加。工人渐渐联合起来,展开反对资本家和反对政府的共同斗争。

    ——摘编自列宁《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迫使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农奴制的废除对俄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3)、综上所述,请结合其中的相关史实谈谈阶级斗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要的棉花、烟草、蓝靛、糖等原材料。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

    材料三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变化”的核心是什么?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况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总结当时的时代潮流。
  •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签署《独立宣言》时的场景

    材料二   它确立的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开创了世界先例,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统一和经济发展。但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处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下的广大黑人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南北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林肯……顺应时势……推动了美国北方走向胜利,完成了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在这场关系到美利坚民族命运的战争中,林肯不仅使美国南北双方在政治上统一起来,而且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工业生产总值迅速跃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论美国内战中的林肯》

    (1)、结合所学,指出签署《独立宣言》的那场战争性质?
    (2)、材料二中的“它”指哪部法律文献,在世界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颁布的哪些文件“推动了美国北方走向胜利”?综合上述材料思考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 10、阅读材料表格,回答问题。

    项目

    发展演变

    路线范围

    欧、亚、非三大洲—→欧、亚、非、美全球航路

    交通工具

    动力:自然力→机械力

    工具:骆驼、帆船→蒸汽轮船、火车

    重要人物

    中国:张骞、郑和等

    世界:迪亚士、达•伽马等

    贸易往来

    (1)、表格中路线范围的变化,得益于哪一事件?简要概括该事件的影响?
    (2)、除表格人物外,试举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人物一例,说明其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历史上水陆交通发展的趋势。
  • 11、1848年,在伦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为“所有国家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泛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该宣言(     )
    A、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推动巴黎公社取得成功 C、它的发表标志着无产阶级的诞生 D、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 12、1770-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日平均生产率约提高了20倍,棉纺工人的生产率高于手纺工人的266倍。这说明了工业革命的哪一重要影响(     )
    A、引起社会结构变化 B、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C、调动工人劳动热情 D、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 13、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人权宣言》(     )
    A、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B、是第一个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文献 C、推动了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D、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 14、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上述规定体现了(     )
    A、中央集权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 C、联邦至上原则 D、三权分立原则
  • 15、查理一世规定年收入40英镑以上的人都要接受骑士称号,以便征收封建税。他还大肆出售专卖权,把明矾、肥皂、煤、盐和砖等日用品的贸易也加以垄断,王室政府每年通过专卖权和其他优惠获利10万英镑。材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查理一世无视议会权力 B、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阻 D、人民无法承担沉重的税务
  • 16、“一个优秀的画家,绘画要有两个目的,即人和人的灵魂意向。”艺术大师达·芬奇的这句话体现了(     )
    A、契约精神 B、人文主义 C、理性之光 D、专制权威
  • 17、“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西欧(     )
    A、封建生产关系不断发展 B、市民阶级已经逐渐形成 C、资本主义萌芽逐渐产生 D、封建庄园经济完全解体
  • 18、阿拉伯帝国对古希腊的哲学、科学著作很是推崇,他们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加以注释。这说明阿拉伯帝国(     )
    A、大学教育普及 B、文化兼容并包 C、统治疆域辽阔 D、科技领先世界
  • 19、646年初,孝德天皇颁布了由四项条款组成的《改新之诏》,其“新”主要体现在(     )
    A、削弱天皇权利 B、加强贵族地位 C、加速封建进程 D、推翻幕府统治
  • 20、查士丁尼被誉为“文明世界的立法者”。使他获此殊荣的是(     )
    A、《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儒略历”的编制 D、庄园法庭的设立
上一页 192 193 194 195 19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