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据下图可知,北魏前期和后期官员籍贯数量的变化推动了( )
北魏中枢机构部分长官籍贯数量分布A、政权政治中心的转移 B、南北经济格局的变化 C、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D、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 -
2、下表为西汉《氾胜之书》中部分作物的种植栽培记载。这反映出汉代 ( )
黍
先夏至二十日,有雨,此时,强土可种黍
豆
种大豆,夏至后二十日尚可种……豆生布叶,锄之,生五六叶,又锄之
麻
种麻,预调和田……天旱,以流水浇之;无流水,曝井水,杀其寒气以浇之
麦
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
A、农村土地私有 B、农民生活富庶 C、追求精耕细作 D、农学体系完备 -
3、下图为东汉的画像砖,图1名为“蹴鞠”,画面展示多人进行蹴鞠;图2名为“习射”,两个人正准备练习射箭。同时期还有刻画角抵、骑马等情景的画像砖。这些画像砖反映出当时(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体育活动内容多元 C、市民文化繁荣多样 D、封建秩序等级森严
-
4、《史记》记载:秦始皇陵地宫中“以水银(汞)为百川江河大海”。考古工作者对皇陵遗址及周边进行汞含量测定,其结果(如下图所示)成为确定地宫位置的重要依据。这表明( )A、历史文献的记载都是真实的 B、秦始皇陵内有水银制作的江河大海 C、科技手段能够解决考古问题 D、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可以相互印证
-
5、汉武帝时期,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根据下图信息判断,下列措施与该图直接相关的是 ( )A、推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B、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缓解匈奴威胁 C、设置北庭都护府,注重西域管理 D、统一货币五铢钱,加强经济控制
-
6、西汉后期丞相的出身如下表,据此可知,当时( )
丞相(人数)
外戚宗室
掾史文吏
经学之士
昭帝朝
3
★★★
宣帝朝
5
★★★★
★
元帝朝
2
★★
成帝朝
5
★
★
★★★
哀帝朝
5
★
★★★★
A、察举选官制度的完善 B、儒学影响力逐渐增强 C、世家大族的逐渐兴起 D、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
7、下图为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造成从甲处到乙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思想统一的需要 B、儒家学说的发展与完善 C、休养生息政策继续发展 D、科举制考试内容的规定
-
8、汉文帝即位后,逐步进行司法改革,废止了一系列严酷的刑罚,同时出现了“缇萦救父”使汉文帝废除肉刑等故事。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反映汉初( )A、尊奉儒家思想治国 B、司法实践的公平性 C、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D、制度上的汉承秦制
-
9、通过建立历史现象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促进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下列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秦暴政速亡—汉初“与民休息”—出现“文景之治” B、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一颁布“推恩令”—削弱相权 C、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创立—官员选拔更加公开公平 D、北宋崇文抑武—王安石强兵之法—解决了边防危机
-
10、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朝代
县制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层级
秦
郡县制
郡—县
二级制
汉
西汉和东汉前期:郡一县
东汉末期:州—郡—县
二级制
三级制
A、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了秦朝郡县制 B、东汉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 C、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 D、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
11、里耶秦简记载了公元前215年,咸阳御史下令询问军服的价格,文书先送至洞庭郡,由郡依次传送至属县,经酉阳县传到迁陵县。此文书体现了( )A、地区间的经济交流 B、区域军事交流增多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D、秦朝郡县制的强化
-
12、秦统一后,秦政府实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如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后又向丽邑(今陕西临潼)、云阳(今陕西淳化)、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等地移民超十万户,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秦政府这些举措能够顺利实施主要是因为 ( )A、关中地区经济的繁荣 B、秦朝法律体系的完备 C、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全国交通系统的发达
-
13、近年来出土了大量秦朝时期的度量衡标准器,除陕西等秦国故地外,在山东邹城、江苏盱眙等六国故地都有所发现,基本上涵盖了秦朝当时所有的疆土。这可用于印证秦朝 ( )A、“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B、“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C、“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D、“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
14、某微信历史公众号中推送了以下资料。由此可知,该期推送的主题是( )
著述
《雷锋日记选》
文件
调整农村工作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纪录片
《大庆战歌》
视频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章节《东方曙光》……)
A、变革的社会主义改造 B、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 C、严重挫折的“文革” D、活力迸发的改革开放 -
15、下面所示是史明辨同学在阅读教材时做的笔记,据此判断他阅读的主题是( )
1.《论十大关系》
2.中共八大
3.社会主义总路线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八字方针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C、人民生活方式变化 D、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
16、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时间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历史,其中正确的是( )A、①段主要任务是走向社会主义制度 B、②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③段出现“大跃进”等“左”的错误 D、④段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
17、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小华同学在学习某课时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据此可推知图中问号处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土地改革
-
18、陈云说:“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的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地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其中的“和平方法”是指( )A、赎买政策 B、廉价收购 C、建立合作社 D、无偿没收
-
19、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 )
① ② ③ ④ A、①: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B、②: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 C、③:解放牌载重汽车投入运输 D、④:青藏铁路通车 -
20、“一五”计划时,国家在甘肃布局了一批大型工业项目和国防建设项目。1953年到195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19.4%,至 1957年底,工业总产值达6.35亿元,比 1952年增长了143%。这表明“一五”计划 ( )A、改善了甘肃工业落后面貌 B、实现了东西部地区均衡发展 C、解放了甘肃农村的生产力 D、促进了甘肃市场经济的发展